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近年来,广东省从全局出发,强基层、补短板,大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强基层举措重磅频出,可以说,国内经济排位领先的广东省正在走出强基层才是硬道理的医改之路。其中的关键是如何做到“一上一下”,“一上”主要指诊疗质量真正提升,“一下”是指实现资源真正下沉。
在强基层方面,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推动,多次深入调研,主持相关的重要会议,出台一系列的政策。2016年印发的《关于建设卫生强省的决定》和2017年印发的《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意见》两个重要文件均由省委直接发出,并先后出台了包括健康扶贫等10个方面的配套文件。
此外,实施灵活政策,激发基层活力。在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薪酬制度方面,广东省允许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保持公益一类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公益一类财政供给,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实行县招县管镇用。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绩效工资总量不予限制。健全县级以下医疗卫生机构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推动基层医务人员由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自主调整基础性和奖励性绩效工资比例,加大奖励性绩效工资占比,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重点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倾斜。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从上年度收支结余部分自主提取不低于60%比例用于增发奖励性绩效工资,不纳入绩效工资总量。
为了解决基层人才“留得住”问题,广东主要从薪酬待遇和发展平台两方面下功夫。广东省财政按编制数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别按照每人每年1.2万元和1万元的标准核拨事业费。提高村卫生室医生补贴标准,2017年达到每村每年2万元。同时,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全科医生特设岗位,省财政按每个岗位每年6万元的标准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安排补助资金,补助资金不纳入机构和个人绩效工资总量,吸引全科医生扎根基层。逐步提高山区和边远地区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岗位津贴,2017年提高到每人每月800元,2018年达到人均每月1000元。
要做强基层,必须要有投入作为保证。2016年,广东省级财政直接投入112亿元。2017年~2019年,省级财政又追加了500亿元,投入全省和县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重点投向欠发达地区191家县级医院的改造建设和47家中心卫生院的升级建设,1万多家乡镇卫生院的标准化建设。
当前,广东省72%的乡镇卫生院能开展手术包括部分二级手术,50%左右的诊疗量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完成,比上年提升5个百分点。此外,广东将县域内住院率作为考核各地党委政府的一个重要指标,全省的县域内住院率逐年提升,2017年达到82.4%,比上年提升3.8个百分点。今年希望能将县域内住院率提高到85%以上,并通过县域内的住院率具体分析、精准施策,对不同的县提出一对一式的补短板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