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低管电压条件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效果的研究分析

2018-09-12 12:26刘川范维鹏洪福训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双源噪声剂量

刘川 范维鹏 洪福训

目前,CT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中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也是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首要方法[1]。为了探究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低管电压条件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效果,对我院2017年1月至11月收治的6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进行了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至11月收治的60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按重建算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51.82±11.90)岁;平均心率(57±5)次/min;平均体质量指数(21.98±2.09)kg/m2。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7~80岁,平均年龄(52.13±12.05)岁;平均心率 (56±7)次/min;平均体质量指数 (22.18±2.12)kg/m2。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仪器设备选用德国西门子第二代双源CT,CT扫描参数:准直宽度为2 mm×128 mm×0.6 mm,层厚为z-飞焦点法采集2 mm×128 mm×0.6 mm层厚,螺距3.4、转速280 ms/周。CT扫描前检查患者心率情况,若心率大于65次/min,予以25~50 mg倍他乐克口服,半小时后待其心率低于65次/min且变异率小于5次/min时再行冠状动脉CT扫描[2],所有患者予以舌下含服0.5 mg硝酸甘油,并嘱咐其维持正常呼吸。

对照组采用100 kV管电压和滤波反投影重建算法(FBP);观察组采用80 kV管电压和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IR)。均采用350 mgI/mL的碘海醇60 mL,通过双筒高压注射器经前臂浅静脉留置针注入,流速设置为5 mL/s,以同样的流速注入50 mL生理盐水。最后采取对比剂自动跟踪触发技术,升主动脉设定为跟踪平面,对照组触发阈值为100 HU,观察组触发阈值为120 HU。图像采集:均采用Flash spiral模式,采集期相R-R期间55%。患者仰卧,先行冠状动脉钙化评分扫描再行增强扫描。气管分叉下1 cm到膈面均为扫描范围,扫描方向为头向足方向。

图像后处理:对照组原始数据采用常规FBP法重建,观察组原始数据采用IR法重建。重建原始数据时均采用0.6 mm层厚、0.3 mm间隔,软组织卷积核(B26f、I26f)。重建后的数据均自动传输至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处理,采用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及最大密度投影等重建。

1.3 辐射剂量测定法 观察和记录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统计有效辐射剂量(ED),ED=DLP×k[k值参考欧盟委员会推荐的胸部值0.014 mSv/(mGy·cm)][3]。

1.4 图像质量评估 主观评价法:以双盲法形式,选2位临床CT诊断经验丰富的医师主观评价患者冠状动脉的多面重建、容积重建图像。图像评分标准:图像噪声弱,管壁不存在错层、运动伪影而连续完整,斑块显示清晰,计3分;图像噪声稍强、可接受,管壁存在错层、运动伪影,可显示斑块,计2分;图像噪声强,管壁不存在明显错层、运动伪影,斑块及管腔显示不清晰,不可用于诊断,计1分。

客观评价:统计升主动脉根部管腔的CT值及标准差,右冠状动脉(RCA)近段、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近段、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近段管腔的CT值及邻近组织CT值。噪声为升主动脉根部管腔CT值的标准差、对比度为冠状动脉CT值与邻近组织CT值之差,然后计算和比较RCA、LAD、LCX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其中SNR=冠状动脉CT值/噪声,CNR=冠状动脉对比度/噪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情况比较(表1) 观察组患者的CTDIvol、DLP、E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辐射剂量情况比较(±s)

组别 CTDIvol/mGy DLP/(mGy·cm) ED/mSv对照组 2.97±0.49 58.45±8.91 0.85±0.14观察组 1.65±0.11 30.87±2.19 0.38±0.01 t值 17.126 2 19.610 7 21.686 5 P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2.2 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结果比较(表2) 本次研究60例患者共788段冠状动脉,其中可供图像质量评价的节段有765段,占97.08%,另外管径小于2 mm有23段,因不利于评价而排除。两组CT图像为3分、2分的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图像为1分的主观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主观评价结果比较[n(%)]

2.3 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比较(表3)两组的升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RCA-CT值、LAD-CT值、LAD-CNR、LCX-CT、LCX-SNR、LCX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RCA-SNR、RCA-CNR、LAD-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CT图像质量客观评价结果比较(±s)

组别 例数 升主动脉根部CT值/HU 噪声/HU RCA-CT值/HU RCA-SNR RCA-CNR对照组 30 549±92 26±5 542±83 19±4 19.62±3观察组 30 813±92 49±8 782±119 18.21±3 18.61±5 χ2值 14.163 0 17.660 6 11.886 3 1.078 5 1.258 3 P值 0.000 0 0.000 0 0.000 0 0.283 5 0.211 3组别 例数 LAD-CT值/HU LAD-SNR LAD-CNR LCX-CT值/HU LCX-SNR LCX-CNR对照组 30 533±79 18.62±3 19.33±3 539±89 18.92±4 19.72±4观察组 30 753±99 17.42±4 17.89±4 694±136 15.33±5 15.73±5 χ2值 12.349 8 1.714 8 2.057 8 6.885 3 3.985 5 4.430 0 P值 0.000 0 0.089 5 0.042 3 0.000 0 0.000 1 0.000 0

3 讨论

近几年多排CT技术迅猛发展,CT检查具有很高的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4-6]。冠状动脉CT成像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性高、可靠性强的成像技术[7],并逐渐代替传统介入性冠状动脉成像技术成为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疾病的首要方法。

随着冠状动脉CT成像的广泛应用,大量使用辐射剂量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8],增加患者的致癌风险性。因此,临床上急需探究出降低辐射剂量的方法。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CTDI-vol、DLP、ED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说明对于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低管电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保证效果的基础上,可以减少辐射剂量的使用来减少对患者的危害。与常规回顾性心电门控扫描相比,第二代大螺距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可减少大量辐射剂量的使用。这主要是因为该扫描方式可在一个心电周期内成像[9],所需扫描时间短。结合临床经验可知,直接降低辐射剂量的重要方式为降低管电流及管电压。随着计算机后处理技术的提高,IR算法不仅可降低图像噪声,还可提高图像质量[10]。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CT图像主观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升主动脉根部CT值、噪声、RCA-CT值、LAD-CT值、LAD-CNR、LCX-CT、LCX-SNR、LCX-CN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低管电压条件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效果明显,满足疾病诊断需求,且能减少辐射剂量的应用。

综上所述,对于正常体质量指数患者采用低管电压条件下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取得满意图像质量的同时,能够减少辐射剂量的应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双源噪声剂量
·更正·
舰船通信中的噪声消除研究
中药的剂量越大、疗效就一定越好吗?
改进的双源蒸发模型潜在蒸发计算对比研究
双源CT对心脏周围脂肪组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
不同浓度营养液对生菜管道水培的影响
90Sr-90Y敷贴治疗的EBT3胶片剂量验证方法
汽车制造企业噪声综合治理实践
双源无轨电车遭遇尴尬
双源信号深组合导航在新一代运载火箭制导系统中应用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