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昌
摘 要:数学教育是我国一直以来都比较注意的,学生从上一年级到大学,数学可以说是要陪伴一名中国学生走过青春岁月的学科。那为什么数学教育那么重要,其中一个原因就在于它可以培养人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那么怎样去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呢?通过论述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具体的一些教育培养方法和建议,希望能有利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能力;情境与生活化教學
小学是人生中第一次接受正规的系统的学校教育,小学数学教育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数学,而数学教育对于培养孩子的认知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做人做事的严谨度都是有很大帮助的,因此,我们必须在小学阶段让孩子对数学不排斥的前提下,达到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从而进一步培养孩子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所必需为之终身追求的。
一、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创造生活化情境,让学生理解数学
据心理学显示,小学生的具象能力相对抽象能力而言更强一些,他们到了小学四年级抽象思维能力才会慢慢发展起来。笔者有在刚刚教学的过程中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当时是一位男学生来问我问题,问的是有关立体几何的问题,题目很简单,就是一个圆柱体中装有一堆石头和一些水,然后题目说将石头取出,水面下降了2毫升,问石头的体积。就是这样的一个问题,我跟那位学生讲了半天,他还是没有听懂,我自己都惊讶于这位学生的不懂,因为他平日的作业都做得很好。这样的情况不止出现过一次,而那位学生还是个五年级的学生,所以说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确实是有待加强的。
笔者之所以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需要生活化的情境来培养,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亲身体验过。我有一位数学成绩很差的学生,有一次我跟他讲解一个题目,题目很简单,就是说有一堆圆锥体的沙堆,将其铺在马路上,铺成高5分米,宽6分米的马路,问能铺多长,我的那位学生就是不明白题目要他求的是长方体的长是多少,笔者为了让他明白,跑到教室外的沙堆处弄了把沙子,才终于让他弄明白了。所以笔者以为在教育小学生数学的时候一定要耐心,然后一定要尽可能地化具象为抽象。
(二)借助具体的图形工具进行操作教学
前面我们谈到的小学生皆是高年级的小朋友,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的数学教育则是能依赖具象就不要抽象。比如,在教低年级的小朋友算术的时候,可以借助小木棍教学,让他自己去数,千万别没耐心,要是碰上数数都还数不清的,也别生气,你要慢慢帮他(她)补,千万不能生气,因为那样孩子下次会怕你,也就不敢来问问题,要多多鼓励,多夸夸他。
鼓励性教育常常是比较容易建立起孩子对学习的信心的,孩子对学科有信心,那么他就会多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种必要的鼓励有利于孩子早日学习到该学科的精髓,更甚是让孩子真正地爱上这本课程,这种源自孩子内心的渴望,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这种渴望久了,我们就会冥冥中受到数学思维的影响,并将这种思维方式应用到日常的生活方式中去,这样数学才会彻底地改变一个人,这当然也是我们进行数学教育的终极目的。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
(一)培养创新性思维
我国的教育大多属于填鸭式教育,我们的学生大多都是继承式的学习,缺乏必要的自我思考,大多数孩子都是只唯师,很少有只唯实。所以我们在数学教育中可以多多采取引导式的方式教学,让孩子自己去探索问题的答案,在这个探索过程中孩子懂得自我思考,他们的辨识能力就会提高。比如:我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发现,有些孩子很喜欢问老师问题,可是他自己不思考,每次拿了问题就问,在交谈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他根本就没怎么看题目,对于这样的学生笔者一般都会让他自己先去想想,不管答案对错你先把你的思路写出来,而且也允许学生小组讨论后再来一起问,这样的话,学生对一个问题的研究深度远超过单单老师的教授。
(二)构建良好的知识结构
小学数学教育就是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时期如果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让他们敢于对老师说不,那么这样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也会大有裨益的。一个好的数学基础,在学生上初中时,对数学的接受能力也会更强一些,数学成绩可能就会好些,对该学科也就更自信些。所以说,小学阶段对一个人学习习惯的养成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华.试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6(21):185.
[2]武文岩.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中华少年,2017(12):116.
[3]凌浩.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7(4):228.
[4]施香娟.培养迁移能力,发展数学思维: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苑教育,2015(8):22.
[5]吴强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J].吉林教育,2017(13):53.
编辑 马晓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