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2018-09-11 03:20徐静
新课程·中旬 2018年6期
关键词:思维培养小学语文

徐静

摘 要:素质教育下语文教学强调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并强调其对于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性。也唯有将学生思维素质的培养和听说读写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目的。基于此,内容将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探讨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艺术性与启发性,并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充满生命;思维培养;启发艺术

语文课是传授学生知识的地方,但其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充满智慧。思维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科学文化素养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将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与思维素质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唯有此才能最大程度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打破定式思维,潜心钻研,精心设计,触类旁通,让平淡无奇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从而让语文课堂教学灵动起来,让其焕发光彩。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创造能力进行简要探讨。

一、启迪学生思维,鼓励学生质疑

小学阶段正是学生思维发散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他们的思维比较跳跃,往往异想天开、天马行空,而这些正是他们最可爱的地方。如果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让语文课堂教学充满生命的灵动,就需要重点启迪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最大程度地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擦出火花,让学生养成个性化的学习习惯,在提问时不至于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从而让学生在思考与阅读的过程中有所疑问、有所体会、有所感悟。

例如,在教学《黄鹤楼送别》这一首古诗时,在学生初步阅读与感知文本内容之后,教师要善于学生质疑,让其敢于质疑。相信学生也会提出自己的问题,如:(1)为什么遥满饮此杯?(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一句表达的又是什么意思?为何这样写,这与送别友人有什么关系?等等一系列问题。通过问题的层层迭出,逐步诱导学生向更深层次思考,从而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能在具体的问题探究与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让整个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

二、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发散思维

思维定式具有积极作用这一点无可厚非,但不能否认的是其存在很大的弊端。积极的一面在于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正迁移,从而加速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消极的一面容易让学生养成惰性思维,禁锢他们的思想,让其在遇到异常或者同类的问题时不懂变通与创新,只会机械、盲目地进行模仿,导致其思维的固执于呆板。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想要帮助学生打破定式思维,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其能够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进行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让其转换角度,从不同角度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受。例如,在教学《蝉和狐狸》一课时,当学生了解整个寓言的大意,了解到聪明机智的蝉以及虚情假意的狐狸之后,教师可以从一个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狐狸是怀着一颗真诚的心与蝉交流,而不是圈套,充满友爱,那么狐狸是否还是这样的下场?通过这样的提问,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从而打破学生的定势思维,让其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注重课堂留白,培养探究能力

留白是一种在课堂教学中惯用的手段,尤其是对于像语文这种具有较强人文性的学科而言,更加需要留白这种艺术的运用。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能够为学生留下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对课堂充满期待与渴望。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则是教师点到为止、恰到好处,为学生留下几处“虚”与“实”的留白,让其进行联想与思索,进行主动探知,唯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教学的无限魅力,体会到语文的无穷意味与意境。留白艺术一般运用在语文课堂教学的最后一环节,其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能在课下进行思索,还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创造能力以及探究能力,从而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这正是留白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运用的最好表现,也是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体现。

语文是一门富有人文性的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在课堂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教师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设计,让其赋予趣味性,唯有此才能真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其在思维的碰撞过程中产生不一样的火花。

参考文獻:

[1]邹丽华.让语文充满生命的灵动[J].课程教育研究,2015(36):125-126.

[2]陈腾.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管窥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的启发艺术[J].考试周刊,2014(59):27.

[3]王国兵.情感 对话 开放: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灵动[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0(9):60-62.

编辑 马晓荣

猜你喜欢
思维培养小学语文
高中物理探究性学习思维的培养
数学习题讲练中学生思维培养的认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