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振亚
摘 要:小学阶段是读书的黄金期,此时养成的阅读习惯和积累的知识将终生受益。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塑造人格魅力。
关键词:小学生;阅读;健全人格;积累语言
小学阶段是读书的黄金期,因为小学生跟初中生和高中生相比,有更宽裕的课余时间来阅读,而且这个阶段学生正处于人生的塑形期,此时养成的阅读习惯和积累的知识将终生受益。素质教育的开展,给了学生更大的学习和提升空间,课外阅读已经成了学校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课外阅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作水平,也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塑造人格魅力。
一、广泛的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学生阅读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在内心产生震荡。比如一部英国小说《哈利·波特》,竟然征服了全世界,无论大人小孩都为小主人公的人格魅力所折服。刚刚过去的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我用两节课的时间和孩子们一起聆听了浓缩版《汤姆叔叔的小屋》音频朗诵,并探讨读书所得。孩子们听得专注,说得动情。汤姆的善良、忠诚、勇敢让孩子们敬佩不已,圣克莱尔太太的冷酷无情,雷格里的凶残无道又让他们痛恨切齿。他们谈到了美国黑奴制度的罪恶与不道德,产生了对黑奴的同情,想想自己是多么幸福,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要心存感恩,懂得珍惜。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了解优秀人物事迹,体味真善美假恶丑,从而开启内心的天平,掌握评判是非善恶的标准,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这远胜于教师苦口婆心的说教。
二、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提高作文水平
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讀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学生平时多读书,多积累好词佳句,日积月累,到自己要说话和写作文时便能呼之即出,信手拈来。有了写作素材和丰富的语言积累,还怕写不出好文章来吗?当然,读书还要讲求方法,只有行之有效的阅读才能真正起到积累的作用。这就要求老师尤其是语文老师能在平日的课堂上教给孩子们正确的阅读方法。比如阅读中最常用的“眼到、口到、心到”,还有那份持之以恒的坚持,另外培养阅读兴趣也是必不可少的。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对一部作品提不起兴趣,即便读了收获也是凤毛麟角。真正的阅读必须建立在喜欢的基础上,只有喜欢的东西才能提起我们研读的兴趣,也才能让阅读变得实用。
三、课外阅读有助于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不少家长特别是农村孩子的父母在对待课外阅读上都存在着一个误区,他们总觉得孩子看课外书就是看“闲书”,认为看“闲书”就是不务正业,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扑在书本上学知识,做练习,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考高分,上好的中学和大学。这种想法其实是应试教育衍生出的怪胎。我们班有个孩子特别爱看课外书,但她就是不敢在家里看,课外书只要拿回家就被奶奶没收了,甚至还会为此挨打。奶奶认为看闲书会影响学习。殊不知,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课外阅读对于孩子语文水平的提高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课本中的很多篇目都谈到了阅读的重要性:例如《窃读记》作者林海英从小就喜欢读书到了痴迷的程度,这为她成为作家奠定了基础,从而告诉学生要想写好文章、知书达理就得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里,季老阐述的关于读书的重要性更具有说服力,这就是名人效应,因为他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他的成就是从博览群书、刻苦钻研里得来的。
四、课外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传统教育时代,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而如今,教是为了不教。传道、授业、解惑不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教学是以学会学习,促进人格与个性全面发展为重点。从这一理念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保证,自主学习习惯必须得到培养。而我们敞开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的大门,让学生走进去自由选择爱看的书籍,本身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表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得到提升,学习的自主权有了保障,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大力推广课外阅读,让学生在获取知识、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感受读书的乐趣,则更能激他们强烈的读书欲望,最终将这种做法变成一种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把追求学问变成自觉自愿的行动。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读书习惯做保障,何愁孩子的人格魅力不闪光?何愁孩子的成绩不提高?
加强课外阅读,不仅是时代对语文教学的呼唤,更是世界教育成功的经验。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坚决响应党的号召,把课外阅读纳入语文教学的轨道,充分利用语文学科教育资源,优化学习环境。学校每学期都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竞赛活动,来拓宽语文学习的内容、形式与渠道,使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让我们都来重视课外阅读,让老师和家长共同参与,营造真正的书香班级、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为建设书香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傅韵兰.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中华少年,2017(29).
[2]李贝.如何激发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J].长江丛刊,2017(3).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