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杰
摘 要:“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如何充分利用生本教育理念构建高效的初中物理课堂则是初中物理教师应深思与研究的重要课题。结合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本课堂的构建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丰富物理教学模式提供更多的借鉴。
关键词:生本教育;生本课堂;教学创新;构建;策略
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得到了一线教师的广泛实践。物理学科具有较多的抽象化理论知识,一些初中学生在初次接触物理学习时极易对一些物理概念、理念、规律产生诸多疑惑,而教师则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概念灌输、题海战术等教学方法并未真正解决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问题,甚至引发了学生“厌学”问题。“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则是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切为了学生。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中生本课堂的构建进行系统阐述,以期为优化初中物理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有效性提供更多的借鉴。
一、创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完成自我转变
初中物理教师在开展生本课堂教学过程中,一是要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为本作为生本课堂的基础;二是要立足生本课堂的基本理念不断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教师在转变自身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模式的同时,还要积极引导、转变学生原有的“被学习”方式,使之能够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之中。同时,教师还应指导学生如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拟定学习计划、进行自我检查与评价、自我总结以及自我补救等。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进行,如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之中,能够在组内努力与其他成员合作,共同完成小组的物理学习任务。在构建生本课堂过程中,教师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合作之中进行良好的交流、沟通与讨论,使小组成员均能够自主地就某一物理问题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促使其能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逐步完成学习方式的转变,逐步走向自主学习、按需学习的模式,在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实现了高效生本课堂构建的目的。
二、开展“以学定教”,加速生本课堂构建
生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高度尊重学生学习需求的教育理念。生本课堂教学构建的基础环节就是“以学定教”。因此,初中物理教学在构建生本课堂时,应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找出、发现自身的学习需求,并将学习需求及时反馈给教师,使教师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以学定教”,最终实现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目的。初中物理教师可以提前结合教学内容布置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通过在预习、前置性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将自身无法解决的疑问反馈给教师。教师则在生本课堂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遇到的问题,并通过知识迁移来帮助、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自我建构与自我生成。但是,教师实施“以学定教”之前,应指导学生如何进行个人的自主学习,还要让学生明确“自学”的目标。因此,物理教师应合理设计预习内容、预习目标,既要使预习内容、预习目标具有启发性、开放性,还要具有一定的探究性,使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找出自身的学习需求,进而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以学定教”,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为加速生本课堂构建奠定基础。
三、立足“以生为本”,实施个性化评价
初中物理生本课堂的构建还需“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基础原则,通过不断完善个性化教学评价来促进“生本课堂”的构建。教师在进行生本课堂评价时,既要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小组合作学习情况、与同学之间的知识交流情况等进行客观性评价,还要通过针对性、个性化的教学评价来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调动其自主思考、积极讨论与知识交流的热情,为生本课堂教学的构建与开展奠定基础。生本课堂视域下的教学评价应将培养、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及创新能力作为教学评价的重点。因此,教师还应对学生物理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进行客观的、个性化评价。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是否能够对教师(或同学)提出的开放性物理问题进行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能否针对相关物理问题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意见或解决方法等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评价。教师进行生本课堂的教学评价时,也要结合学生在解决物理问题过程中,其解题思维、解题方法是否具有新意、是否能够创造性地去解决不同的物理问题等进行个性化评价,以此来鼓励、促进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的养成,这对生本课堂的构建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在构建生本课堂过程中,须在教学实践之中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生本教育理念,并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手段来不断完善、提升生本课堂的构建效果,真正使学生在生本课堂教学模式下去进行个性化学习与
发展。
参考文献:
[1]晏幗奎.践行生本理念 构建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10).
[2]葛传荣.构建初中物理生本课堂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2017(5).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