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养成

2018-09-11 09:44唐映红
同舟共进 2018年8期
关键词:天资师范生心理学

唐映红

教了10届师范生的心理学课程,每次我都试图让那些未来的教师们明白,学习不是一种功利性的追求,而应该是养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愿意学、喜欢学也习惯了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好的学习

这些年,我每年都会给师范生上课,给他们上心理学课,特别是发展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的相关课程。说起来,师范生必须接受相关心理学课程的修习,这是获得教师资格不可或缺的条件。

先不说为什么师范生必须要修习这些心理学内容。在授课过程中,我会通过组织观摩教学影片,让年轻的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涯思考和讨论一些问题。其中最常讨论的问题之一就是:中外高中生的不同校园生涯对大学学习的影响。

之所以会讨论这个问题,原因是多年的高校教学经验让我了解到,眼前稚气未脱的年轻学生们存在着不容小觑的厌学或学习倦怠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的中学生是相当辛苦的,中学阶段贯穿他们整个青春期生涯,其中横亘着两次人生最为重大的考试。一是中考,在许多地方,特别是大城市,能否考取一所好的高中意味着接下来的求学生涯是坦途还是坎坷小道;二是高考,这一“终结使命”对于学子的重要性不需要我再多做解释。

为了应付中考、高考,中学生们可谓含辛茹苦,他们中的许多人,可能一生中最艰辛的经历就是青春期穷于应付这两次重要的考试。特别是高中生,数年夜以继日、假日无休、心无旁骛,只为了高考能胜人一筹。

好了,终于通过了高考的历练,那些不负努力的年轻学生们如愿进入高校继续求学。问题是,作为高校教师,一接手这些通过高考洗礼的年轻大学生,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他们普遍的学习倦怠。进入高校的学生,高概率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学习生态,大部分学生反映出不同程度的厌学,除了应付课业的要求,几乎不会主动地学习;少部分学生则延续了高中的学习习惯,死读书,兢兢业业完成课业要求,努力在每一次考试名列前茅。

可资比较的是,通过观摩关于欧美中学生的教学影片,我们的学生不难发现,从欧美的中学生校园生活中,几乎找不到与中国中学生校园生活相似的地方,国外的中学生涯充满着比赛、聚会、拍拖、运动,很少有镜头反映像中国中学生那样的苦读书。事实上,大量的比较研究也揭示,欧美高中毕业生在基础知识方面全面落后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高中学生,甚至,像美国高中毕业生普遍的数学水平,充其量也就相当于中国初二学生所應当达到的水平。

我无意评判中外教育体制孰优孰劣,文化不同、历史不同、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断然评价。我让师范生们思考和讨论的是,为什么看起来松松垮垮、不务正业的高中校园生涯出来的学生,进入高校后比中国的学生发展得更好?当然,“好”是有客观数据支撑的比较,近60年以来,荣膺诺贝尔科学奖(物理、化学、生理与医学、经济学)的人类顶尖科学家近400人,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欧美基础教育培养出来,而中国基础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数为0(屠呦呦教授是民国时期接受的基础教育)。

学习不仅为了成绩,不仅限于学校

我让师范生们思考和讨论这个问题,目的是想引导他们去尝试理解: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中国的学生们,从小学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从家庭、学校乃至社会所给予他们的对“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的理解,大体上都归结为取得好成绩、升读好学校。再远一点呢?无论如何罗织语言,学生们身体力行所践行、所体会和所感受到的就是考取好成绩、升读好学校,因为大多数中国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就是这样;大多数中国教师对学生的要求就是这样;大多数校长对教师们的要求就是这样。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学生进入高校后就会大面积厌学。别说是我所执教的普通本科院校,即使是像北大这样的顶尖高校,所招收的都是出类拔萃的智力精英,有调查研究表明,新入学的新生中有超过30%的人厌学,差不多每三个北大新生就有一个厌学的。既然从小学开始所体验、接受和认同的观念就是,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考取好成绩、升读好学校,那么经过高考终于得偿所愿升读心仪的高校,那就功德圆满了呀,十二年寒窗苦读熬出头了呀,原先抱有的学习目的既已达到,只能无所适从。

再往后看远一点,学习的目的除了“升读好学校”,接下来顺理成章就是“找份好工作”。可是,然后呢?我曾经问过那些师范生们,绝大多数学生对“然后呢”的追问一头雾水,包括那些并未厌学的部分学生,他们在高校也像在高中一样孜孜不倦,但也同样不明就里。

当然,前面所述的“学习”,其实是很狭义的理解,把在学校接受教育当作“学习”,其余都被排除。不过,在心理学里,“学习”有着更为丰富的意蕴,所有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的变化过程,都称为“学习”,在学校接受教育只是“学习”之一种罢了。

如果对“学习”的定义和理解不同,当然对“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就有着不同的诠释和解答。一个婴儿呱呱落地,就开始与环境互动,并逐渐通过学习适应环境,以及在环境中取得发展。不仅人类的婴儿如此,任何动物的幼崽都有着相似的学习历程。例如,闪光之后对毛毛虫进行电刺激,重复多次,毛毛虫也能学会对闪光做出回避反应。也就是说,学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性,通过学习,人类逐渐社会化,逐渐适应社会,并在社会中取得发展。

好了,学校教育不过是人类相比于动物所独有的接受系统社会化的途径,它能高效且系统地完成人类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学习任务。换句话说,接受学校教育不过是一种人类特有的学习方式而已,它与其他方式的学习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为了个体适应环境以及在环境中取得发展。

学校教育的一大特点是衡量学习成绩。成绩是对学习效果的一种评价测量,这就好比买鞋时量尺码。把获得好成绩作为学习的目的,就好比去鞋店的目的是为了量出好的尺码,这是很可笑的,根本就是本末倒置、买椟还珠。去鞋店的目的是买一双合脚的鞋,那么学习的目的也应该是获得最有利于自己在社会中适应和发展的知识、能力、技能(KAS)。

赞赏后天努力,而不是赞赏天资

可能有读者不同意我前面做的比喻,把获得成绩比拟成测量鞋码,也认为买鞋合脚与取得好成绩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且慢,我再进一步来阐释这个比喻的合理性。

相信没有人会认为买了一双小尺码的合脚的鞋是吃亏了,虽然大小尺码的同款鞋价格是一样的,付出了钱买到合脚的鞋才是理所当然的目的,而不是量出一个大尺码,抢购一双大码的鞋。

那么,回到学校的学习上。学校所推行的是公共教育,既然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教育,那就不可能针对某一个学生来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要求,而应当、事实上也是根据学生平均水平来拟定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问题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资禀赋并没有按照学校教育所设置的条条框框来成长和发展。一般来说,在自然的情况下,学生们的天资禀赋呈现为数学里的高斯分布(又被称为正态分布),大多数学生的智力水平对称地分布在平均水平附近,天资出众的聪颖学生,与天资愚钝的迟滞学生都是少数。

再说考试,合乎教育测量学要求的考试在自然的情况下,学生的成绩分布也应该大体上呈现出相似的高斯分布来。如果一场考试大多数学生都聚集在高分段,那么这样的考试就是不合理的,属于考题过于简单,缺乏足够的区分度。

既此,也就不难理解,每个学生参加考试不是无条件地取得高分,而是在自己付出足够努力的情况下取得适合的分数,这就是“好”的成绩。每个学生天资禀赋不同,不能横向比较,让潘长江跟姚明比身高显然是不合适的,正如让天资普通的学生与天资出众的学生比成绩也同样不合适。只要学生付出了相同的足夠努力,那么无论他们获得怎样的分数都应该得到褒奖,而不是简单粗暴地以“好成绩”来衡量。

这么说吧,某次考试,天资聪颖的学生付出7分的努力考了98分,接近满分;另一名天资普通的学生付出10分的努力考了80分,比前者低18分。在这种情况下,后一名学生比前一名学生更应该得到嘉奖。如果只用简单的分数高低来衡量和对待不同学生,那么天资普通的学生,更别说还有些天资愚钝的学生,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很难得到赞赏;相反,他们更可能受到数落和斥责,那么也就更可能养成习得性无助,将学习与痛苦和沮丧的经验联系起来,他们久而久之在学校里变得越来越厌学也就顺理成章。

单纯地追求“好成绩”对于至少部分学生来说是错误的,学习的目的是付出努力勤奋、刻苦地求学,而不是高的“分数”。退一步而言,如果非要用分数来衡量,那么只能纵向比较,而不能横向比较,即一名学生上次考试45分,这次考了50分,就应该得到赞赏,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认为不及格就是差生。

厌学说明基础教育并不理想

既然了解到学习不应该只为了取得好成绩,那么反过来就应该检讨我们学校的目标到底应该怎样才是端正的。如果教育部门考核校长、校长考核一线教师,都是采用简单粗暴的成绩分数作为最重要的KPI(关键绩效指标),那么教师自然而然就会把成绩分数的压力传递给学生,传递给学生的父母。如果在整个社会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共识,把取得好成绩作为学习唯一目的,学校学习之余还要在学校之外接受补课、补习班、熬夜作业,学生们在这样的社会、这样的学校、这样的家庭中成长,也就普遍地把取得好成绩、升读好学校当成了理所当然的学习目的。

从教育的本质来看,学校教育在引导学生学习发展上,就应该是要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和引导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作为教育的目的,而不能一味追求成绩分数。教育的目的端正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才能跟着调整过来。

特别是在现代社会,知识的积累可谓日新月异,每一天人类的知识增量都足以达到前20个世纪两千年以来的知识积累总量的量级。如果我们学校,特别是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学校,还不能与时俱进,把教育的目的调整过来,从而使学习的目的转变过来,那么,我们经历了此前几十年培养不出诺贝尔科学奖得主的困局后,未来也可能难以有所突破。

过去我们一直有种迷思,认为中国基础教育比欧美要好,因为中国基础教育的学生在各种国际性学科知识竞赛中都能将欧美的学生远远甩在后面,同时又认为,中国相对较差的只是高等教育,暂时还不能与国外比肩媲美。当然,如果把衡量基础教育“好”的标准定在各种考试成绩的优劣上,那自然可以看到,中国学生远比欧美学生在如何取得好成绩上要驾轻就熟。问题是,一个学生经过学校学习,他是否仍然保有好奇心,保有学习的热情,保持着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恐怕才是衡量基础教育更适宜的尺度和标准。

当中国社会像北大这样的顶尖高校也有超过三成的学生厌学,像付云皓这样曾经连续两年取得过国际中学生数学奥赛满分金牌的智力精英,在北大也能厌学到把《军事理论》这样的“放水课”挂掉,这才真的是对社会敲响了警钟。一考入大学就大比例地厌学,中国的基础教育是否应该反思?

把学习当成生活方式

教了10届师范生的心理学课程,每次我都试图让那些未来的教师们明白,学习不是一种功利性的追求,而应该是养成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愿意学、喜欢学也习惯了终身学习的生活方式。

在我的课程上,基本不会把教材的内容作为讲授的重点,教材是给学生们自己阅读的,教师只负责答疑。而且像他们所修习的《心理学》这门课,几乎所有的内容,其实都可以在网上慕课平台找到免费的学习资源,包括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的知名教授讲授心理学。要获得知识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如何掌握获得学习资源的方法,保持对学习的热情,以及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我在课上更多是试图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不仅反思自己之前的求学生涯,而且鼓励他们去探索:作为一名中学教师该如何看待学校教育,以及如何更合理地引导学生们看待学习。在心理学的概念里,学习”与“成长”发展”有着很多意蕴上的重叠,一个人所谓的“人性”,无非就是由两个方面所构成:与生俱来、由基因决定的生物性,经过学习而不断适应和发展的社会性。社会性的发展,不仅要倚重课业的学习,更要让他们有更多活动的成长空间,一个年轻人的成长和发展不仅仅要在课业上精进,更要在模仿、互动、合作、竞争以及协作中完成社会化的课外学习。

特别是,在当前中国的高速发展受阻于高精尖科技的创新而被其他国家拿捏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为国,还是为自己,仅仅为了取得好成绩的学习,已不足以支撑国家和个人未来的积极发展。

当一个学期的课结束,如果每一个年轻的师范生能记住并理解我总结给他们的一句话,作为他们的心理学教师,我就知道他们真正有了收获,他们能在日后继续学习的过程中,以及未来作为教师引导更多青少年学习的过程中,能真正贯彻其间——

“学习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养成,是每个人成就最好的自己的一种习惯。”

猜你喜欢
天资师范生心理学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天资乳业 保持新鲜,每一天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进一步完善免费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