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
摘 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逐渐形成的带有明显个人魅力的风格特征等,会影响到整个课堂的发展,也会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尤其是思想品德课程,作为德育的主要承担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影响。在教师教学风格形成过程中,教学语言、教学组织、教学境界等都会影响到教师的教学风格,为学生的日后成长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教学;思想品德;教学风格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小学德育的主要承担者,是对学生未来成长及对世界认知的具体塑造的课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是教学的内容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人格魅力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当前小学思想品德课程中,关注教师教学风格的探索,能够实现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完善,推动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优化。
一、教师的教学风格概述及其对课堂的影响
教师的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行为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念、世界观等主观因素的综合表现。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风格能够对课堂产生如下影响:
其一,教师的教学风格会影响到学生对课堂的接受。这一点在小学阶段尤为突出,学生在小学阶段开始接触到各学科的学习,如果此时教师的教学风格风趣、幽默,有个人魅力,就能使学生更轻松地接受教师、接受当前的课堂教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反之,如果此时教师的教学风格过于枯燥,会使学生逐渐丧失对课堂的兴趣,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教师的教学风格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其二,教学风格作为一个综合的概念,其中也包括教师个人魅力在课堂的展现,在这种情况下,思想品德课是学生德育展开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本身也是学生的偶像,是学生追随的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教师的一言一行不加约束,或者是稍有不慎,都会对学生造成不好的示范作用,教师为人师表的意义由此体现出来,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师教学风格的影响由此彰显出来。
二、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推動因素
1.教学语言
教学语言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在课堂中运用的语言,这种语言具备一定的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与风格,体现着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师的教学活动是由语言链接起来的,其中语言的组织、形式和特点既能有效提高教学的效率,也体现着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整体把握与掌控。教学语言是创造力的产物,它的创造性体现为创新性和即兴性。科学化、艺术化的教学语言是教师教学风格形成、发展和完善中的必然产物。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教师风格幽默、语言风趣富于感染力,就能使孩子感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情感的满足,教师的语言显示着一名教师教学风格的成熟和特点所在。在一节课中,教师的教学语言所展现出来的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十分大的,教师诙谐、幽默、智慧的语言,能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愉悦,将更多的主动性投入其中[1]。
2.教学组织
教学组织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保持适当的经营活动,教师要整体把握课堂活动,教学风格是其重要的因素,形成教学风格是极为重要的。教师的教学组织如果聪明、风趣、机智,那么就能面对各种干扰事件。“在教学中,教师机智地运用教学机智、幽默和教育影响力,构成教学风格的独特魅力。”良好的教学组织有利于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的理念,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在教学活动中的学生,在组织教学的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标的理念自主学习,团队合作,组织学生探究实验,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的潜力不断开发[2]。
3.教学境界
课堂教学是对课堂情境和效果的描述,也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气氛为基础的心理状态,还是教师控制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的基础。课堂教学的境界,是在教师独特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构成的一种课堂氛围,是教学领域的创造者和管理者,情感体验和学习状态是学生的象征和体现。在这种氛围之下,教师的教学风格形成的独特魅力,是教师的独特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是对学生的爱产生的相互作用。教师的教学风格,能够表现出很强的对学生的学习作用,使教学的效率更为明显。教师的教学风格全面影响着一个班级的教学境界,教师努力形成独特的风格,最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之下得以实施,并推动学生的学习成长[3]。
在当前小学思想品德教师教学风格的确立与讨论中,我们需要根据思想品德课程自身的特点展开讨论。思想品德课程本身就是一门塑造人、影响人的课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被学生不自觉地充当偶像,成为模仿的对象,此时对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讨论,已经不仅仅停留在教学层面,也体现在育人层面,需要教师格外关注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关注到自身的成长,以此为学生带来积极的影响,寻找到育人的途径。
参考文献:
[1]赵丽霞.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研究[J].教育探索,2009,21(5):109.
[2]杨立刚.教师教学风格与学习学习风格的相关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21(11):31.
[3]卢真金.教学艺术风格发散[J].现代中小学教育,1991,12(6):317.
编辑 李烨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