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是夏季的开始,包含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芒种时天气开始炎热,气候进入夏季。夏至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白天气温一般都在30度以上,部分地区甚至达到38度。在这个季节里,人们开始爱打盹,原因是气温升高,空气中湿度增加,体内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湿热弥漫空气中,人们就会感到胸闷、心悸,精神不振、全身乏力;所以,此时要注意增强体质,避免季节性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如中暑、腮腺炎、水痘等。搭配合理素食,能够让人身心舒畅。
芒种梅雨湿热难防
芒种时节,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始进入梅雨季节,持续阴雨,雨量增多,气温升高,空气非常潮湿,天气十分闷热,各种物品容易发霉,蚊虫开始孳生,极易传染疾病。
“入梅”后,不少人会感觉口苦、口干、胃口差、乏力、困倦,同时心情烦躁、失眠等。这些是“湿热症”最为常见的表现。湿热天气,饮食要清淡,少吃大鱼大肉。小朋友要少吃甜食,如冷饮等;老年人的保健品最好停一停,如真的要补,以清补为主。这个季节,可以用金银花、甘草、菊花等泡茶喝,有清热解火的功效,还能利湿。
中医认为,夏季常食用油腻食物等,不但容易损伤脾胃,还易发生痰热。从营养学角度看,饮食清淡在养生中起着重要作用,如蔬菜、豆类可为人体提供所必需的糖类、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营养素及大量的维生素,因此,芒种期间要多食疏菜、豆类、水果,如菠萝、苦瓜、西瓜、荔枝、芒果、绿豆、赤豆等。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脂肪、糖等,可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还要多吃瓜果疏菜,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这对血管有一定的修补保养作用,可把血管壁内沉积的胆固醇转移到肝脏变成胆汁酸,能在一定程度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同时,可以多吃点健脾利湿的食物,如自己熬制的薏米仁粥。除了米仁外,还可以多吃点百合、山药,也有补脾肾、利湿的功效。从效果上看,百合具有清心除烦、宁心安神的作用;山药助消化,治疗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腹泻等效果较好。
除了多吃些健脾利湿的食物外,湿热天的饮食卫生也特别重要。尽量少吃隔夜菜,吃瓜果前要清洗干净。由于湿热天气下人容易烦躁、郁闷,晚上最好10点前休息,不要熬夜;时间允许的话,可在中午小睡片刻;建议傍晚多到户外走走,运动运动。
夏至日长 增酸少辣
随着夏至节气的到来,三伏将至,酷夏来临。炎热季节,人们常感食欲减退,加上出汗较多,此时宜适当食用酸味及咸凉食品,如酸梅汤、绿豆汤等。此外,夏季宜多食苦瓜、冬瓜、西瓜,这些果蔬含水量多且有去火消暑的功效。总的来说,夏季饮食宜清淡,多食五谷雜粮,少食辛辣、热性燥烈之品,以免助热。同时,建议人们日常可选择饮用一些具有辛凉散表热的菊花、桑叶、竹叶、荷叶茶等以助解毒散热。
夏季饮食更要注意营养的均衡。蛋白质的摄入不仅不可减少,还应酌量增加。要适当吃一些鱼类、瘦肉、鸡肉、蛋、奶制品等,还应多吃豆制品、新鲜蔬菜和瓜果。高温季节尤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B1、B2,维生素C、钙,以减少体内糖类和组织蛋白的消耗。
在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下还要注意烹饪方式的清淡,多吃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油炸、油煎食品。每餐不宜吃得过饱,七八分饱即可。夏季出汗较多,在胃口不佳的情况下,汤粥类食品十分适合食用。经常喝绿豆汤、赤豆汤、百合粥、莲子汤等,既能防暑清热,又能解毒开胃。营养师还建议:在夏季为了保证胃肠道的健康,不妨适当吃点蒜泥和醋,这不仅能增加食欲,有助于消化,还能杀菌解毒,有效预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
芡实酥方佐果酱
基本材料:
主料:鲜芡实1 5克,腐衣2张、靡子10克、马蹄5克、素焖子5克。
制作方法:
1.靡子加香菇、马蹄、素焖子制成馅料;
2.酿入熏制好的腐衣,让它显得层次分明;
3.用金龙鱼大豆油炸至外焦里嫩;
4.置于炒好的芡实中,佐以果酱,即可。
口味:成鲜爽脆。
TIPS:
鲜芡实又名鸡头米,梁代陶弘景曰:“茎上花似鸡冠,故名鸡头”。芡实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菸酸、维生素及微量胡萝卜素等,有补脾止泻等功能。
象形红豆莲子糕
基本材料:
主料:莲子300克、红豆馅15克、洋菜粉10克、豌豆泥20克。
制作方法:
1.莲子蒸熟后过箩;
2.将红豆包入莲籽泥中,制成莲籽形;
3.将洋菜粉与碗豆泥熬成汁浇于其表面即可。
口味:清甜细滑。
TIPS:
莲子:莲子对心脏是非常好的,经常食用能让人心气足,变得爱笑开朗。莲子芯泡茶喝可以去心火,可以治疗心烦意乱等症状,甚至对失恋等引起的抑郁情绪也有缓解作用,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补益食物。
家乡浆水杏仁啫喱
基本材料:
主料:杏仁浆16克、洋菜粉7克、
浆水25克。
制作方法:
1.将杏仁浆与洋菜粉熬开;
2.用模具和出圆片入盘;
3.将调好的浆水浇入其中;
4.擦出步许青柠檬丝;
5.洒入适量的柠檬泡沫即可。
口味:酸成适中,杏仁味浓郁,柠檬清香怡人。
TIPS:
杏仁: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脏健康;含有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能预防疾病和早衰。
夏日凉粉浸桃胶
基本材料:
主料:干桃胶10克、苦瓜15克、姜黄粉7克。
制作方法:
1.姜黄粉、苦瓜分别制成鱼籽状,待用;
2.干桃胶泡透沥干水份,用百香果加醋加蜂蜜泡三小时捞出装盘;
3.将苦瓜粒、姜黄粉、鱼籽撤入其中装饰即可。
口味:酸、甜、苦、辣皆有。
TIPS:
桃胶: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等树皮中分泌出来的树脂,又名桃油、桃脂、桃花泪、桃树胶、桃凝。桃胶主要成分为桃胶多糖,有研究表明桃胶多糖药理作用十分广泛,有增强免疫力清除自由基危害、抗肿瘤、抗感染、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苦瓜:苦瓜味苦,生则性寒,熟则性温。生食清暑泻火,解热除烦;熟食养血滋肝,润脾补肾,能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
对话:马伟
素食是一种纯粹的信仰
如诗如画、口味精妙的创意菜很考验厨师的技艺,做出“惊艳”素食大餐更是难上加难。北京望海楼行政总厨马伟,就是素食大厨中的佼佼者。马伟追求的是纯素,不食肉、蛋奶和蔥姜蒜五辛,有点像西方的“Yegan”,以大量蔬食、谷物与豆类做为食材基础,烹调出一道道对身体无负担却能同时品尝美味与拥有饱足感的餐点。
《餐饮世界》: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餐饮行业?
马伟:转业后我去了一家粤菜餐厅,专门负责鲍鱼档口。由于管理得当,鲍鱼档很快成为餐厅最赢利的部门。公司破格提升我为厨师长,很多厨师不服我的管理,质疑地问:“你会炒菜吗?”我反思后,决定重学厨艺。当时,我每月的薪水是1.6万元,我从头做起,从700元的厨工做起。
《餐饮世界》: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想专攻素食?
马伟:受长辈的影响,儿时就比较喜欢素食。到了北京,尤其是聘入北京著名的素食餐厅京兆尹之后,对素食有了全新的认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京兆尹的创始人尹大为可以说是我的素食启蒙老师,其秉承的“乐和、蔬臻、慢食”理念让我受益匪浅。
《餐饮世界》:您对素食的理解是?
马伟:素食“三德俱足,六味调和”。其中“三德”是指“清净、柔软、如法”,其中的“清净”和“柔软”很好理解,“如法”则是指尊重法则,比如应该火煮的食品,必须以火如法煮熟;应该除去皮和核的果实,必须去之;不要在非食时食;不要吃不干净的食物等。六味则是“淡、咸、辛、酸、甘、苦。”中医认为,味道不同,作用也不同:“酸入肝”,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苦入心”,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甘入脾”,食甜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和缓、解痉挛等作用;“咸入。肾”,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辣入肺”,有发汗、理气之功效。
《餐饮世界》:您觉得最难掌握的是哪一味?
马伟:最难掌握的是淡味。一个淡字,有水有火,水火既济。淡非寡,不是空洞贫乏,里面的道道儿挺多。淡味不是无味,而是无味之味,它具备各种味道成份,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高度融和之后产生的第六味,它恬淡虚无却又清晰呈现,是入口即化、妙不可言的状态。无味之味为至味,味到极处反为淡,食物如此,人也一样。有的人内心世界丰盈强大,却又淡泊名利,在平凡中活得闲适,这种人不争功不邀宠,不显山不露水,“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因而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得以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