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珊鸿
摘要:作为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林业在生态环境优化、就业岗位供给、居民生活保障等多个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从科技化、生态化、开放化三个角度人手,简要分析了林业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实施原则;其后,结合广西近年来的实际情况,围绕居民经济水平发展、产业结构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重点研究了林业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主要方面。
关键词:林业产业;生态经济;生态护林员岗位
众所周知,林业产业肩负着为区域各方提供林木产品的重要责任,是居民工作生活高质量运行的直接保障者。同时,在生态化建设的背景下,林业产业同样承担着合理利用林木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时代性任务,是践行可持续发展观、推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的第一产业。据此,我们有必要对林业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进行分析研究。
一、林业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实施原则
第一,科技化的发展原则。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立在云技术、3S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基础上的智能化、自动化林机设备被研发出来,并逐渐引导传统林业向“智慧林业”方向发展。据此,为了提高林业产业的整体生产质量,增强林业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能力,相关人员必须要摒弃掉纯人下的生产方式和理念,实现林业产业的科技化发展;第二,生态化的发展原则。现阶段,林业产业在带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秉持起长远性、持续性的林木利用理念,积极进行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生产补偿等活动,为日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保留出足量的资源基础;第三,开放化的发展原则。要想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全面化发展,就必须要形成特色化、系统化的产业链结构。据此,政府部门及林业产业相关人员应秉持起开放化原则,将发展眼光扩展至区域内的整体产业结构中,实现以林业产业带动旅游业、服务业、文化产业的链性经济发展模式[1]。
二、林业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贡献的主要方面
(一)林业产业对区域社会居民经济水平发展的贡献
众所周知,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提升区域内居民整体的经济收入水平,进而切实做到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提升人民幸福指数。从当前来看,林业产业的建设发展,可直接地为人们提供出足量的就业岗位和生产经营渠道,进而走出“靠山吃山,靠林吃林”的特色致富道路,打响区域范围内的“脱贫攻坚战”。例如,近几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加大了对林农产业的扶植力度,将年度涉林资金的半数以上投入到了50余个贫困区县的核桃、坚果、油茶等林业种植产业当中,并取到了良好的居民经济提升效果,使区域内1000多万居民享受到了切实的经济支持。自2015年以来,广西境内共增加了生态护林员岗位25621个,并建立了针对区域内贫困人口的选聘建档制度,成功带动10万余贫困居民实现了收入水平的提升,并显著降低了区域内年轻居民群体的就业压力。
(二)林业产业对区域社会产业结构发展的贡献
作为支柱性的产业类型,林业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带动区域内其他附属型产业的建立发展,促进特色產业链的快速形成,进而有效加强区域社会整体的经济发展能力和发展潜力。
首先,林业产业建设可以实现相关粗加工:、深加工产品市场的形成发展。例如,为了提升广西人造板产业的集中度,强化广西板业的市场竞争力,广西区直国有林场、广西林业厅、自治区人民政府等机构部门联合打造了国旭林业发展集团,实现了年产110万平方米的人造板制造水平。同时,广西扶植建设了造纸、木材加工等林业相关企业300余家,年产值高达2000亿元,切实提升了区域整体的经济增长水平;
其次,林业产业建设可以为区域内旅游业、餐饮业的发展提供支持。现阶段,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们在生活中很难接触到较为原始的自然景观,进而催生了“生态旅游”这一新型的旅游模式。据此,以林业为主的区域大可以从“生态旅游”的角度人手,创设出主题化的餐饮、文化等服务产业,进而吸引全国范围内的游客来此旅游观光,带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例如,广西结合现有的林业项目,深入开发并实施了“510”森林旅游下程、“环绿城南宁森林旅游圈”等特色旅游项目,牢牢抓住了当前时代的林业战略机遇[2]。
(三)林业产业对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从当前来看,“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所以,要想实现区域社会经济的稳定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加强林业等能源资源产业的可持续性。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展了“美丽广西,生态乡村”建设活动,从林业的角度出发,引人种植多种苗木共2700万多株,实现了1万多个示范村屯、26万多亩乡村林地的绿化改造,在改善区域内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为推动全区的生态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和环境基础。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西经济发展情况时,强调了“山清水秀生态美时广西的金字招牌”、“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等话语,对广西的生态林业经济发展做出了肯定。
三、总结
综上所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离不开林业产业的建设贡献。由本文分析可知,通过加强政府部门对林业产业的投入力度,能增加大量的相关就业岗位,建立特色化的商品生产模式和旅游经营模式,继而在改善区域内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的同时,实现区域社会经济整体的生态化、快速化、可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亚楠,赵眉芳,张辰旭.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林业生态保护共赢[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8(22): 42.
[2]潘文婧,米锋,陈凯,李华晶,张玉静.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福建省林业产业结构探究阴.林业经济评论,2013,3(00): 26-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