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榆淇
【摘 要】语言,是文章的外衣,精彩与否,是衡量一篇文章的优劣标准。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使你的文章显出风采,才能感染读者,展示自己独有的魅力。通过锤炼语言,让你的语言文采飞扬;巧用经典,让你的辞章典雅丰富;借助修辞,让你的文句色彩斑斓。
【关键词】作文语言 口语化、幼稚化 锤炼 典雅 修辞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053
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需的。在写作时,我们应该学会以技巧来为文章的语言“化妆”,走出口语化和幼稚化的误区,走向书面化和文学化。具体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锤炼语言,让你的语言文采飞扬
例1:
一个人进步了就要得到奖励,一个人退步了就得批评。这应该是一种常理标准,看似合情合理。但是进步和退步又是根据什么呢?难道仅仅是看几个数字的大小?我看不是这样的。图中曾经考满分的男孩因为少考了两分便被打了巴掌,可是实际上他的98分比那个得61分受到奖励的同学要好,甚至他仍然有可能是第一名。既然这样,为什么却要被否定呢?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他的父母大概也是被单纯的分数标准捆住了,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就盲目地评价孩子,这是不可取的。——2016年高考广东卷作文《不要被标准所绑架》
上述文段存在着语言幼稚、过于口语化的问题,缺乏书面化与文学化,拖泥带水,生硬堆砌,不够规范精练简洁,没有表现力。比如首句,就可以浓缩为“进步就要奖励,退步就得批评”。再比如“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句也可直接以“显而易见”“可见”“显然”等书面语代替。“他的父母大概也是被单纯的分数标准捆住了”,一个“捆”字,口语化十足,完全可用书面语“束缚”代之。
早在两千多年前,圣人孔子就告诉我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也就是说,你的文章的语言如果没有文采,就很难流传下去。而语言的基本要求是表达准确,流畅,写作者要锤炼语言,反复推敲,在语言运用中避免口语化,强调书面化,也就是规范写作语言。而要做到这一点,平时就应养成反复阅读名家名篇的习惯,培养自己纯正的语感。当然,也要在平时不断地积累语言,在写文章时,能够信手拈来,旁征博引,或诗文、或名言、或格言甚至优美清新的歌词,使之成为文中的点睛之笔。这样,既可展示你深厚的文化积累,又可扩大文章的容量,使语言包含深刻的意蕴,增强语言的辞采。
二、巧用经典,让你的文章典雅丰富
“一则金素材,半篇好文章”,这是说经典素材对于作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经典素材主要包括语言素材、情节素材、故事素材、人物素材等,经典素材运用得好,会给文章增光添彩。具体运用时,你可以凝缩素材,取其一点。或舍去细节而概述总体,或舍去总体而取其细节,根据文章的需要,对有关素材进行剪裁、加工,选取主干,去粗存精,进行定向叙述,深入挖掘。你可以同类叠加,多人组合。或从相同角度来论证中心,或从不同角度来论证观点。你可以正反对比,对比映衬,在鲜明的对比中,优与劣、好与坏、美与丑等自然会更加鲜明突出,从而更有利于突出主旨。你更可以妙引名句,畫龙点睛。
例2: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大儒宋濂少时即嗜学,当他趋百里外,跟随乡之先达潜心学习时,也曾不断地援疑质理。试想乡野小儿,立侍尊者之左右,又怎么会没有一丝失误?倘若先达亦如漫画中的母亲,对宋濂的失误毫无包容之心,宋濂又怎能在一步一步的完善中终成大儒?温暖的容误之心,让一个贫困学子获得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卒有所闻,于历史长河中留下其身影。……
管夷吾举于市时,若无鲍叔牙对其之前过错的容纳与规劝,他又怎能在东周列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成就千秋英名;“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负荆请罪的廉颇千古流芳,正因相如之容误,方有赵国文武双全的王者格局。古往今来,身清如玉、毫无瑕斑的完人少之又少,更多的,是那在容误之心与规劝之言下抬头向前,于温暖和宽厚中成就大美格局的“非满分学生”。——2016年高考湖北佳作《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
上述文字写得有文采、有底蕴,主要得益于书面化与文学化,具体来说是旁征博引,使语言典雅精辟;化用经典,使语言蕴藉充实。在上述文段中,作者化用的经典作品有《送东阳马生序》《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廉颇蔺相如列传》等。这三篇文章有着丰富的内涵,包含多个话题,有多个运用角度,但作者在具体运用时所采取的方法是“弱水三千,取一瓢饮”,即只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如“宋濂嗜学”一则突出“先达之包容”,“管夷吾举于市”一则突出所受到的容纳与规劝,“负荆请罪”一则突出“相如之容误”,这样三个例子就很好地证明了“以包容之心对待世间万物”的重要性,从而强化了观点的表达,语言的书卷气和文学味也就随之而来,自然而然获得高分。
三、借助修辞,让你的文句色彩斑斓
修辞是雕饰语言的常用手段,作文中能适当地用上几处,也会使你的文章增色不少。如果巧用比喻,可以化平淡为生动,变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变腐朽为神奇;巧用排比,可以使语势强劲豪迈,节奏鲜明,富于韵律;巧用拟人,能够赋予万事万物以情感;巧用夸张,可以揭示本质,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启发联想。巧用修辞是避免语言口语化和过于幼稚化的主要途径,也是使文章文采飞扬的有效方法。这样的名篇很多,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咀嚼,学习效法。
总之,语言,是文章的外衣,精彩与否,直接影响别人对你的文章的第一印象,也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重要标准。只有生动形象的语言,才能使你的文章显出风采,才能感染读者,展示自己独有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常叶.中职学生口语交际与写作能力提升的路径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07).
[2]潘德凤.口语交际[J].贵州教育.2014(Z1).
[3]李桂兰.农村中学生口语现状分析与改进方法[J].青海教育.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