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坚:项目化学习彰显德育课程实践性主旨

2018-09-10 10:25
中小学德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功利化实践性德育工作

王坚在《中国教育学刊》2018年第6期《项目化学习: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新境界》一文中指出,初中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究欲,培养实践学习能力,但同时存在一些隐性弊端:其一,任务指向下的社会实践活动常因功利化趋向而丧失责任情怀。中学阶段的社会实践活动,常用以考核学校的德育工作。基于任务布置、完成与考核的社会实践活动,容易在功利化趋向里成为德育工作的断層,不利于学生责任情怀的培养。其二,社会实践活动常因形象工程化而弱化人文根基。其三,课程疏离性下社会实践活动常因主题浅窄化而衰减思辨力度。

以项目化学习重塑社会实践活动,是彰显德育课程实践性主旨的有效路径。项目化学习旨在使社会实践活动从德育形象工程转化为学生层面的自我需求性德育,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时,将实践活动作为在特定时间内用特定思路实施的学习项目,通过活动体验与感悟、现象分析与评估、问题分析与解决、观念明辨与提升。在自主、合作与创新学习路径的配合下,将社会实践活动内含的正向价值观注入学生内心。为此,一方面,要在策划、运作、总结三环节中开展学生视角下活动项目的个性化探究。另一方面,要夯实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与运作,实现课程体验与生活主题的深度融合。

猜你喜欢
功利化实践性德育工作
高中物理教材实践性栏目育人价值及其实现策略
实践性是劳动教育课程的第一性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实践性教学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当代中国大学教育功利化及其主体性失落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幼儿园绘本教育功利化的问题及对策
对“无功利化阅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