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
摘 要:天然药物学课程作为高职三年制药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学生专业知识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在药学实践应用中占据主要地位的一门学科。教育部举办的与该课程相关的竞赛,目前主要是“中药技能大赛”。“全国中药传统技能大赛”自2012年首次在山东烟台举办至今,已经进行了六届(2014年没有举办,2017年改为“中药技能大赛”)。通过竞赛,可检验医药卫生类职业院校教学改革成果,检验各参赛院校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与师生团队协作的精神。
关键词:中药;技能大赛;天然药物学;课程;考核改革
一、本课程与竞赛相关的考核内容
1.中药性状鉴别与中药真伪鉴别
中药性状鉴别赛项要求参赛选手对随机抽取的一组中药进行鉴别,在规定时间内写出中药的名称及主要功效。中药真伪鉴别赛项要求参赛选手对随机抽取的1组中药进行鉴别,按序号分别对检品进行判断。这部分内容在以往的天然药物学课程中占据大部分的授课课时,分别对应了教材中关于药物性状鉴定和理化鉴定的内容。其中性状鉴定也是梧州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校)該门课程实验考核的重点,理化鉴定并未加入该门课程实验考核。
2.中药显微鉴别
该赛项为2017年起新增赛项。要求参赛选手对1包混合粉末进行显微鉴别,包括显微制片和显微观察,绘出粉末中药鉴别主要显微特征图,得出结论,并写出理由。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的限制以及我校学生就业岗位基本不涉及该项技术的应用,该部分内容往往只挑选典型药、贵重药进行讲解;在考核中也并未涉及相关操作的实验考评,仅在期末考试中考查少量分值。
以上赛项考核内容与《天然药物学》第4章~第13章内容相关,但课程教材仅涉及114种药材的性状鉴别与26种药材的显微鉴别。
3.中药炮制
参赛选手在20分钟内,按规定程序完成2种中药的炮制操作。比赛范围为由炒黄、炒焦、麸炒、酒炙、蜜炙、醋炙、盐炙和砂烫八种炮制方法制作的30种(2017年后改为32种)药材。该赛项的考核内容仅与本课程第3章内容稍有关联,其涉及的专业技术内容与“中药炮制学”课程相关,但我校未开设“中药炮制学”课程。
二、配合竞赛的课程重点调整
1.竞赛考核的变化
中药性状鉴别赛项在2016年以前范围为350味抽取40味,2017年以后范围为350味抽取20味。中药真伪鉴别在2016年以前范围为120味抽取20味,2017年以后范围为80味抽取10味。2016年以前此两项赛项分别进行,2017年以后合并为同一赛项;分值由原来的各占20%改为合占20%。2017年新增的中药显微鉴别独占20%分值。从竞赛的考核内容、难度、成绩比值改变可看出,中药性状及真伪的鉴别考核范围不变,比分降低一半,难度基本不变;增加中药显微鉴别赛项并占据20%的分值由此可见——传统中药鉴别技能考核应结合生产实际和市场现状,现代中药鉴别技能应该受到重视。
2.课程内容的调整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由于天然药物学这门课程学习内容多,课时不足,我校学生主要就业岗位中涉及植物学和显微检定内容应用的较少,因此,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挑选植物学、中药炮制知识和常用药材显微检定中的部分内容进行讲授,并在课程考核中占很少比值。鉴于大赛改革的启示,我校重新估量各项理论内容和实际应用的重要程度,并结合学生就业岗位的能力需求,调整了天然药物学这门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增加了中药显微鉴别的实验考核,以及把PPT演讲(介绍一味中药材)由个人加分项目(自愿参与)改为小组考核内容(每人必须参与),以求学生也能重视,并加强在这两方面的能力水平。
随着大赛举办次数增加,赛制日趋成熟,参赛地区、高校、选手的数量增长的同时,各参赛队伍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各校师生通过大赛交流学习,取长补短,达到以赛促建设,以赛促教,以赛促发展的目的。大赛也为天然药物学课程指出了教改的方向和课程考核的评价参考。本门课程的改革应顺应大赛的考核变化,同时兼顾实践工作中的应用。从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引导学生对传统和现代的中药鉴定技术的重视,以及其他相关专业知识的自学,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艾继周.天然药物学(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
[2]赵宝林.天然药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