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9-10 02:17郝长春
体育时空 2018年2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问题及对策体育教学

郝长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8)02-058-01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不断发展,对人们的综合素质要求不断提高。体育教育已经成为各个教育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重视。然而,由于传统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束缚,人们对体育教育的理解程度及看法不尽相同。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初中体育课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和探讨了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合理应对方式,从而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 农村初中 体育教学 问题及对策

农村体育教学的发展一直处于落后状态。许多学校和教师缺乏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学习和参与体育运动的动力。因此,如何提高农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激发农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是农村体育教学中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重点。

一、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体育观念的落后

文化课程一般只具备德、智、美等三项功能,体育是一门融德,智,美,体,及增强体魄相结合于一体的多学科。因此,其社会价值是其他文化类别无法比拟的。但在大多数人看来,认为体育只是一个玩乐、放松的项目,不能从民族素质的高度和深度来评价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另外,由于城乡差距,广大乡镇的人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高考分数作为儿童学习的终极目标。所有与分数不直接相关的项目都被认为是边际学科。这就直接导致了对体育的忽视,

(二)教学内容太简单,无聊

许多基层农村中学往往由于场地、器材的硬性条件的不足造成体育课堂教学内容过于简单、乏味。教师无法为学生创造更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堂教学。同时,为了完成入学考试任务,一些初中和体育教师一味选择能够应付入学考试的内容来进行体育教学,导致教学内容太单一,乏味。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采用的是反复强化的教学方法,严重消弱了初中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力。

二、完善農村初中体育教学的措施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学校体育工作的意义

我们要从“应试教育”的思想中解放出来,转变观念,实施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是青少年服务祖国和人民的基本前提,也是中华民族活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加强体育教育,使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养成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要确保学生的体育课程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时间,不能挤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地点。

(二)丰富的教学内容的趣味性

富有趣味的体育教学内容,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这些可以用体育游戏和比赛的方法来实现。因此,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可灵活运用各种体育比赛和竞赛手段,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如在教学“接力跑步”中,教师可以设计障碍跑接力赛,使用各种道具设置障碍,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要求每个学员顺利通过这些障碍,才算完成任务,比赛用时最短的小组将成为冠军,获胜者将获得一些奖励。这样,教师将教学内容与体育比赛结合起来,运用体育游戏和竞赛手段,激发和鼓励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觉性。

(三)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设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农村中学体育教育由于资金有限。因此,在体育场馆不会投入大量的资金去购买相当于城市中学的体育器材,只能根据自身的条件,逐步补充和完善体育教学环境。由于体育教学领域和体育器材的数量有限,农村中学体育课程已成为“自由活动”的代名词。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和体育工作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安排体育课程,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实现体育教学目标的最大化。例如篮球场可以多用途使用,这个场地不仅可以教篮球,还可以充分利用场上的边缘线,终点线和三分线来进行往返跑、短距离跑和弯道跑的训练。另外,由于农村中学面积有限,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门的足球场,此时篮球场也可以用来教足球,篮球场地面积比较小,可以减少人数的参赛队伍,举办5人或7人的比赛,这种多功能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对不同运动的兴趣,而且有效缓解了农村初中体育设施的不足。另外,为了提高农村初中体育教育水平,不能忽视教师队伍的加强。学校和有关领导要加大对专业体育人才的引进力度,关心体育教师的生活和待遇,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使之将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农村体育教育工作中。

总之,只有深入分析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有效地改善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提出有效合理的应对问题方式。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加强自我对其的重视,创新课堂教学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问题及对策体育教学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