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探索

2018-09-10 00:15李召妮
高教学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模式改革互联网

李召妮

摘 要:互联网已影响了各行各业,教育首当其冲,“互联网+教育”是“十三五”期间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新时代,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如何科学有效的利用开放资源、网络技术以及新的信息技术服务高校教学工作。基于此,根据教学实践和“互联网+”给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以及考核方式所带来的影响,对新时代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旨在为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在“互联网+”时代的改革提供探索。

关键词:互联网+;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2-0108-03

Abstract: The Internet affects all walks of life, especially in field of education. The "Internet + education"is the key task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 during the 13th five-year plan period.It is the main problem for us how to use Open Resources, network technique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serve teaching of university effectively. Based on this,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he impact of "Internet plus" on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ways and methods in university, this paper makes focus on the new teaching model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major under new era background. The research aims to provide useful exploration for the reform of "Internet plus" in university.

Keywords: internet plus; software engineering major; teaching model reform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行动,旨在推动新的信息技术与各行各业实现深度融合,以此创新发展生态。“互联网+教育”是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具体运用,使人才培养的模式更加灵活、个性和多样,是一种对师生要求更高的教学模式[1]。 在新时代,如何科学有效的利用新的信息技术、开放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等,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背景

从2001年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件项目启动到今天人人自愿、自由参与教育资源的创作与传播,开放教育资源已有海量数据。常见的国内教育资源开放平台有: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学堂在線、网易公开课、Ewant、Sharecourse、华文慕课和精品课等[2]。众所周知,开放教育资源在消除人口、经济和地理因素在教育中所造成的界限、促进终身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快速发展的开放教育资源为教和学提供了新的机会,同时也对高等教育中人们关于教和学实践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支持“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互联网将推动教育的公平化,缩小地域、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将海量的、优质的、个性化的学习资源传递给每位学习者,实现了人人可学、处处可学、时时可学,真正体现了互联网精神,即:开放、平等、协作、快速、分享,让互联网精神在教育领域落地生根。

如今,各个行业几乎都有软件的应用,比如制造业、工业、金融、政府部门以及航空等。这些应用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软件工程专业承担了培养符合行业需求的软件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任务。因此,在“互联网+”时代,结合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开放教育资源,针对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如何进一步提高本科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成为软件工程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由此,针对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展开了思考、探索及研究。

二、新时代,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在专业课程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遵循学生需要性、顺应时代创新性、教学内容完整性、内容选择灵活性的原则,结合现有资源及技术,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所以,总体来讲,从以下几个方面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一)学校定位决定教学内容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主要任务在于实施应用性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具有鲜明的特点,具体来说就是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等[3]。如上所述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选取教学内容时,应该要求理论“坚实”,就是要求理论的科学性很准确、实在,但对深度要求适中,不能过分深入。具体来说,在选取讲授一个原理内容时,只要能让学生掌握这个原理就足够了。至于这个原理的来龙去脉、演化过程,理论推导等等,不做过多要求。应该着重于这个原理如何在实践中应用,列举实际应用案例。

(二)专业特点决定教学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为基础,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使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熟练掌握从事软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软件测试、软件维护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突出对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根据专业特点阐述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关键点和难点,注重工程实践。但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不可忽视基础理论,它是进行后续实践教学的基础。因此我们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教学内容上突出重点,着重教授知识体系中的关键点;归纳总结知识难点,引起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三)地方特色决定教学内容

地方高校的毕业生主要就业于当地,所以地方高校必须明确“主要为地方培养人才”的根本任务,突出服务地方这一特点。在选取内容时通过强调本专业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体现所学知识是如何服务于地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仍对自己所学专业知识的作用不甚了解。即使是大四学生也对自己所学知识能解决什么样的实际问题感到困惑。因此,强调本专业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就显得非常必要,并且从身边的案例以及地方案例讲起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所学专业的作用,这样还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四)时代特色决定教学内容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软件工程技术。比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移动软件的发展如火如荼,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电脑软件的时代了。同时,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慕课、微课以及其他的优质教育资源的获取越来越方便,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设计我们的教学内容。总之,课程中提到的内容很有可能面临过时,因此要求我们的教师要结合专业发展现状,结合新技术新资源搜集新资料对教学内容进行及时更新,避免出现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完全脱节的情况。

(五)学生需求决定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安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学生需求,没有任何一本教材或者教案适合所有学校的同一专业的学生。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了解自己学生的情况,重视学生的学习诉求,这是我们安排教学内容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依据。根据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

三、新时代,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教学方法整体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应灵活多样,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以及开放资源,发挥案例引导、多媒体配合的作用,师生互动主题研讨和小组报告,组织学生到实验室参观,有条件的话甚至到软件公司参观,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知识在生产、生活、学习和科研中的具体应用。最终达到提高学习知识的效率、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并能引导学生学习本专业课程的目标。

根据具体内容灵活选择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整个课程学习过程以线上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适合自主学习的内容学生可以在线学习,对于难点知识和重点知识进行课堂教学。无论是在线学习知识还是课堂教学内容都包含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2. 通过引入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对专业问题的兴趣,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案例教学也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3.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现场提问,增强课堂互动环节,充分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学会专心地倾听,让学生能够各自发表见解,进而提升学生的研究与探索意识。4. 对于学科发展状况、学科发展前景等相关的知识可以采取专题讲座方式进行教学,该讲座更加具有针对性。多种方式教学使得讲解不再单纯、枯燥,进而能激起学生学习积极性。5. “互联网+”时代,基于技术手段和平台,实现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记录,这些数据有助于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特点,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依据。总之,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也是对教学方法与手段综合运用的过程。“互联网+”时代教与学的过程,详见图1。

四、新时期,考核方式的反思

课程的学习应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是不可以仅仅用分数来衡量的,要降低期末考试的分量,转变学生以获得学分为学习目的的观念。考试着重考查学生的能力和衡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引导学生注重学习过程,改变“平时松散,考前临时抱佛脚”的状况。因此,专业课程的考试大体分为笔试、作业+读书笔记、课堂表现(出勤率+回答问题)、专业报告四部分。前两部分通过在線平台进行提交,以获得学生的考核过程数据以及结果数据,方便我们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以及学习效果,为持续改进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一)笔试

本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知识点要求学生理解并记忆,以便积累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开卷考试难以引起学生对课程学习的重视。因此,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笔试成绩占考试成绩的30%。

(二)作业+笔记

作业可以让学生对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并加深理解,同时对其延伸的知识点进行理解记忆,并让教师随时了解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以便做好后续教学工作。鼓励学生多读书,开阔视野,了解专业现状和前沿技术,同时我们知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因此,要培养学生多读书做笔记的习惯。作业的次数不低于9次,读书笔记定期检查(检查次数不低于3次),作业+读书笔记占考试成绩的20%。

(三)课堂表现

检查出勤率是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基本的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同时良好的纪律习惯会让学生终生受益。通过课堂提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实现独立思考,活跃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课堂表现成绩占考试成绩的20%。

(四)专业报告

学生以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这种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鼓励学生发表新的见解,展示学习成果,锻炼了学生搜集整理资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及撰写报告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同时也防止部分学生滥竽充数,提高学生整体的学习效果。报告次数不低于2次,报告成绩占考试成绩的30%。

这种四部分的考核方式,既能考察学生对于基础概念与理论的掌握程度,同时也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结束语

朱永新先生提到:“从电视到互联网,再到慕课、大数据,技术不断影响甚至改变着教育。每一次与新技术遭遇,学校与教师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有一条永远不会改变,那就是对于教师的要求在不断提升。”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直在探索更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模式,不断的改进我们的教学,以适应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知识观也顺应时代的发展发生了变化,即由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向过程与动态、有机与整体以及创新与开放进行了转向,这一发展无疑导致了大学课程观与教学观的变革,进而为信息社会培养适用人才[4]。

参考文献:

[1]潘 元,陈斌.“互联网+教育”是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J].重庆高教研究,2017(1):3-8.

[2]董艳,杜国,徐唱等.国内开放教育资源平台建设的现状与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36-42.

[3]潘 元,车如山.略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定位[J].高等教育研究,2009(5):35-38.

[4]刘璐,辛宝忠.现代大学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基于大数据时代的知识观[J].中国电化教育,2017(11):125-128.

[5]任美睿,郭龙江,青巴图,等.地方院校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与构建[J].高教学刊,2015(01):5-6+16.

[6]冯居易,罗养霞.“互联网+”背景下的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6(19):33-34.

猜你喜欢
教学模式改革互联网
网络平台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改革
《日语听力》课程教学模式改革项目中期报告
网络新应用环境下JavaWeb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家居空间设计项目化教学模式改革的国际比较研究
基于微课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改革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