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文珍[山西戏剧职业学院, 太原 030024]
电影的发展历史已经有百年的时间,而电影翻译也逐渐在进化和发展,文化意象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电影翻译者灵活运用文化意象进行翻译,不仅能够让观众领略到异国的风情,还能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
本文依据电影语言的五个特点,依据实际的情况,将电影翻译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译者的电影翻译技巧,另一方面是观众。两者相互作用才能够实现电影文化意象的良好传递。
1.以译语观众需求为中心 一方面,与其他的文学体裁不同,电影艺术并不是单纯的文字形式,而是一种声画结合的艺术形式。对于诗歌、散文和小说等文学作品,读者如果不懂可以反复阅读其中的语言和情景描述,因为那些内容都是印在纸上的,读者不用担心会消失。人们在说到小说时通常使用的是“读”,而在说到电影时则通常会使用“看”。看又和听有着密切的关系,观众在接收视觉信息的同时还需要接收听觉信息。无论是哪一种信息,都是转瞬即逝的,因此译者在翻译电影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明白易懂。另一方面,电影的故事情节一般都是由人物和人物间的对话或旁白展现出来的,因此语言无法像小说那样华丽,加上时间、字幕字数以及演员口型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使得电影翻译更加困难。通常翻译其他文学作品的时候,译文的语言较为正式,但是并不是说译者只能够使用一种语言形式,而忽视了原文的语言风格,不过从整体上来说,电影语言的口语化特点非常明显,因此在进行电影翻译的过程中应当以译语观众的需求为中心,充分展现出电影的口语化特色,使观众更加容易理解。
2.翻译技巧 电影翻译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影片的配音翻译,二是影片的字幕翻译。与字幕翻译不同的是,配音翻译需要重视的是对口形,使汉语配音的时间与原声的时间长度相统一,也就是说要考虑到每一句台词的首位音节开合,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演员的语言长度和口型变化,并以此为基础翻译出通顺的译文。如果演员的语速较快,译者不得不为了与口型相统一而精简译文,译者可以依据口型的变化适当地增加一些词,增强翻译的真实性。另一方面,在字幕翻译中需要注意两种因素,即时间和空间。时间主要是指字幕和影片的图像、声音要同步,在屏幕上停留一定的时间,让观众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文字信息;而空间主要是指屏幕上的字符最大容纳数量,一般情况下字幕不能超过两行,而英文则不能超过35个字母。总而言之,电影翻译主要分为以上两种翻译,依据实际情况和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使用的翻译技巧也要有所区别。
观者作为不同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接受者,本身就应当具有接受外来文化意象的能力,这也使得对于观者的要求变得更加严格,尤其是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如果观者对于外来的文化意象具有浓厚的兴趣,译者的负担也会大大地减少,二者相互作用和促进,文化意象才能够更加良好地进行传递。如果说译者是文化意象传递的主要承担者,那么译者和观者其实是矛盾中的两个方面,译者是主要的,而观者则是次要的。与观者相比,译者不仅需要了解原影片的背景、文化和内容,参与到整个传递过程中,所承担的责任非常重,而且可以说译者本身所具备的翻译水平高低决定了传递的优劣。总而言之,文化意象的传递需要二者相互促进和推动,两者互不可缺。
语言是文化形式中的一种重要形态,因此也具有历时性和共时性特征。历时性主要体现出的是社会发展所形成的产物,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共时性则将各个民族和国家中的民族文化交流与影响展现了出来。因此在研究文化的过程中,不能够用静态的眼光来看待,而是要将其放在动态的变化和发展中进行处理,如电影语言的翻译也应当从发展和动态的眼光来表现出其中的文化意象。如今,我国的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西方化名词,这些名词大多已经融入人们的生活中,如可口可乐、巧克力和咖啡等。而中国和外国文化的交流是相互的,在西方,也有很多中国文化的痕迹,如Kungfu、Taiji和Toufu等名词,都被西方国家所熟知。因此在翻译到这些词语的时候,要尽量地使用直译,西方的观众也能够很容易地理解。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因为中西方的文化交流还较浅,因此中西方对于龙(Dragon)文化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西方,Dragon是一种可怕而邪恶的怪物,是一种含贬义性的词;而在中国,龙是一种高贵且至高无上的象征。龙一直以来都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象征,蕴含了浓厚的宗教色彩,中国人一直以来都被称为龙的传人,家长会对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龙,而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龙甚至是皇帝的重要象征。因此在过去,因为文化差异的影响,龙的翻译就存在着一定的困难,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深化,中西方国家对于双方龙的文化意象也在不断加深,因此对于龙的直译已不足为奇。
中西方在价值取向、审美观念和文化背景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因此如果单纯地使用直译将会使影片失去原有的意义,甚至还可能使观众出现错误的想象,影响影片在观众心中的地位,这时就需要使用意译的方式。如著名的影片《阿甘正传》中曾经说过:“From that day on,we were always together.Jenny and me was like peas and carrots.”这句话直译的结果是:“从那天起,我们总是在一起,詹妮和我就像豌豆和胡萝卜。”为什么他们在一起的情感要用豌豆和胡萝卜来表现呢?这是中国观众所难以理解的。其实在西方,豌豆和胡萝卜一起用来做菜,因此这是一种比喻的方式,形容两人的关系非常密切。由此可以看出,在翻译电影中不熟悉的文化意象时,如果依旧使用直译的方式就很容易产生误解,因为在中国,这两种蔬菜很难用形影不离做解释。因此译者在翻译电影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了解和掌握源文化的历史、习俗和文化差异性。直译和意译对于电影的翻译和观众的理解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意译时不仅要尊重原作的思想内涵,还要与当地的文化特征相结合。
文化意象的不对等通常是由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因此在电影翻译的过程中,如果使用直译的方式,就会让观众感到迷茫甚至难以理解,而使用意译则会使原作失去感染力,从而失去了文化意象。优秀的翻译从本质上来说就是译文与原文的价值最为贴切和自然,即等值,而功能等值则是指译语的读者在接收信息时与原语的读者产生了共鸣。因此在处理电影翻译的文化意象时,不能够局限于形式化的对应,而是要在充分理解和掌握电影中的内容、风格以及内涵等内容后,使用译语观众最为熟悉和了解的语言及形象将电影中的文化意象展现出来。
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式其实就是指要充分利用直译的优势,并使用意译的方式进行补偿。如在翻译电影名时,使用直译的方式翻译成《滑铁卢大桥》,那么观众就会认为这是一部关于拿破仑战争或是建设大桥等影片,但是这部影片其实是讲述了女演员玛拉和青年军官罗依的爱情故事。虽然故事发生的背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故事的中心却围绕着玛拉和罗伊而展开,玛拉因为战争失去了爱情,最终无法面对残酷的真相而在滑铁卢大桥上自杀。因此在翻译该影片名称的时候,应当使用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式,如《魂断蓝桥》,使观众即使看完了影片也会留下无限的伤感和回忆。为何将滑铁卢大桥翻译成蓝桥,其实是有着一定渊源的。在中国,很多的爱情故事甚至神话传说其实都和桥有关,如牛郎织女的鹊桥、白娘子和许仙的西湖断桥等。中国其实真的有一座蓝桥,蓝桥之上甚至也发生了一件与之相似的爱情故事,因此使用蓝桥来翻译不仅能够为观众解答地方文化的差异性,还能够为观众更加清晰地展现出中国的文化意象。又如在翻译 影片名称时,如果使用直译的方式则会翻译成《麦迪逊县的桥》,与它极具感染力的内容难以联系起来,因此可以翻译成《廊桥遗梦》,不仅展现出了女主人公缠绵的思念和失落与遗憾的情感,还将男女主人公间的爱情变得如梦一般缥缈,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一名优秀的翻译者,在翻译电影的过程中,一定会将文化差异所体现出来的文化意象呈现得更加具有准确性、完整性和清晰性,让观众能够在欣赏电影的过程中,充分地领略外国文化特有的魅力。而影视作品通常是由声音、画面、色彩和图像等因素融合而成的,并不是单纯的文字文本,而是一种多符号的载体,翻译的过程就是将源语言转换为目标语言的过程,其中涉及多种因素的处理。因此,研究这一类电影翻译有着较大的难度,还需要学者和专家们不断研究和探索。
:
[1]古再丽阿依·马木提.汉维翻译中文化意象问题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5(5).
[2]练缤艳.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电影字幕翻译的影响——以《阿甘正传》为例[J].鸭绿江,2015(2).
[3]邓志辉.“守门人”与“塑型者”:电影翻译的文化角色——以佛朗哥专政期西班牙的电影翻译为例[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