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下国内外语院校研究生教育

2018-09-10 07:22胡翠月单清丛
高教学刊 2018年13期
关键词: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一带一路

胡翠月 单清丛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作为新时期国家顶层战略,为国内的外语院校、外语专业师生带来重大机遇和挑战。文章以外语院校研究生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一带一路”为国内外语院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其次分析国内外语院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之后从高校、学生、社会三方面提出具体应对措施。最后得出结论,当下时代应逐步推进高校课程体制改革,加强多元智库建设,社会各方合力推进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

关键词:“一带一路”;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复合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13-0004-03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the national top-level strategy in this new era. It brings great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ies and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analyz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brought by The Belt and Road firstly. Secondly, it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domestic foreign language universities, and then puts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from three aspects: university, student and society. Finally, the conclusion will be taken, in the new era,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gradually promoted; the construction of multiple think tank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university and society should work together to cultivat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foreign language majors; educ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一帶一路”作为国家提出的国家级顶层战略是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1]国内高校作为国家政策推进的重要力量,为国家不断输送人才的同时也应对国内形势政策做出积极响应。而在“一带一路”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外语人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应做好准备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一带一路”倡议为国内外语院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赵阳(2017)曾指出在“一带一路”推进过程中,“语言铺路”对发挥我国在沿线国家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语言不仅具有贯通中外思想,超越文化藩篱,推动文明创新的作用,也是促进人文交流,服务互联互通建设的重要支撑。[2]由此可见,“一带一路”为国内外语人才带来的机遇是不言而喻的。

“一带一路”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动力。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逐年严峻,研究生就业趋势不再明朗,“一带一路”的提出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也为相关专业毕业生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在同“一带一路”国家交流过程中,外语人才的桥梁作用亦不容小觑,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自然也成为促进国内外语人才就业的重要动力。

“一带一路”为外语人才,尤其外语研究生指引了新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领域。以往的外语学术研究可能停留在语言本体的单一研究,而“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语言同国际关系、区域国别、交叉学科研究的结合和深入发展。不仅有利于研究人员拓展研究领域,发现新课题,也有利于后文提及的多元智库建设。

“一带一路”在为外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丁隆(2017)指出传统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模式变革的需求。现存我国培养外语人才存在诸多局限性,例如过于注重或者说仅仅注重语言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而忽略了逻辑思维的培养、知识体系的构建、宏观视野的培养。[3]因此,众多学者针对现状和当前时代背景提出了“多语种+”卓越人才培养,“小语种”特需人才培养,智库建设等众多方案。[4]

由此可见,“一带一路”倡议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更加全面、多元化。[5]具体来说,“一带一路”倡议下更需要国际化商务人才。例如,国际化商务人才需要掌握两门以上的外语,其中英语为必须掌握的语言;外语人才在涉外过程中需要掌握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相关商务类学科的专业知识。

二、国内外语院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外语人才培养模式老化

将外语专业学生当作“翻译机器”的思想依然存在,这种思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外语人才的培养方向。在外语人才培养过程中过于重视甚至是只关注语言能力的培养的思维认知,会影响老师课堂教学依旧“满堂灌”,学生课下依旧死记硬背,课程改革落实不到位,培养模式老化。研究生阶段很有可能受该思想的影响而成为本科阶段学习的延续,忽视科研素质的培养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不仅可能会影响研究生今后的就业,也会影响学生在今后科研道路上的发展。

(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有待提高

学生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学习自己本专业之外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以开阔视野,活跃思维,自觉提高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高校教师也应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到外语院校的学生不仅要学习好外语技能,更重要的是真正做到“授之以渔”,培养学生立足社会、继续探索的能力。学校也应对现有的组织管理模式进行反思和创新,积极听取师生及相关领导干部的建议,在认真落实上级指示的同时,积极思考有益于学校和师生的创新发展模式。

(三)组织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一带一路”对学校组织管理能力的革新方面以及外语人才的组织管理能力培养方面提出了新要求。在开展对外交流活动过程中,高校既有的组织管理制度可能不能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新矛盾会日益凸显,体制革新任务需提上日程。在外语人才培养方面应重视相关方面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外语人才今后从事的职业可能不仅涉及外语类,更有可能涉及经贸、外事、行政等领域,这要求外语人才有基本甚至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因此,在学校搭建相关平台,注重培养的同时,学生也应有意识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在平时锻炼组织管理能力。

三、多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外语人才培养

有关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本文主要从高校、社会、学生三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针对相关语种进行课程体制改革

从学校角度看,学校可以针对相关语种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复合型人才。例如,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为例,其商务英语本科课程分为:语言知识与技能、商务知识与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文素养四大方面。而作为研究生的培养方案,可以依据本科的课程体系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进行深化和拓展。为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开设更具实用性,可操作性的课程,例如开设商务、旅游、经贸等相关课程;为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开设相关语种的语言、文学、文化、跨文化交际研究等相关课程。[3]

从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可分为直接复合和间接复合、深度复合和浅层复合两大类。具体包括外语与专业分别讲授的间接复合、由教师用外语讲授专业的直接复合、初级阶段外语+专业的浅层复合、从课程体系、教材内容、授课过程处处体现专业与外语结合的深层复合型。

由于外语院校学科专业设置的限制,可能沒有充足的专业资源开设复合式、双学位等科目。外语类学校可以同综合类大学开展合作,开设相关课程,为学生搭建资源平台。另外,在“一带一路”倡议的下,有相关资源条件的综合类大学可以推动阿拉伯语、孟加拉语等“一带一路”沿线非通用语种学科建设,实现双向互动,共同发展。

(二)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通创新链条

李克强总理曾作重要批示,加强产学研合作是打通创新链条、促进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6]“产学研”的合作链条有利于高校、科研所、企业三方充分利用现有知识、人才、资金资源,加强合作,合理分工,实现科研技术创新各环节的对接,实现创新成果高效转化。另外,“产学研”模式同样适用于外语人才的培养。例如,相关院校与用人单位建立实践基地,联合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全方位人才,这样既有利于人才培养,也有利于就业实习单位及时将学生工作情况反馈给高校,高校也可根据情况及时积极调整或改革相关课程方案体系。

(三)开展多元智库建设

开展多元智库建设,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国别研究,为国家战略实施和企业“走出去”服务。外语高校要立足学科特色和优势,紧扣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建立沿线国家区域问题研究基地,为企业走向世界出谋划策,提供服务。[7]例如,2015年由西安交通大学发起,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的近百所大学先后加入了“新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该联盟作为一个开放性、国际化高等教育合作平台,推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大学间的校际交流、人才培养、科研合作、[8]文化沟通,增进多方友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欧亚地区建设发展。[9]

外国语院校作为多语种语言教育教学基地,首当其冲成为了输送语言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向国家输送国际型语言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外语院校应当加强团结合作,充分利用全球外语院校校长联盟等平台,以校际间对话为基点,以创新合作方式,实现优势互补。将战略推动这只“无形的手”与教育改革这只“有形的手”充分结合,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包容合作。[10]

(四)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从学生角度来看,需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大背景下,应在扎实掌握语言能力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其他专业例如法学、经济、国际贸易等,或进行外语和其他专业的跨学科、学科交叉的研究。这有利于帮助专业型硕士开拓就业范围,适应社会就业形势和需求;也有利于学术型硕士拓宽学术视野,深化研究内容。

同时,作为外语院校的研究生,需及时了解国家形势政策,“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方式逐渐不再适应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一带一路”、珠港澳项目、京津冀一体化等国家大布局的部署,引领着大学生未来的就业导向,影响着学科发展前沿。因此,作为高校研究生,有必要在了解国家政策、就业形势、学科前沿的基础上有效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四、结束语

“一带一路”作为国家重要顶层设计,对国内外语高校研究生教育带来新机遇,提出新要求。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为国内外语院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了国内外语院校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学校、社会、学生方面具体分析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得出了如下结论:复合型外语人才同“一带一路”具有众多契合点,国内外语院校应积极抓住这一机遇,不断完善推进课程体制改革,加强产学研结合,开展多元智库建设,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曾加,陈婉姝.“一带一路”倡议下意思自治原则在涉外合同法律关系中的适用[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7(06):36-44.

[2]赵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多语种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23-25.

[3]丁隆.“一带一路”视角下的商务外语复合型人才培养[R].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座),2017.

[4]赵阳,“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多语种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7:37,103.

[5]尹悦.“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河南省高校外语教育规划研究[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2(03):114-117.

[6]加强产学研合作打通创新链条促进创新发展[N].人民日报,2017-11-13(003).

[7]石坚.语言能力与人文素养——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内涵思考[R].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座),2017.

[8]张学强,张军历.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语言政策动力[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38(08):179-184.

[9]张艳宾.基于“一带一路”职业教育与企业深度融合路径研究[J].农村科学实验,2017(09):101-102.

[10]冯志军.中外46所高校成立“一带一路”高校联盟[EB/OL].http://www.chinanews.com/gn/2015/10-17/7574778.shtml,2018-04-22.

猜你喜欢
外语专业研究生教育一带一路
刍议高校口译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性的缺失与对策研究
高校科研团队与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外语专业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
指导教师在外语类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