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
摘 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高速进步,我国的市政债券也开始了迅猛的发展。但是,由于发展时间较短,以及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不健全,我国的市政债券发展依然存在一定的实际性问题,如何促进市政债券的健康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市场建设问题。本文主要研究市政债券的发展问题。
关键词:市政债券 市场定价 地方政府债券
中图分类号:F830.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6(a)-064-0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收入水平以及GDP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我国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却依旧存在发展缓慢的问题。究其根本,就是因为我国市政债券市场不够成熟,难以进行有效的政府融资。对此,要想切实推进我国的城镇建设,就必须要实现我国市政债券市场的有机建设。
1 市政债券的概念
所谓市政债券,就是以地方政府的信用作为重要基础,由地方政府机构或相应授权机构所发行,以承担本金以及利息作为前提保证,应用于社会公益事业以及城市基础建设的有价债券类型。从信用等级上进行论述,其介于企业债券以及国债之间。市政债券可以作为地方政府进行相应资金筹集的有效性手段,在国际上的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允许地方政府进行市政债券的发行[1]。从资金筹集方面进行分析,市政债券的发行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的基本特点,也就是:基础设施是筹集资金的主要应用方向;发行主体包括地方政府部门,以及具有政府授权的相应证券发行机构;债务融资多样化;具有相对独立的免税政策待遇。从目的以及用途方面进行划分,主要可以将市政债券分为两种类型,即责任债券以及收益债券。责任债券是以税收作为重要偿债保证的市政债券类型,而收益债券则是将融资项目收益作为主要偿债保证的市政债券类型。一般来说,责任债券一般由政府发行,并以政府税收进行偿还。而收益债券往往由相关代理机构或者授权机构进行发行,并通过项目的自身收益进行偿还。现阶段,我国的城镇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但是,一些城镇中依旧存在着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缓慢的实际问题。而这一问题的成因,在极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地方政府市政债券市场的建设不够完善,难以有效达到城镇建设资金的筹集。对此,为了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地方政府必须要落实健全的市政债券市场建设。
2 我国市政债券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经过上述分析,已经对市政债券的基本概念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掌握。市政债券市场的建设,是保证政府有效资金筹集,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有效推进的重要经济手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建设的不断进步,我国各地方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市政债券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政项目开展的重要意义,并展开了积极的市政债券发行实践。但是,由于我国在市政债券方面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理论支持以及实践经验都存在极大的不足之处。进而就导致了我国市政债券市场的一系列问题。
2.1 存在一定的发债风险
市政债券的发行,会造成地方政府一定程度上的政府债务,适当的政府债务,能够有效促进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政项目建设的加速开展,有利于实现更好的城镇化建设效果。但是,一旦政府债券发行过多,且证券发行规划不到位,就会造成债券的不断积压,形成债务膨胀问题。我国现阶段的市政债券市场建设还不够完善,当政府通过发行债券获得资金之后,资金的成本普遍较低,且时间周期较短。在这一情况之下,如果相应监管部门的监管责任落实不到位,就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资金浪费问题。同时,如果中央政府落实了市政债券的合法化地位,就可能会引发地方政府的大量举债现象,进而会造成国债失控的严重问题。此外,由于在我国一部分地方政府之中存在的财政运行机制不健全问题,在进行债券发行的过程中还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违约风险,使相应债券不能按时进行偿还,最终导致债务积压,转嫁给中央政府。这一问题的存在,会对我国政府的公众形象造成极大的不利影响。
2.2 信用评级能力不足
要想实现市政债券的安全发行,就必须要由具有一定资历的评价机构对政府债券项目进行信用评级。在这一基础上,才能够有效提高政府债券的发行水平,并降低投资者的投资风险。但是,我国的证券市场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因此还没有形成健全、规范的信息披露机制。而这一问题的存在,就是因为我国在信用评价方面能力的严重不足。现阶段,我国还没有形成全面掌握相应债券信息的信用评价机构,信用评价能力较弱。这一问题的存在,就在极大程度上限制了市政债券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2.3 信息披露模糊
现阶段,市政债券在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信用状况较低,市场化报表缺失等问题,都会对地方政府的债券风险造成一定的影响[2]。从信息披露的方面进行分析,投资者在进行债券投资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债券的风险性以及收益性进行考量。而这些就需要相应市政债券具有非常明确、清晰的信息披露。但是,信息披露恰恰是我国市政债券在发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足问题。同时,我国在信息披露方面的法律建设还不够健全,因此,债券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全面性依旧不能得到有效的保证。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之下,会对政府以及投资者的利益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投资者对市政债券信息接收的不全面,也是造成市政债券发债困难的重要问题。
2.4 存在中央财政风险
我国在社会政治形态上属于单一制国家,因此,一旦地方政府在财政方面出现了某些问题,就会必然性的转嫁到中央政府。而随着市政债券发行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风险,一旦地方政府出现严重的债务膨胀问题,就会将这一债务转嫁给中央政府,进而就导致了中央政府会面临更大的财政风险,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此外,由于地方政府主要是通过债券市场以及银行系统进行债券融资。因此,一旦政府出现了偿债能力不足的问题,就会对我国的金融体系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进而就会引发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失衡,不利于我國金融系统的健康发展。
3 我國市政债券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
由于发展经验不足以及理论指导方面的缺失,我国的市政债券市场建设还存在一些实际性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市政资金筹集的质量以及效率,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市政工程的开展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对此,相应地方政府就必须要明确我国市政债券在现阶段存在的实际性问题,并以现代化的财政思维,不断优化我国的市政债券市场建设,实现地方政府有效的资金筹集,推动我国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进步发展。
3.1 加强筹资规划
从政府筹集资金的用途及目的方面进行分析,主要可以落实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社会公益事业建设[3]。对于这两个方面的市政债券发行,必须要落实科学的市政筹资规划管理,以此防治政府的过度举债以及债务膨胀。对于应用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的债券发行,必须规定这一债券所筹集的资金只可以用于进行公共设施或者准公共设施的建设。如此,就能够从资金用途上着手,有效控制地方政府的大量举债行为,以此对市政债券的风险性进行有效的控制。对于应用于学校、住房、医院等公共事业建设的债券类型,由于这些项目具有明显的建设周期长,收益缓慢的特点,因此,必须要对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期限进行明确的规定。如此,就能够有效保证政府较为宽松的还款时间,能够有效避免其财政紧张以及债务膨胀等问题的出现。
3.2 加强评价体系建设
在市政债券的发行阶段,必须要落实明确的债券评级、投资风险评级、信用水平评级。只有如此,才能有效降低市政债券的风险性,并保证广大投资者的基本权益。对于评级体系的建设,首先应该保证评价机构的相对独立,以此不会受到社会各方面关系的影响,降低“三角债”等问题出现的概率。其次,必须要保证衡量指标以及评价流程的标准性以及全面性,以此保证市政债券评价的科学、合理、可靠。美国的市政债券市场就具有非常严密的债券评估体系以及监督管理体系。这一体系的存在,能够有效解决地方政府与投资者之间存在的信息资源不对等问题,一方面能够对市政债券的发行进行有机的规范;另一方面,其能够有效优化投资者的投资选择。
3.3 加强信息披露
现阶段,我国市政债券市场存在着明显的地方政府与投资者信息资源不对等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其不利于投资者作出准确的投资选择;另一方面,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政债券的发债风险。对此,就必须要构建基于债券市场的全面、规范、透明、可靠的信息披露机制。如此,就能够有效增加地方财政的信用水平,有利于更好的吸引投资者。美国在这一方面就落实的比较科学,其信息披露机制有机的涵盖了市场之中的全部债权发行主体。以此,能够有效提高投资者对债券信息的了解,加强了债券市场的风险识别能力,进而能够切实达到拓展投资者范围的有效作用,实现地方政府更加有效的资金筹集。
3.4 加强风险责任明确
要想有效解决我国市政债券市场存在的中财风险问题,就必须要落实层次清晰的政府人事权以及财证权管理构架[4]。通过层级化的管理方式,能够使地方政府的财务责任可以在市政债券的支付环节之中得到清晰的体现,以此可以有效提高政府资金的运行效率。同时,其还能够有效增加中央政府财政政策的时效性。以美国政府为例,其就在法律上对各级地方政府的财政权以及人事权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以及划分,尤其是在证券发行的主体,筹集资金的用途、偿债的保证制度等方面,都通过立法手段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如此,就非常有效地对地方政府的行为进行了切实的约束,并保障了投资者的基本权益。对此,我国应该积极借鉴美国在市政债券市场建设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现阶段市政债券的基本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落实科学、严谨、合理的政府管理制度。并通过立法手段对地方政府的债券发行行为进行约束,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对此,为了保证我国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稳步发展,就必须要落实健全的市政债券市场建设。
参考文献
[1] 刘琳,张宗军.市场化发展、信用违约与市政债券风险防范:基于美国的经验[J].金融发展研究,2017,14(10).
[2] 张亚秋,赵英杰.美国市政债券监管体系及其对我国地方政府自主发债监管的启示[J].金融监管研究,2015,23(6).
[3] 陈峥嵘.市政债券与城镇化建设——理论分析、国际经验与政策建议[J].证券市场导报,2016,35(6).
[4] 宋立.地方公共机构债券融资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启示——以美国市政债券与日本地方债券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5,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