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调研分析①

2018-09-10 07:22杨永光曲劲亮
中国商论 2018年16期
关键词:冷链流通宁夏

杨永光 曲劲亮

摘 要:本文分析了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的意义,总结了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与问题,提出了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宁夏农产品 流通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6(a)-001-03

近几年,随着我国农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开展,宁夏的特色优势农业得到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以枸杞、牛羊肉、脱水蔬菜、长枣、马铃薯、瓜菜、葡萄等农产品为主的区域特色农业产业格局。特色农产品在解决农民增收、精准扶贫、吸收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成为宁夏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解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基本情况,发现宁夏特色农产品在流通领域存在的深层次问题,课题组于2017年,先后赴灵武、盐池、西吉等地区对灵武长枣、盐池滩羊、西吉马铃薯等宁夏特色农产品进行了深入调研。本次调研的对象是各县市农林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种养业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市场、合作社、运输企业等。调研主要采用座谈、访谈、现场观摩與交流、资料查询与收集等方法。现将宁夏特色农产品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流通体系的基本情况、特点与问题总结如下。

1 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进入21世纪以来,宁夏自治区党委及政府先后制定了促进宁夏特色优势农产品发展的多个文件,并立足区情与资源禀赋,以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坚持走特色产业、高品质、高端市场、高效益的“一特三高”现代农业之路,突出发展优质粮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的“1+4”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区域特色优势农业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

当前,宁夏已经形成枸杞、牛羊肉、奶产业、马铃薯、瓜菜、优质粮食、淡水鱼、葡萄、红枣、优质牧草、农作物制种、苹果、中药材等13个特色优势产业。 2017年全区粮食总产量368.2万吨,获得“十四连丰”;蔬菜产量608.4万吨,增长2.6%;红枣产量10.4万吨,增长24.7%;枸杞产量11.6万吨,增长11.3%;肉类总产量31.8万吨,增长4.2%;牛奶产量153.3万吨,增长9.9%;水产品产量18.8万吨,增长7.7%。

虽然宁夏特色农业已经取得长足发展,但是生态环境的压力依然很大,产业基础依然薄弱,产品竞争力不强、经营水平不高、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等诸多难题还有待破解。农业产业是一个系统化、全方位的生态链,它包括农产品种养生产体系、农产品深加工体系、流通组织体系、市场体系、金融体系、土地管理体系等方方面面。近几年,我国农业体制改革更多关注于土地确权与流转、农业科技投入、设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课题组认为,新形势下,农产品流通体系仍然需要全社会继续予以关注。作为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产品流通体系一头连着农民、一头连着市场,是农产品由生产到消费的组织衔接环节。伴随着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未来我国农业生产也将趋向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设施农业、家庭农场、休闲与观光农业也会迅猛发展。由于农产品天然具有“买全国、卖全国”的属性,因此它必然是“大市场、大流通”的格局。只有健全农产品流通网络、做活农产品销售市场、做强农产品品牌、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畅通农产品信息渠道,才能让区域特色农产品在更大的范围内流通,以“大流通”拉动生产,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推动产业链均衡发展。因此,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新阶段,仍然要不断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特别是要让承载着脱贫重任的特色农产品“走出去”,努力提高附加值与竞争力,保证既丰产、又丰收,让农民增收落到实处。

宁夏作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已经全面处于国际、国内开放的大环境中。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部分地区的特色农业已经成为支柱产业。因此,做好宁夏特色农产品的流通体制改革,实现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转型升级,是推动宁夏特色农业健康发展、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是着眼长远、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一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研究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意义重大。

2 宁夏特色农产品的流通现状及特点

2.1 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随着宁夏特色优势农业布局形成,农产品流通配套基础设施也相继建成,为宁夏特色农产品的流通发挥了有力的支柱作用。目前,全区已经建成多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其中银川市有银川北环批发市场、四季鲜农产品批发市场、海吉星国际农产品物流园、新世纪冷链物流中心、润恒城农产品物流园,固原市有固原火车站农产品批发市场、固原瑞丰农产品批发市场。另外,还有平罗县富乐民农产品批发市场,吴忠市鑫鲜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卫四季鲜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大部分县(区)、乡镇已建成农贸市场、标准化菜市场。特色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布局、规模以及功能等都得到很大改善,农产品流通的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2.2 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主体的数量逐年增长

近几年,宁夏特色农产品的流通企业、合作社的数量逐年增长,农民经纪人队伍日益壮大。流通主体规模扩大,使得流通组织化程度得到提升。通过大型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整合机制,改变了分散农户的小生产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难题,成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纽带,帮助农民增强了集体议价的能力,拓展了市场、推广了品牌、增加了收入,部分企业已经成为农产品流通骨干。

2.3 宁夏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持续拓展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农超对接”等工程,许多区内外骨干流通企业在大中城市开办了宁夏特色农产品专营店、在大型连锁超市设立了销售专区,有力地拓展了国内市场。与此同时,区内特色农产品的外销渠道也有了极大改观,脱水蔬菜、枸杞等已经成为宁夏出口特色产品。

2.4 宁夏特色农产品信息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当前,宁夏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已经建成,建设开通了自治区级农业信息网站,各市、县(区)、乡镇也基本建立了信息服務平台。其中,区内已经建立了城市生活必需品监测系统,对粮食、食用油、肉类、蔬菜、水果等农副产品运行进行监测;建立了农产品进出口预警监测信息平台,监测商品覆盖奶制品、枸杞、马铃薯、脱水蔬菜等十余种产品。

3 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

虽然,经过多年建设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农业农村体制改革的新阶段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3.1 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主体普遍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偏低

虽然近几年宁夏农产品的流通主体的数量在逐年增长,但是流通主体的规模普遍较小,集约化程度仍然很低,与产业发展与市场的需求仍相去甚远。农产品流通的涉及范围广、环节多,只有规模化经营,才能大幅减少损耗、降低流通成本、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当前区内大型农产品流通主体缺失,造成特色农产品在由生产向市场转移的过程中环节松散、组织程度低、流通成本过高、效益低下等状况。从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来看,流通企业、合作社还缺乏供应链管理思想,小规模经营仍占相当高比重。这种分散经营、个体经营的小农经济思想,在当前以及未来,已无法适应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阻碍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的瓶颈之一。

3.2 宁夏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严重滞后

在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冷链物流体系是重中之重。当前,宁夏农产品物流仍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损失很大,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而在发达国家,农产品基本能够实现全过程低温冷藏运输,在物流环节中的损耗率仅为1%~2%。宁夏特色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农产品田间采摘后,包装未能实现标准化,预冷不及时,导致农产品在采摘后多次倒装,且在常温下变质;(2)冷藏运输车辆匮乏,常温运输比例过高,造成干线运输的腐损过多、物流成本畸高;(3)农产品全过程追溯体系不健全,风险预估机制没有建立,造成农产品在生产、流通、加工环节无法做到科学分析、市场监督与预测。

3.3 宁夏特色农产品信息流通渠道仍然不畅

虽然近几年自治区政府及各级部门大力推广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信息网络的架构初步搭建,但是信息终端的建设仍显不足,农民及流通企业、合作社在农产品销售、物流各环节获取信息的渠道仍然不畅。目前,宁夏特色农产品在流通中,信息化设备应用不足,信息网络未能全覆盖,特别是在经济落后的地区,由于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农户、流通企业、合作社在组织市场销售、物流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流通主体之间信息沟通不畅也直接导致在流通过程中各自为战,未能抱团发展,大大降低了产业集聚所应产生的规模效应。另外,农产品流通企业在内部管理上,也缺乏信息化技术应用,使得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信息缺失,无法应用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管理模式,经营效率无法显著提高。

3.4 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人才匮乏

农产品流通是一个专业性相对较强的工作,它既要掌握商贸流通、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同时又要掌握农产品的基本性状、流通特点等知识与技能。当前,宁夏高校、职业院校普遍缺乏在这方面的专业人才,以及相应的培训教育体系。区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高层次人才与专业技能人才,人才资源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共同进步的过程。近几年,食品安全受到全社会广泛关注,老百姓消费层次也在不断升级。因此,加快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专业人才培养是各大中专院校改革人才培养机制、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4 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的对策建议

4.1 加快培育大型流通主体,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

伴随着农村土地确权与流转制度改革,未来农业生产将打破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的经营模式,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客观上也要求配套的流通体系向专业化、社会化、组织化转型。课题组认为,宁夏区域特色农产品种养体系在短期内还无法实现大规模集中生产的条件,应着重在流通体系上做文章。当前,宁夏的大型骨干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还要加快培育步伐。通过政策倾斜、税收优惠、兼并重组等手段,尽快打造面向“大市场”的骨干流通企业,壮大企业实力。以龙头企业、专业化合作社,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从田头采摘、包装、短途集货与配送、干线冷链运输、市场推广、品牌策划等方方面面,提高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经营效益。创新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加快农产品电商推进速度,扩大农产品连锁经营,支持发展销区农产品冷链配送,将新业态、新模式引入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中。随着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方兴未艾。虽然自治区政府及相关部门大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但是,宁夏农产品电子商务才刚刚起步,后续的发展空间还相当广阔。通过电子商务,既可以大范围整合资源,又可以跨越区域实现全国范围的销售,拓宽了产业链,提高了品牌的影响力。作为特色农产品,其定位应当是高端、独特、富有竞争力。而电子商务将互联网技术与商业经营有机结合,解决了特色农产品在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诸多方面的难题,在未来应当作为我区发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的重要任务来抓。

4.2 加快完善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

(1)尽快建立特色农产品包装标准化制度,基于标准化物流的推广体系,组织研制与标准化托盘配套的各类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周转箱,通过应用标准化周转箱,做到农产品一次触碰,减少倒装次数,减少包装物浪费,做到周转箱循环共用。

(2)继续建设区域冷链物流中心,做到冷链中心全覆盖,引进、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依托冷链物流中心,加快冷链物流设施设备更新换代。将冷链延伸到田间地头,实施农产品采摘后集中预冷、开展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冷链中心的冷链共同配送,将新型硬件设施设备的应用以及运筹规划的软科学有效结合起来,做到科学管理、低成本运行。当前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全社会更多关注于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等。课题组认为,从专业化角度讲,农产品加工应当分为流通加工与深加工两个方面,应当从流通加工的角度,加强农产品流通加工组织管理,包括:农产品包装、分拣、贴标、冷冻等多个方面。通过流通加工作业可以在流通环节有效降低流通损耗、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特殊需要、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3)引进物联网等智能技术,加强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产品采摘、包装、配送、运输、仓储的全过程,降低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损耗,提高农产品流通过程管控力度,将智能技术与冷链物流结合起来。

4.3 完善特色农产品信息平台建设及信息流通机制

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信息即是资源,农产品信息获取手段与信息联络水平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产业链运作效率。在农产品“大流通”的新阶段,需要尽快建立完善全覆盖的信息网络平台,将信息管理系统在农产品流通企业推广应用,让每位生产与流通主体都能融入互联网的环境中,让信息深入到每一个角落,以科学准确的市场信息指导农产品生产与流通,从农产品供应链全过程提高信息技术应用。由于农产品的时效性要求非常强,应用信息化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流通组织环节,缩短流通时间,从整体上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益。

4.4 加快宁夏特色农产品流通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当前,宁夏各大中专院校在商贸流通专业方面还停留在专业基础课或通识课的教育层面,工学结合教育大多停留在学校课堂里,与社会需求、工作岗位的对接还远远不够。学生到工作岗位上还要继续接受企业的专业化教育,这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人才培养成本,还降低了学校人才培养的影响力。因此,区内高职院校应加大专业建设改革,对接社会需求,在条件允許的情况下,考虑开设农产品流通方向的专业课程,培养高技能人才。

5 结语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国家倡议推进的大背景下,要重新审视区域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结合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智能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以“大市场、大流通”的视角,对区域特色农产品的流通体系进行前瞻性的思考与设计,让市场、流通与生产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宁夏特色农产品作为区内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其发展方向也必然是精品农业、精细管理、品牌发展、高端市场。作为农业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对于农产品的发展举足轻重。没有流通,也无法打开市场。作为内陆小省,宁夏的经济体量并没有足够大,但是完全可以在新形势下,做足流通的文章,让宁夏特色农产品在更广阔的市场里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敏.鲜活农产品流通模式构建——基于农业合作社视角[J].商业经济研究,2018(1).

[2] 程书强.西部地区农产品流通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7(6).

[3] 那黎.宁夏农产品加工产业调研的实证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7(12).

[4] 杨韶艳.建立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条件下发展农产品出口问题[J].对外经贸实务,2013(4).

[5] 吴霞.宁夏特色农产品物流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J].物流科技, 2013(7).

[6] 宁夏自治区统计局.2017年宁夏自治区统计公报[Z].2018.

①基金项目:2016年宁夏高校科研项目《大银川都市区共同配送体系创新研究》(NGY2016267);2016年宁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软科学方向)《“互联网+”背景下宁夏城市配送模式创新研究》(宁科技字〔2016〕25号);2016年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科研项目《基于GIS的银川市大型超市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作者简介:杨永光(1978-),男,汉族,内蒙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物流管理与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冷链流通宁夏
中国冷链物流:应对冬奥的技术大考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
宁夏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重庆市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的研究
宁夏
我国流通产业现代化的路径思考
宁夏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
双色镶嵌流通纪念币前景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