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会计信息失真,提高企业诚信经营的探讨

2018-09-10 00:04张磊华
中国商论 2018年16期
关键词:治理策略会计信息失真企业

张磊华

摘 要:会计信息失真不再新鲜,具有极其恶劣的影响,愈演愈烈。怎样控制会计信息不再失真,这个热点话题已成为全球会计领域的关注重点。从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考虑,做假账被认为导致了虚假财务报告;或者是公司管理人员串通注会和相关财务人员,一起制造失真的审计报告,这些未触及问题的根源。本文着眼于内部控制的状况讨论如何形成并维护好良好的控制环境,使公司这个集体稳定发展。

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 治理策略 企业 诚信经营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6(a)-120-02

1 会计失真问题由来与内涵

从1990年开始,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展开了对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调研,自银广夏“陷阱”被公之于众,我国开展了对虚假会计信息大规模的调研,但是每一个讨论者都秉持着自己的标准。谢得仁(1997)提出,什么是信息失真?就是虚假反映不实的会计信息。黄世忠(1999)则有另一套标准,他将信息失真问题定义为“真实地反映虚假的经济信息”。谭劲松等(2000)的定义,“未能真实地客观反映经济信息,进而对经济活动的决策者造成误导 的现状”。不仅如此,广大专家也展开对会计失真问题的分类,依据是否为主观行为,分类为无意失真造假和有意造假,有意造假直接归类为会计舞弊行为。陈国辉和李长群(2000)指出,会计信息失真,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会计报告不再具有实用性、价值性、可靠性;其次會计报告的编报违背了公认会计规范和会计准则。蔡好东(2003)提出,会计舞弊是为了达到其不可告人的不正当目的的欺骗撒谎行为。说到底,这种会计行为是违法的。吴联生(2001,2002,2003),他创造性地指出了“三分法”:包括三种失真,即规则性、违规性和行为性。这里面规则性失真是会计规则本身的失真造成的;但是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是会计执行者有意而为之,它本身与会计规则没有关系。违规性失真往往造成信息的严重不对称,但是行为性失真是会计在操作中的不当失误造成的。

2 当下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概况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政府机关、税务机关、财政机关、股东和债权人乃至企业经营管理者而言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但是,在当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似乎成了墨守成规的话题。各种政策、法规和核算方式的每一次调整与变化,新的作弊手段层出不穷,可谓是让人眼花缭乱。积极地看待,也许是由于会计信息作弊的频繁发生才使经济制度和法规、政策的不断完善;但是不得不承认,徇私舞弊给中小投资者带来巨大的利益流失,十分不利于整个市场的健康发展。因此,为了长久的进步,会计信息规范化,经济发展稳定健康化,一直是社会各界人士的心愿。笔者作为会计行业的一员,深知此任重而道远。

3 现有的会计信息失真手段

结合我国各类会计舞弊情况,对会计失真手段作了分析。部分企业为了粉饰财务报表、关联交易、资产评估、交易时间等采取多种手段,不等价交换经济事务,信息失真问题随之发生。另外还有会计核算失真,不能真实记录会计核算相关内容和经济业务的也会引发会计失真。隐瞒或者不及时披露也会导致会计信息的失真。会计舞弊行为随着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自身也在改变方式方法,让人往往难以防备。对于交易、收入和利润虚构造成信息失真,在操纵资产、控制利润方面通过钻制度的漏洞来实现,其他各种手段的应用也是层出不穷。作为最恶劣、危害性最大的作弊手段,虚构信息发生的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更是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众所周知,对于交易的伪造是违法行为,这已经不限于道德层面的问题了。在典型的虚构信息导致信息失真的问题中,交易过程中往往没有交易方、缺乏交易凭据、存在不合理的数据勾稽,这种伎俩十分容易被识破。但是,不排除存在很强的隐蔽性的案件,某些案件具有非常完整的交易链条,表面上的可信赖性甚至比真实的交易更容易让人相信。

4 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分析

部分企业在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缺漏。我国部分企业没有建立起基本的管理制度和财务核算制度,甚至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内控不健全。受限于传统手工记账或电子记账的方式,现代科学管理水平低,防控性差,无法运用信息技术做到信息的有效监管。部分企业负责人缺少法制意识、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在这样落后的管理模式之下,很容易招收到缺乏职业道德和操守不强,甚至是缺乏基本知识的专业会计人员。一些会计人员跟在企业负责人背后做事,蝇营狗苟,偷税漏税现象十分严重,虚开或不开发票的现象屡见不鲜,做假账、报虚账等,导致企业经营陷入泥潭。探究其中的根源,无非就是企业管理者自身素质不高,缺乏社会责任感,不注重企业诚信经营。

其实,除了管理方面的漏洞,执法机构执法不严也是会计钻法律空子的原因,监管机构监管力度不够。执法机构执法不到位,审计机构审计宽松,监管力度薄弱,这些都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罪魁祸首。中介机构钻法律的空位,相关部门坐视不理。不可否认,审计制度对于外部市场监督十分必要,纠正数据和偏差的信息,这些必要的补救措施往往可以使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悬崖勒马。但是目前有些审计师缺乏审计责任,甚至参与其中牟取利益,坐视不管企业的财务问题。更加糟糕的是,对于分布广、经营分散的全国中小型企业而言,有效而全面的监管很难达到,谎报数据、信息失真的现象发生也就顺理成章了。

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基本特征。由于各项权限的多层委托代理关系,股东和经营者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的相去甚远“。股东财富最大化”是股东的目标,而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则是经营者的心愿。双方心愿目的的严重分歧往往会诱发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巨大漏洞,从而对两者的共同利益都造成损失。

5 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防范对策

(1)建立诚信型社会风气。诚信是全社会和谐发展的第一要素,对于会计从业者而言,诚信就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地反映客观经济活动,竭诚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诚信在会计行业不可轻视,潘序伦先生指出,“立信,乃会计之本。没有信用,也就没有会计”。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诚信的会计,为了减少、避免会计信息失真,应当大力倡导会计诚信,让信用成为会计工作的指南针。

(2)建立行政机关的诚信。公共权力掌握在各级政府手中,支配着纳税,本质上纳税人就是一种契约的存在,诚实守信,讲求契约精神十分有必要。时刻牢记心中使命,将纳税人的利益摆在心中,将老百姓的公正记在心上,必须严厉打击各类信息造假的不诚信行为,坚决杜绝浮夸风,提高政府信誉。一个政府如果不守诚信、在税收的层面马马虎虎,相应的制裁也是不可缺少的。做了这一切,就是为了诚信建设,营造诚信氛围。只在某一行业范围内讲讲所谓的诚信,这种效果十分有限。在全社会的各领域、全方面从根源上消除“无诚信”,社会才会和谐有序地发展。

(3)完善会计核算职能。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处理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应用信息功能的不断完善。强化会计业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支持中小企业开通网络系统,提高结算效率,优化会计信息处理流程。

(4)明确产权关系。防范信息失真的关键是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明确产权关系和合作原则,建立股东和经营者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同协作的原则制衡机制,形成有效的内控管理体系。形成各部门职责明确,责任清晰,落实有力,防范有序的管理体系。同时,强化企业管理治理结构,使相关人员了解和学习会计法律法规。

(5)建立会计信息管理控制机制。防范会计信息的内部风险,是企业自我管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化企業运营制度、管理制度、信息制度方面的建设。建立起监督机制和提高防范风险的水平。建立控制制度,让经营更加稳定,生产更加顺畅,减少财务风险所带来的不必要麻烦。及时与政府机关配合,共同履行监督的责任,及时跟踪监管,及时处理信息失真问题,规范审计流程,定期检查财务报表。

(6)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会计人员职业素质的提高可以从根源上避免会计信息失真的发生,有效降低会计信息失真。相关会计行业从业人员要洁身自好、廉洁奉公。经营管理者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科学地管理、人性化地管控,形成“像军队、像学校、像家庭”的三像企业文化,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升企业的诚信水平。不仅如此,还要加强中介机构的责任,共同营造诚信的经营环境。

(7)建设会计从业人员信用档案,约束和惩戒会计领域严重失信人员。建立会计从业人员信用数据库,在履职过程中,会计工作人员因违法违规、失信违约、会计舞弊、行政处罚、问责处理、绩效考核等信息将被录入数据库,如实采集并上传会计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逐步形成完整的会计从业人员信用数据库,对失信会计人员实行积分淘汰制,在后续评价会计人员履职、遵循会计职业道德情况及企事业单位用人招聘上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其次,在会计工作者评优、会计职称考试或评审、会计领军人才选拔等资格审查过程中,对严重失信或信用积分达上限的会计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制”,对已经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吊销其资格;用人单位应当对严重失信会计人员进行降职撤职、解聘或拒绝聘用。同时,对形成的会计人员档案数据中心,实现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交换,实现跨部门的业务协同,依法在信息共享平台向社会公开披露会计人员严重失信信息。

(8)做好会计人员选聘工作。选拔德才兼备的会计人员至关重要。会计人员的选聘流程应当规范化、严格化、标准化,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应该高度重视会计人员的筛选和选拔。不仅如此,会计人员的资格审查、测试等环节也必须做到位。专业素养是一个会计的基本要求,但是,道德素养是会计能否为企业带来利益的根本。此外,会计人员的后期培训和教育也十分重要。尤其是新的税收法律法规、财税政策的学习尤为重要,要经常参加国家组织的专业技术职称考试和职业资格考试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也在不断提高。企业应当建立能上能下的竞聘机制,选拔高素质、高能力、肯吃苦、有担当的会计人员,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6 结语

纵观世界,没有任何疏漏的监管是绝对不存在的,由于成本太高,绝对完美的监管因实施不会被利益相关者采纳,所以,无论惩罚多严重,对造假者,可以悲观一些讲,都无法完全消除造假行为。在这个时代,社会诚信建设就显得异常必要。通过弘扬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在全社会形成讲诚信的氛围,这不仅仅能减少会计信息舞弊行为,还能杜绝各行各业的造假。在视察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时,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曾题词“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16个字。可见,我们国家领导人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深恶痛绝,同样也反映了诚信严重缺失的现象。如今,社会各界都在讨论诚信问题。会计相关行业应该积极采取措施,积极赶上社会诚信建设步伐。

参考文献

[1] 谭旭飞.中小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浅析[J].新会计,2016(4).

[2] 罗洁云.基于内部控制环境视角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研究[D].新疆学,2014.

[3] 孙浩然.内部控制环境视角下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4.

[4] 冯文芳.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

[5] 刘建秋.会计诚信契约[D].中南大学,2006.

[6] 陈定宏.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研究[D].长安大学,2007.

[7] 李自连.会计诚信缺失的经济理论分析及对策研究[D].东北大学,2006.

[8] 周慧玲.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的治理策略研究[D].郑州大学, 2005.

猜你喜欢
治理策略会计信息失真企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浅析公路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护与治理
目前我国农村环境治理面临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
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常规治理策略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网络失范言论的治理策略分析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