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泽洪
摘 要:信息观和计量观是我国财务报告的两种基本形式,因为证券市场的无效性信息观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要,使得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观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我国的新会计准则中占据主导地位。本文主要介绍了计量观的概念以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关键词:信息观 计量观 公允价值 新会计准则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8(c)-134-02
1 信息观
信息观,作为一种从20世纪60年代末期兴起的计量方法,它在会计理论中的地位可谓是举足轻重。它非常重要,以之为核心,会计理论围绕历史成本,着重关注盈余信息。一直以来,大量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信息观的作用表示了认同。但是随着理论的不断检验更新以及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理论和事实证明,证券市场并非是完全有效的。
信息观之所以会失效,主要是由以下几个方面造成的:(1)环境变化。在如今这个知识迅猛爆发,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作为企业财富增加的重要来源,企业的无形资产如各种专利权、商标权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增长的很快,所以我们不能简单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否则其可靠性将大打折扣;而伴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蓬勃壮大,公司也更多地采用金融工具来进行投资、融资、避险,这其中以股票作为例子,其价格在证券市场中的频繁波动,使得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方法,成为正确反映企业资产波动的有力武器;与此同时,IT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日益完善使得以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成为可以实现的目标。简便易得的公允价值增强了信息的时效性,便于使用并及时作出有效的决策。(2)信息观自身的不足。1988年托轮、柯林斯和赫德里沃在储备确认会计信息含量的实证研究中发现,在某段时期的RRA对于市场也具有一定的说明能力。市场对非盈利信息会有所反映,公告后的其他现象也暗示了投资者在正确认识财务报告信息的工作上需要多加支持,以此来弥补其缺点[1]。
2 计量观
计量观,是指在保持合理和可靠两个性质的基础上,工作人员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到财务报表中。我国新发布的准则中有大量的例证,在已颁布的具体会计准则中有6项直接涉及到公允价值,简单涉及者也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比例。但是由于可靠性问题的存在,计量观将永远不会扩展到财务报表的所有项目[2]。
使用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量观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1)满足金融发展创新的要求。很多以合约方式发展而来的金融工具并没有货币形态以及实物形态,它们在交易事实上没有发生,固有的历史成本计量没有办法来衡量。而这时候,公允价值却能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因为它不是基于一个业务是否真实发生,而是建立在对其市场价值的共识判断基础之上。
(2)有助于资本保全。公司对于生产过程中消耗的产能必须再买回来,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如果利用之前的方法,得出的金额在通货膨胀的时候,会失去准确性,将购不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如果使用公允价值,则所耗费的产能通通都按照现行市价来衡量,这是更加准确的方法,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通货膨胀时也可以买到原来同等的产能,从而实现实物资本保全的目标。这是更加真实有用的方法,增加了会计的相关性和准确性。
(3)使收益真实、全面。公允价值恰恰就是要同时使得资产的计量和负债的计量在财务报表中显示,还要计量其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得和损失。这样才能精确的展露公司得到的现金流,更精准的反映企业经营和偿债能力。
(4)更加符合配比原则。在使用公允价值作为基础的计量观下,对于非货币性资产,其计量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计算受益,这其中,企业的收入按市价计,成本、费用按历史成本计,收益的价格差加上劳动者在日常工作中创造的纯利润共同组成,但是根据现有的利润分配制度,如果不对这两个东西加以区分,就会产生误差。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现象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解决[3]。
3 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顾名思义就是指交易双方认可的前提条件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或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这种价格又被称为脱手价格(exit price),脱手价格是企业继续持有资产、负债的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即把资产或负债用于其他方面的最大收益。在理想情况下,公允价值等于在良好运作的市场中资产买卖或者债务清偿的价格,然而,现实中市场是不完全的,对很多资产和负债来说,良好运转的市场是不存在的,考慮到这个问题,公允价值的确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资产和负债存在一个合理的公开的市场价格;第二,资产和负债虽然不存在公开的市场价格,但是可以从与之类似的事务市场价中推算得出;第三,资产和负债既不存在公开的市场价格,也不能推算出,那么就采用持有资产或者负债的市场参与方愿意转移资产或者负债的价格[4]。
公允价值强调了重要和实质性,它把会计计量依据为实际的交易,加入不确定性。它在金融工具中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而且是衍生工具唯一相关的东西,弥补了历史成本的缺点。它并非仅强调相关性,而忽视了可靠性,即资产定义中“可预期的未来经济利益”不意味着所有的资产都要用估计未来经济流入确认、计量,而抛弃了历史成本,主要遵循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效益大于成本原则”[5]。
4 应用举例
4.1 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
公司为了最大化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以赚取差价为目标从二级市场买入的金融工具如股票、基金、债券等。这些金融工具是以公允价值计算,对于它们的计量应当合理反映当前市场上投资者对于其认可的市场价,并且其变动也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并且反映在 财务报表当中。在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企业能够较好地把握行情,其经营业绩就会随着公允价变动的增加而增加。
4.2 投资性房地产
它是指能够单独计量,公司为了得到通过租赁获得的现金流,抑或者说为了资本的变多而持有的非自用型的房地产,比如已出租的建筑物、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伴随这我国经济的发展,这类资产的配置在企业中可谓是越来越多。与此同时,在新准则的规定当中,企业投资性房地产可采用两种方式进行计量。其中如果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便能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第一,它有活跃的交易市场;第二,公司能够从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
4.3 其他计量观实例
在新准则里,一些使用了公允价值或部分使用公允价值的会计要素及报表项目还包括:(1)收入类,如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固定资产清理收入等。他们都是按照购销双方达成的现行市价,即公允价值进行计量的;(2)存货,它按照成本与市价熟低法计价,结合了会计稳健性,部分使用了公允价值会计;(3)负债,由于货币时间价值的存在,通常负债需要经过某一时间段才能偿还,其所应当支付的金额大于发生时的实际金额,所以负债一般通过未来需要偿还的金额按某一比例折现,以保障债权人的利益;(4)无形资产,比如商誉、专有技术等其估价实质采用的是现值来衡量,目的是体现公允价值[6]。
5 结语
总的来说,信息观是侧重于历史成本概念的,而计量观则侧重于公允价值概念。两者各有利弊,但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计量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由信息观向计量观转变的趋势也很明朗。但是,我们不能否认某种观点而完全采纳另一种观点,两者应当是互为补充,互相丰富的角色。相信随着会计理论的发展,更加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计量观念也会日益完善,我们拭目以待。
参考文献
[1] 刘扬.运用信息观和计量观对新会计准则的评价[J].现代商业, 2008(29).
[2] 戴书勤.关于会计信息观和计量观的研究[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9).
[3] 唐邵玲.论决策有用的会计计量观[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4] 蒋新美.会计信息观和计量观在我国新会计准则的体现[J].现代商业,2008(27).
[5] 于楠楠.论信息观向计量观的转变[J].山东审计,2003(11).
[6] 孙菊生,周建波.会计信息在证券市场中的作用——信息观、计价模型观和计量观[J].当代财经,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