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诗雨 赵媛 王晓歌
[摘要]运用空间句法,结合核密度分析及缓冲区分析方法,分别从客观、主观两个层面,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及感知可达性3个维度对泉州市21处
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遗产点的可达性进行综合、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 泉州海丝遗产点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和感知可达性总体较好;2) 部分遗产点的空间分布与道路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存在部分空间上的“错位”现象;3) 知名度较高的遗产点可达性也较高,而可达性排名靠后的遗产点其知名度也较低。在此基础上,针对可达性较差的遗产点提出交通优化建议,以期能够促进泉州市海丝遗产点可达性整体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空间句法;海丝遗产点;可达性评价;泉州市
[中图分类号]K 295.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310(2018)03-0022-09
Abstract: Using Spatial Syntax, 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 and Buffer Analysis, 21 locations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 Quanzhou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its global accessibility, local accessibility and perceptual accessibility from an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perspectiv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global accessibility, local accessibility and perceptual accessibility of these heritage sites are good; there exists partial spatial mismatch betwee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heritage sites and the roads global accessibility and local accessibility; the more famous the heritage sites, the better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heritage sites are. And the lower the accessibility of the heritage sites rank, the less famous the heritage sites are. Therefore, on the basis of these analy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overall accessibility of the heritage sites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in Quanzhou, several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transportation of the heritage sites which are of poor accessibility.
Keywords: Spatial syntax; Heritage sites of the Maritime Silk Road; Accessibility evaluation; Quanzhou
引言
2013年,我国领导人首次提出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2015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外交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倡议沿线国家加强旅游合作,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1],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海丝)文化旅游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文件中还明确提出“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泉州(刺桐城),是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区,位于福建省东南部。作为中世纪中国海洋经济繁荣的代表,宋元时期,泉州成为“东方第一大港”,被称为“中世纪世界货舱”,是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重要窗口[2]。泉州是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首个“东亚文化之都”,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唯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依托豐富的海丝遗迹发展海丝文化旅游,不仅对于泉州市、福建省以及中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具有重要影响,对于加强世界各国的文化旅游交流,共享人类文化遗产也具有重要意义。
“旅游”中的“旅”即“出行”,“游”即“从容地行走”,由此可见,旅游离不开交通。交通作为旅游系统三大要素之一,是连接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的桥梁和纽带。旅游节点的等级及出行成本(时间、费用)是影响旅游者出行决策及线路选择的重要因素[3],因此对于旅游节点的可达性研究十分必要且具有现实意义。通俗来讲,可达性是指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便利程度[4],是衡量交通网络中各个节点相互作用机会的重要指标,可以分为客观层面的可达性(交通、通讯等)和主观层面的可达性(心理层面)[5]。1959年,Hansen首次提出可达性的概念[6],此后广泛地应用于城市规划、交通网络建设、土地利用等经济、人文地理领域,研究对象涉及交通网络、公共设施、绿地系统、旅游景区等[7-11]。目前,对于旅游景区可达性的研究方法多从客观层面出发,以距离法、累积机会法、引力模型法等几何网络分析法为主[12-17],而从旅游者主观感受出发,基于拓扑网络分析法可达性的研究相对较少。
具体到泉州海丝文化,目前,对于其旅游的研究比较少,主要围绕泉州海丝遗迹保护[18]、海丝文化建设[19-20]、海丝旅游资源评价[21],以及基于分析泉州海丝文化旅游机遇、优势等提出旅游开发方向、产品建议等[2,22-23],大多以质性研究为主,研究内容及方法比较局限,鲜见对于泉州海丝文化遗迹可达性的研究。因此,本文引入空间句法[24],分别从主、客观层面对泉州市21处海丝遗迹的可达性进行研究,希望为泉州市海丝旅游交通的优化提升及海丝文化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丰富旅游景区可达性的研究方法。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及处理
2017年1月,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推荐“古泉州(刺桐)史迹”作为2018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目前,共有16个遗产点列入“古泉州(刺桐)史迹”,分别为: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江口码头、九日山祈风石刻、真武庙、天后宫、磁灶窑系金交椅山窑址、泉州府文庙、老君岩造像、开元寺、伊斯兰教圣墓、清净寺、草庵摩尼光佛造像、德济门遗址、洛阳桥等。经探访发现,现存具有代表性的
泉州海丝文化遗产点除上述16处之外,还有梅岭德化窑遗址、土坑村,以及泉州市舶司遗址、来远驿遗址和清白源井5处。利用Google Earth获取21处海丝遗迹的空间位置信息,在Arcgis10.2中建立泉州海丝文化遗产点空间数据库。以泉州市2017年交通地图为底图,利用Depthmap软件,以轴线最长且最少原则,获取泉州市路网轴线图(图1)。
1.2研究方法
空间句法的概念最早由Hiller[24]提出,并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一套研究建筑和城市空间的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核心思想是将空间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城市空间、建筑、街道等的定量描述探究空间结构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基本观点一是对空间本体的描述,二是对空间关系的描述。借用“句法”在语言学中的含义,特指限制多个空间之间的组合关系的法则[26]。轴线法是空间句法分割方法之一,是用最长且最少的一系列直线来分割整个空间系统,通常应用于线性自由空间的分割,是城市和旅游研究领域常用的空间分割方法[27]。本文将从主、客观可达性层面着手,基于图论与GIS分析技术,运用空间句法中的轴线模型,从可达性及可识别性两个维度,选取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与可理解度3个指标对泉州市21处海丝遗迹的可达性进行评价研究。同时,本文还计算了研究区内所有道路轴线的全局整合度与局部整合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核密度计算,分析各遗产点与研究区内整个路网可达性的匹配程度。
1.2.1全局整合度
全局整合度测度的是距离遗产点最近的道路与整个研究区内所有其他道路的集聚或离散程度,用以评价各遗产点的全局可达性,即游客从研究区内任意地点到达某个遗产点的难易程度,是较大尺度范围内遗产点可达性的测度。全局整合度值越大,说明游客从较远距离到达该遗产点越便捷,需要经过的距离越短。
1.2.2局部整合度
局部整合度测度的是距离遗产点最近的道路与周边几步(通常步数取3)范围内道路的集聚或离散程度,用以评价各遗产点的局部可达性,即游客从距离遗产点较近的某地方到达遗产点的便捷程度,反映的是各遗产点与周边范围内道路的空间关系。计算方法与全局整合度一致。
1.2.3可理解度
可理解度測度的是局部空间与整体空间的相关性,反映了一个遗产点附近的路网是否有利于游客通过局部空间的路网结构感知全局路网结构,从而能够快速找到目的遗产点而不易迷路,用以评价各遗产点的感知可达性。本研究通过创建每个遗产点的1.2 km缓冲区[27],计算缓冲区内道路轴线的全局整合度与局部整合度的相关系数,即每个遗产点的可理解度。
2研究结果
2.1海丝遗产点的全局可达性分析
总体而言,泉州市海丝遗产点的全局可达性较好,但部分遗产点的可达性仍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按照公式(1)计算得到泉州市道路及海丝遗产点的全局整合度(图2),遗产点的全局整合度均值为0.341 0,大于道路轴线的全局整合度均值0.326 0,表明泉州市海丝遗产点的全局可达性总体较好。将各遗产点的全局整合度值,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表1),发现,研究区内各个遗产点的全局整合度均小于1,并且有38.10%的遗产点全局整合度小于均值0.341 0。知名度较高的遗产点其全局整合度也较高,知名度较低的遗产点其全局整合度也比较低,说明泉州市海丝遗产点的全局可达性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泉州市海丝遗产点与道路的全局可达性在空间分布上存在较高的一致性,但部分遗产点与道路的全局可达性存在空间上的“错位”现象。对泉州市道路轴线的全局整合度进行核密度插值,结果表明(图3),泉州市道路的全局整合度大致由市中心向外,呈圈层状逐渐降低,全局整合度较高的遗产点基本分布于泉州市主城区及周边。但观察图3可以发现,梅岭德化窑遗址、万寿塔、六胜塔、石湖码头等多处遗产点分布在道路全局整合度核密度值较低的地区。因此,要加强该地区道路建设,方便车辆进出,提高其全局可达性。
2.2海丝遗产点的局部可达性分析
泉州市海丝遗产点的局部可达性总体较好。根据公式计算得到泉州市海丝遗产点及道路的局部整合度(图4),将各遗产点的局部整合度值,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排列(表2),发现遗产点的局部整合度均值为3.853 7,大于1,且相比道路轴线的局部整合度均值(1.255 7)高出2.07倍,表明泉州海丝遗产点的局部可达性整体上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尤以府文庙、德济门遗址、天后宫附近道路建设最为完善,游客可以采用步行方式便捷地到达该遗产点。
泉州市道路的局部可达性与海丝遗产点也存在空间上的“错位”现象。对泉州市道路轴线的局部整合度进行核密度插值,得到核密度分布图(图5),从图中可以看出,泉州市道路的局部整合度与全局整合度相似,核密度值大致呈由核心城区向外逐渐降低的态势,但高值区范围缩小,高、低值区分布更加破碎。道路局部整合度与遗产点存在空间上的“错位”现象:局部整合度核密度值最高的区域没有一处遗产点,而局部整合度核密度的低值区却分布了石湖码头、六胜塔、土坑村、万寿塔、梅岭德化窑遗址等多处遗产点,并且这些遗产点的知名度要低于府文庙、天后宫等局部可达性较高的遗产点。
2.3海丝遗产点的感知可达性分析
泉州市海丝遗产点的感知可达性总体表现较好。按照上述方法计算遗产点的可理解度值(图6),并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进行排名,结果如表3所示,泉州市海丝遗产点的可理解度均值为0.688 0,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并且57.14%遗产点的可理解度值高于0.7,尤其是清净寺、府文庙、天后宫等遗产点的可理解度值接近0.9,表明泉州市海丝遗产点的感知可达性总体处于较高水平,游客可以通过局部空间的路网结构感知整个路网,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遗产点而不易发生迷路。但同时也发现部分遗产点的感知可达性处于较低水平,如土坑村的可理解度为0.419 1,草庵摩尼光佛造像为0.243 5,表明游客即使在这些遗产点附近也较难到达该处,容易发生迷路。
3结论、建议与展望
本文运用空间句法,并结合核密度分析及缓冲区分析方法,分别从客观、主观两个层面,从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及感知可达性3个维度对泉州市21处海丝遗产点的可达性进行综合、定量评价,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第一,泉州海丝遗产点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与感知可达性总体较好;第二,遗产点的空间分布与研究区范围内道路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均存在部分空间的“错位”现象,即部分遗产点所在区域道路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均比较差;第三,知名度较高的遗产点可达性也较高,而可达性排名靠后的遗产点其知名度也较低。
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先行区,海丝文化是泉州一张非常重要的历史名片。泉州市的海丝遗迹丰富,类型丰富,保存较好,并且海丝文化将泉州的宗教文化、侨乡文化、闽商文化与海峡文化串联成线,特色鲜明。可以说,海丝文化亮点正在催发泉州旅游的新高潮。但是,除了位于市中心的府文庙、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清净寺等海丝遗迹知名度较高,引来省内外甚至国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外,其余众多的海丝遗迹并未被公众知晓。泉州如何建设成为极具魅力的海丝文化旅游城市?一方面,要打造海丝文化影响力,无论在景区建设还是城市建设中都要突出海丝文化特色,将海丝元素镶嵌在重要的城市节点、旅游节点中,塑造品牌个性,盘活遗产古迹,使其在开发利用中得到保护与传承;另一方面,要牢牢把握景区与景区线路作为旅游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开发景区景点的过程中注重内、外旅游交通线路的配套与完善。只有交通通畅,游客才能进得来,散的开,留得下,还想来。
據史料记载,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中后期被称作“陶瓷之路”,说明继“丝国”之后,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开始以“瓷国”享誉世界,可见陶瓷在海上丝绸之路上占有重要地位。泉州梅岭德化窑遗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从明代开始使用,延续至20世纪80年代的德化外销瓷窑遗址。但是目前通过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导航软件查询,均未找到有从泉州高铁站前往的相应公共交通路线,自由行游客若想前往梅岭德化窑遗址,需要先乘坐出租车或者摩的到特定公交站,转车到达德化县,然后再转车到三班镇,或者选择去泉州汽车站乘坐汽车,每天只有3个班次可以选择,并且从高铁站到汽车站乘坐公共交通仍需要两个小时。可以说,从外地来泉州的旅客到达梅岭德化窑遗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严重阻碍了游览者的脚步,不利于梅岭德化窑遗址的旅游开发。此外,还有位于泉州市石狮市蚶江镇的六胜塔、位于泉州市石狮市石港区的万寿塔等,从泉州高铁站出发乘坐公共交通均需要4小时左右的车程,并且换乘不便,经常有大量的摩的争先载客,不仅容易给游客留下不好印象,而且破坏环境秩序,给公共交通安全带来很大隐患。
泉州拥有众多的海丝遗迹,不应只是泉州人或福建人的宝贵财富,更应被全国人民、世界人民所欣赏。因此建议从以下四方面入手提升泉州海丝遗产点的全局可达性、局部可达性与感知可达性:第一,整合泉州海丝遗迹旅游资源,设计相应旅游线路图,每年旅游旺季时开通从泉州高铁站和晋江机场的快速旅游班车,节约游客时间成本;第二,开通城际快速通道,加紧打造泉州市快速公共交通网,完善与地级市之间的城际快速公交等的建设;第三,加快建设泉州动车站综合交通枢纽,科学管理调配运行车次及线路,保证班车快速通往各地级市或方便换乘的站点,同时改变目前停车场混乱、人员拥堵的现状;第四,大力完善城市交通微循环,积极推动城市公交、城际公交、公共自行车与步行系统的无缝衔接,减少市内运营的摩的数量。
本文运用拓扑距离,利用空间句法的原理与技术,对泉州市海丝遗产点的可达性进行了综合系统的测度,为泉州海丝旅游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本研究仅以泉州市现实道路作为基础数据进行研究,尽可能展示理论层面的研究成果,没有考虑现实交通运输状况、交通衔接等问题的影响,也未能将游客真实感知纳入可达性测度指标内,这为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EB/OL].(2015-06-08)[2018-04-01].http://www.xinhuanet.com/gangao/2015-06/08/c_127890670.htm.
[2]周建标. 泉州发展海丝文化旅游的机遇、优势及路径选择[J]. 长江论坛, 2016(5):61-66.
[3]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Johnston R J. Dictionary of Human Geography[M].3rd ed. Oxford:Basil Blackwell, 1994.
[5]陈洁, 陆锋, 程昌秀. 可达性度量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评述[J]. 地理科学进展, 2007, 26(5):100-110.
[6]Hansen W G. How accessibility shapes land use[J].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of Planners, 1959,25(2):73 - 76.
[7]谌丽,张文忠,杨翌朝. 北京城市居民服务设施可达性偏好与现实错位[J]. 地理学报,2013,68(8): 1071-1081.
[8]靳诚,陆玉麒,张莉,等. 基于路网结构的旅游景点可达性分析——以南京市区为例[J]. 地理研究,2009, 28(1): 246-258.
[9]刘辉,申玉铭,孟丹,等. 基于交通可达性的京津冀城市网络集中性及空间结构研究[J]. 经济地理,2013,33(8): 37-45.
[10]刘明皓,王耀兴,李东鸿,等. 可达性因子影响下城市土地利用动态模拟——以瑞典Jnk ping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12,32(12): 145-150.
[11]桑丽杰,舒永钢,祝炜平,等. 杭州城市休闲绿地可达性分析[J]. 地理科学进展. 2013,32(6): 950-957.
[12]曹芳东,黄震方,吴江,等.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旅游效率测度与区位可达性分析[J]. 地理学报, 2012, 67(12): 1686-1697.
[13]陈刚,黄翔,刘大均,等. 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及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析[J]. 旅游论坛, 2012, 5(6):62-66.
[14]蒋海兵,刘建国,蒋金亮. 高速铁路影响下的全国旅游景点可达性研究[J]. 旅游学刊, 2014, 29(7):58-67.
[15]潘竟虎, 从忆波. 中国4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区)空间可达性测度[J]. 地理科学, 2012, 32(11):1321-1327.
[16]潘竟虎, 李俊峰. 中国A级旅游景点空间结构的计量地理分析[J]. 经济地理, 2013, 33(9):154-160.
[17]钟业喜, 刘影, 赖格英. 江西省红色旅游景区可达性分析及空间结构优化研究[J].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5(2):208-212.
[18]骆文伟. 作为文化线路的“海上丝绸之路:泉州史迹”遗产保护研究[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6):53-58.
[19]俞卓. 泉州“海丝”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的思考[J]. 装饰, 2010(10):100-101.
[20]林丽珍. 泉州海丝文化建设探析[J]. 文化学刊, 2016(6):46-50.
[21]蓝华东, 汪文花, 谢红彬. 泉州海丝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J].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30(2):213-221.
[22]侯瑞萍, 冯晓兵. “海丝源头”视角下的泉州旅游发展研究[J]. 科技和产业, 2017, 17(5):33-36.
[23]羅雪珍. 泉州“海丝”的历史文化魅力与现代开发研究[J]. 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2):62-70.
[24]Hillier B, Hanson J. The social logic of space[M].Lond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4:58-126.
[25]张琪, 谢双玉, 王晓芳,等. 基于空间句法的武汉市旅游景点可达性评价[J]. 经济地理, 2015, 35(8):200-208.
[26]吴荣华, 张宏磊, 张捷,等. 城市历史文化旅游地的小尺度空间结构及关联——以南京夫子庙景区为例[J]. 地理研究, 2014, 33(12):2427-2436.
[27]比尔·希利尔, 克里斯·斯塔茨. 空间句法的新方法[J]. 黄芳,译.世界建筑, 2005(11):54-55.
[28]陆化普, 张永波, 刘庆楠. 城市步行交通系统规划方法[J]. 城市交通, 2009, 7(6):53-58.
(责任编辑李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