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佩叮当 流光飞舞――清代宫廷后妃首饰

2018-09-10 19:55张正义

张正义

摘 要:清入关后,服饰制度始终在满汉两种文化背景下相互影响,冲突、融合。清代宫廷后妃首饰中,有的完全是满族本民族传统饰品,如钿子、扁方等,有的渗透了汉族传统服饰配饰特色,有的则在形制、材质、纹样、题材等方面完全继承了汉族的文化传统,还有一些是纯粹的西洋舶来品。沈阳故宫藏清宫服饰文物,包含大批后妃首饰,上至发髻饰物,下及腰带饰件,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本文以材质为主线,从流变、形制、纹样、题材、用途等方面介绍及考证了沈阳故宫藏清代宫廷后妃各类首饰20余件。

关键词:沈阳故宫藏品;清代宫廷首饰;后妃首饰;满汉文化交融

中图分类号:TS94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346(2018)04-0033-010

首饰,原指插戴于发髻之上的头饰,后泛指女性穿衣戴帽时用于装扮的饰品,包括头饰、耳饰、项饰、手饰及佩饰等。宫廷首饰是古代宫廷服饰中最为珍贵的组成部分。清朝是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后妃首饰有着明显的民族特色和时代特点。除了殿堂之上别尊卑、显威仪的礼制佩饰外,日常戴用首饰更是尽显皇家的繁丽奢华。沈阳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清代后妃首饰种类繁多,除《大清会典》中有章可依的,如朝冠、吉服冠、朝珠、金约、领约、彩帨等,还有不在典制、式样新颖、种类繁多的首饰,如钿子、流苏、簪、钗、步摇、头花、扁方、镯、戒指、手串、数珠、耳环、耳坠、指甲套、佩饰、胸针、腕表、戒指表、怀表等。其中有的为满族妇女所独有,独具民族特色,有的杂糅了满、汉、藏等多民族文化,有的完全承继了汉风,有的则纯粹是西洋舶来品。它们较完整地反映了清代宫廷首饰的特点,华丽绚烂,光彩照人,折射出当年后妃豪奢的物质生活及女性爱美、炫美的人性情感。

我国古代从秦代开始,内廷用度由采办为主变为造办为主。历代内廷造办在手工技艺水平、器物品位等方面代表了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最高水平。清代的内廷制作机构包括养心殿造办处、御书处、武备院、织染局、江南二织造等部门。养心殿造办处主要负责宫内一切金、玉、铜器、珐琅、玻璃等物品的制造和贮存,下设如意馆、金玉作、铸炉作、造钏处、绣活处、珐琅作、玻璃作、铜作等作坊,分工明确。后妃首饰因其材质的不同,分别在造办处不同作坊制作,这是其主要来源。此外,造办处的制作并不能完全满足宫内需要,也有需要在外订制的。传世清代后妃首饰如金银制作的戒指、手镯、簪子等多有京城内外、大江南北老字号珠宝店的名号戳记;清人笔记也有宫内后妃的首饰镶嵌细活有在宫外大商号订制的记载。

本文限于版面无法全面介绍院藏清代后妃首饰,只能择取其中20余件,从其材质、工艺、形制、纹饰及其流变、沿革等诸多方面作考证和介绍。

1    玉

软玉,硬度6.5,一种含水的钙镁硅酸盐,主要矿物为透闪石,次要矿物有陽起石及透辉石、滑石、蛇纹石、绿泥石等,半透明或不透明,呈油脂光泽、蜡状光泽或玻璃光泽的美石。软玉的颜色有白色、青色、灰色、浅绿色至深绿色、黄色至褐色、墨色等。我国玉文化历史悠久,约1万年前,玉器就已脱胎于石器,成为祭祀及装饰用品。玉器的制作由商周发展至明清,深入社会生活。玉器在我国古代既是精神财富,也是物质财富,同时也是政治权利的化身。中国古玉大多是软玉。狭义的玉,特指和田玉,广义的玉,包括岫岩玉、南阳玉、蓝田玉等。翡翠为硬玉,不属于中国传统玉,明清时期逐渐流行起来。

清代宫廷玉器的发展始自顺治、康熙时期。乾隆时期,新疆玉料大量输入内地,宫廷玉器制作繁荣,创造了我国玉器史上的空前奇迹。清宫不仅以玉为礼器,同时以玉为饰也成为时尚,朝珠、手镯、手串、戒指、扁方、发簪等都有以玉制作的,它们雕刻精细,千姿百态,寓意吉祥,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

图1为清青玉镂雕莲花香囊 宽6.8厘米,高8.3厘米。青玉制成,为2组对称的五瓣式镂雕扣合而成。瓣上镂雕荷花、荷叶、芡菇,枝蔓叠压相连,玲珑剔透,镂孔可发散香气。上部香囊盖,雕十二花瓣形,其上浅浮雕五瓣形菱花,罩于香囊口外。顶部为系梁,雕作双首夔龙,双首回望。梁下有双榫,榫上有孔,插入盖内两孔中。横梁内镂空,系绳自顶贯入,于横梁内分向两侧,穿过香囊盖,系于香囊内。系绳附一珊瑚豆。囊中可置香花、香料。使用时系绳勒紧则香囊扣合,松开则开启。为宫廷后妃戴于腰间的佩饰。

图2为清碧玉镂雕夔凤长宜子孙佩 高12.5厘米,宽7.3厘米,厚0.7厘米。碧玉雕成,上部佩首透雕卷云纹及一小圆孔,孔下镂雕1组对称的蝙蝠云纹和螭龙纹。下部为圆璧形,以圆孔为中心,四周分刻篆字“长宜子孙”,2侧镂雕1组对称的双夔龙、双凤纹。图案细部兼用阴线勾勒,整体布局匀称。此佩仿汉代吉语铭文璧的样式与主题。宋、明、清都有对“宜子孙”璧的仿制,尤以清乾隆朝为多。此佩较汉璧略小,装饰、造型更为复杂精致。

2    翡翠

是以辉石族矿物硬玉为主的多种细小矿物组成的矿物集合体,主要组成矿物是硬玉,次要矿物有绿辉石、钠铬辉石、钠长石、角闪石、透闪石等,其中的矿物常呈细小的粒状或纤维状,具有较强的韧性,硬度6.5~7.0,因而也称“硬玉”,与白玉、青玉、碧玉等传统软玉形成对照。主产于缅甸北方密支那。“翡”单用时是指翡翠中各种深浅的红色、黄色翡翠;“翠”单用时是指各种深浅绿色的翡翠,髙品质的绿色翡翠一般称之为“高翠”。铬离子的存在是翡翠呈翠绿色的主要原因。

明人称翡翠为“翠生石”,为王宫贵族所用。《大明会典》记载,自永乐初年起,皇后的礼服冠有翠龙、翠云、翠钿等装饰品。此外,在皇后常服以及皇妃礼服、常服上都有使用。清人称翡翠为“云玉”、“云石”、“滇玉”。清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中“姑妄听之”载:“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昂;绿松石碧鸦犀,价皆至贵,今则日减;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金玉上矣。”可知乾隆中晚期翡翠由石升扬为玉,并超过和田玉,身价高昂。晚清,慈禧太后对娇艳华贵的“绿玉”翡翠钟情有加,不断向各织造、盐政和海关索贡,清宫造办处按其懿旨制作了大量的首饰,宫中御用珍玩、陈设品等也多以上等翡翠制作。光绪末年,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述当时北京玻璃厂“红货之内以翡翠石为最尊,一扳指、翎管有价至万金者”。可以说,慈禧对翡翠的喜爱使其成为玉石新贵,引导了社会风气对翡翠的极端喜爱,对翡翠玉文化的形成有关键的作用和影响。

图3为清翡翠梳 长12.1厘米,宽4.4厘米。为老坑玻璃种白翡翠雕成,质地纯净透明。上部为弓形背脊,表面镂雕花卉纹,梳齿雕刻匀整。

梳,为妇女首饰,除用以整理头发外,也可插于发髻为饰。齿粗稀者为梳,细密者为篦。早期的梳多以兽骨制作,五齿,梳把较高;秦汉时竹木梳多见,梳把渐低,呈马蹄形;隋唐后,梳把一度流行梯形;元明清流行半月形梳。梳把上常可雕琢或装饰各种纹饰。山西襄汾陶寺新石器遗址出土有石梳、玉梳,位置都在头骨部位,可见我国古代插梳习俗久远。红山及良渚文化遗址出土有玉梳;春秋战国时期玉梳制作工艺更加成熟;唐代,圆首圭形或长方形的玉梳已消失,出现了宽长半月形梳;唐以后,玉梳大多不作梳头用具,而成为妇女插戴于发髻的一种饰品。

图4为清雕手把花叶活环花篮翡翠步摇 全长13.5厘米,宽3厘米。翠长5.75厘米。翠雕簪首和银鎏金簪杆组合而成。簪首下端圆雕一纤纤玉手,小指上翘,手把荷花一束。荷叶舒展,叶脉清晰,两荷叶间雕一欲放花蕾,花茎下部雕圆环,其下连缀三活环链,链下悬小花篮1只。手腕雕活环手镯1只,雕工精湛,构思巧妙。为溥仪、婉容珠宝之一。

步摇,也称珠松、簧,妇女首饰。其底座通常为簪钗,其上装饰可活动的花枝状饰物,花枝垂以珠玉,走动时珠玉摇曳,风情万种,故名“步摇”。战国时期已有,宋玉《风赋》有“主人之女,垂珠步摇”句。步摇多以金、玉、珍珠等制成。根据底座不同,有步摇簪和步摇冠之分,步摇冠发展演变为后世的凤冠。

图5为清翡翠扁方 全长23.9厘米,宽2.8厘米,厚0.4厘米。以整块翠料雕成,翠地满布绿丝絮,整体呈细长平板式长条形状。一端圆弧形,另一端反卷。地子未磨,不似苏州、扬州之作,或为滇工所琢。为溥仪、婉容珠宝之一。

扁方,清代满族妇女首饰,是梳旗髻即“两把头”最主要的工具,相当于汉妇发髻上之扁簪。长者1尺许,短者四五寸,均为七八分宽,一字长条形。梳“两把头”最初是将头发分作两把,以扁方连贯固定。清晚期,“两把头”改以青缎制作,安于头顶与头发梳成的头座相连接,也要使用扁方。扁方材质多为玉、翡翠、玳瑁、沉香木等,也有金胎镶玉、镶翠或其他珠宝,或金凿花、银镀金的。康熙年间叶梦珠《阅世编》卷八:“满冠、捧鬓、倒钗之类,皆以金银花枝为之而贴翠加珠耳。 ……高年者用玛瑙,既而改用金玉凤头簪,口衔珠结串,下垂于鬓,后用金银珠林,体式斜方而不用玉,今径用金扁方矣。”

图6为清透雕双喜翡翠佩 长6.62厘米,宽4.42厘米,厚0.82厘米,重46克。整体透雕双喜字形,喜字边缘起凸线,字迹棱角分明,立体感强。喜字底部雕为圆弧形。上下缀带缀有米珠、珊瑚粒。上部丝带另穿缀雕双螭珊瑚大珠1颗。婉容与溥仪大婚典礼时,皇后婉容朝服胸前即佩戴此翠佩。

佩,也作“珮”,玉制的配饰,或系于带,或系于裙,男女均可佩戴。玉佩一词初见于《诗非胤鐎肺佳簟罚骸昂我栽砉逵瘾槨!庇瘾樖枪糯笞謇穹媳夭豢缮俚囊恢肿笆危掷喽啻锛甘ザ朗褂猛猓褂薪钢植煌巫吹挠衽逡圆氏叽┝淮涤谘涞模晌榕濉W榕逵搿妒分兴浴霸优濉崩嗨疲髯槌捎窦谖恢貌煌莆扮瘛薄ⅰ拌ⅰ薄ⅰ艾r”、“冲牙”,佩戴于身,行走时玉件相触而有声。

图7为清雕螭兽云蝠翡翠佩 长5.2厘米,宽4.3厘米,厚0.5厘米,重28.6克。此佩长方形,中有方形的委角开光。开光内浮離如意头祥云一朵,一顽猴踞坐云上,其旁雕蝙蝠1只。开光外四周镂雕花纹,上部为双螭纹,下部为双凤纹,两侧为云蝠纹。翠佩另一面浮雕仙桃纹。总体纹样寓意“龙凤呈祥”,“福寿如意”。为溥仪、婉容珠宝之一。

3    玛瑙

具条带状构造的隐晶质石英质玉石,为胶体成因的玉髓质矿物,由含不同杂质的二氧化硅胶体溶液在岩石空洞或裂隙中逐次沉淀而成,呈层状、波纹状,富光泽,部分为半透明状,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干燥和高温。玛瑙之名始于汉代,源自佛经,由梵文意译“马脑”转写作“玛瑙”。按颜色可分为白玛瑙、红玛瑙、绿玛瑙、黑玛瑙等品种;按条带可分为缟玛瑙(条纹玛瑙)、缠丝玛瑙等;按杂质或包体可分为苔纹玛瑙、火玛瑙、水胆玛瑙、风景玛瑙等。玛瑙雕刻历史悠久,我国红山文化遗址出土有玛瑙雕制的刀、箭头等。

图8为清巧琢蜂猴玛瑙坠 长5.13厘米,宽3.9厘米,厚1.96厘米。一面雕一猴卧于葫芦之上,葫芦及枝蔓之上俏色雕蜜蜂数只。另一面阴刻“封侯大吉如意”字样。蜂、猴谐音“封侯”,葫芦音近“福禄”,均为我国古代传统吉祥纹样。

图9为清巧琢辣椒玛瑙坠 长5.42厘米,宽3.43厘米,厚1.05厘米。玛瑙白色部分雕枝叶及椒蒂,俏色雕橙红色辣椒3只。色彩明艳,造型写实逼真,构思巧妙。坠带圆环形,以银丝连缀小米珠百余粒而成。

图10为清穿珠翠玛瑙珊瑚五毒佩穗 长20.5厘米。清宫后妃端午节佩饰。利用玛瑙俏色,以圆雕、浮雕、透雕等技法雕5种毒虫,间以玛瑙和翡翠雕的小葫芦,寓意“葫芦倒灾”,以泄毒气。民间传说中的“五毒”是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5种动物。其实壁虎无毒。旧时风俗,常于端午日將五毒纹样的织物张挂于墙壁上或佩戴五毒佩饰以避邪驱毒。

4    碧玺

即今电气石宝石,是成分、结构极为复杂的硼硅酸盐矿物,可含1种或多种成分。透明或半透明,有玻璃光泽,质地坚硬。碧玺因所含镁、钠、锂、铁、钾或其它金属元素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色彩丰富,颜色鲜艳浓郁。按颜色划分,有红、绿、蓝以及多色碧玺。古籍记载碧玺产于缅甸、斯里兰卡等国,现新疆、内蒙、云南等地的花岗伟晶岩中均产碧玺,新疆阿勒泰所产者著名。

清代,碧玺称碧亚么、碧霞玺、碧霞毗、碧洗、碧霞希、砒硒、碎邪金等。碧玺颜色娇艳靓丽,极富女性气质。大块者可雕笔山、笔插、花插、鼻烟壶等摆件及用具,小者可雕挂坠、嵌件、帽正等首饰、佩饰。清宫后妃碧玺首饰多为粉红色,与碧绿的翡翠搭配合组为佩饰,红绿映衬,色彩对比鲜明,意象极佳。晚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盖玩好之物,风尚不同。乾隆间重珊瑚,贱碧霞玺,后又重碧霞玺。近更重翡翠石及料壶。”至民国,碧玺之贵重仅次于钻石和红蓝宝石。

图11为清雕三蝠桃红碧玺佩 长4.36厘米,宽3.2厘米,厚1.95厘米,重44.5克。桃红色碧玺雕刻而成,椭圆形,表面浮雕蝙蝠3只,蝙蝠口衔玉牌,玉牌中心浮雕卐字。佩上配一翡翠结珠,中系黄丝绦与碧玺坠相连,穿缀米珠2组。卐字、蝠纹以谐音寓意“万福”。为溥仪、婉容珠宝之一。

图12为清翡翠碧玺蝠寿佩 总长6.3厘米,宽2.92厘米,厚0.87厘米,重34克。以翡翠透雕篆书寿字纹,寿字四角雕作如意云头。寿字上下两端以红丝线联缀2块粉红色碧玺,碧玺雕作蝙蝠形。此佩总体纹样寓意“双蝠捧寿”。为溥仪、婉容珠宝之一。

图13为清碧玺珥坠 碧玺坠角长3厘米,宽1厘米,厚0.6厘米。耳坠为流苏式,金托镶嵌粉红色圆形碧玺珠,有耳钳作佩戴时固定之用。下坠珍珠1串,间以2片翡翠圆片为饰,下为豆荚形碧玺坠角,碧玺莹润清澈。豆荚多籽,寓意“多子多福”。为溥仪、婉容珠宝之一。

5    青金石

为单矿物等轴晶系的铝硅酸盐矿物宝石,主要矿物为青金石、方钠石、蓝方石,次要矿物有方解石、黄铁矿,有时含透辉石、云母、角闪石等,呈藏蓝、紫蓝、深蓝等颜色,不透明至半透明,具玻璃光泽。通常伴有金黄色的细粒黄铁矿和白色方解石颗粒,蓝地之上有金色星点,故称“青金石”,简称“青金”,也称“璆林”、“金碧”、“金精”、“金星矾”等。青金石颜色鲜艳纯正,端庄高贵,汉墓中曾出土有青金石雕小兽,六朝时有开采以制作饰物。此外,青金石在我国古代也是一种重要的矿物颜料,敦煌莫高窟就大量使用作为颜料。

清代,青金石因“色相如天”,受帝王重视。据记载“皇帝朝珠杂饰为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琥珀,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绿松石;皇帝朝带其饰天坛用青金石,地坛用黄玉,日坛用珊瑚,月坛用白玉”。四品官员朝服顶戴为青金石,《吾学录》卷八载“文四品冬朝冠,熏貂为之,顶镂花金座,中饰小蓝宝石,上衔青金石……吉服冠,顶用青金石。……武四品补服,前后绣虎,余皆如文四品。”《清史稿 舆服志》记载,皇后、皇贵妃、贵妃、妃所佩金约之上均有青金石饰件。我国古代所用青金石基本从阿富汗一带输入。阿富汗出产的青金石呈略带紫的蓝色,少有黄铁矿和方解石脉,品质极高。今以新疆密尔岱山出产的青金石为著名。

图14为清青金石珍珠手镯 外径4.8厘米,重9.6克。镯箍为银鎏金,其上分别嵌青金石6块,珠花3团(应为4团,有缺失),计小珍珠50余粒。此镯内径窄小,当为宫内幼年皇女所用。

6    琥珀 金珀 蜜蜡

琥珀是中生代白垩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经地质作用形成的有机混合物。树脂深埋后发生石化作用,再经冲刷、搬运、沉积,通过成岩作用形成琥珀。主要成分为碳化氢及少量硫化氢和琥珀酸。外表呈不规则的瘤状、水滴状、结核状或块状,树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表面常保留松脂流动时形成的条纹构造,内部常包裹气泡及昆虫或植物碎片。在中国古代,琥珀曾被称作“虎魄”、“兽魄”、“育沛”、“顿牟”、“江珠”、“遗玉”等,认为“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或认为琥珀为虎泪,中国古人对琥珀的揣测,暗示人们认为琥珀有趋吉避凶、镇宅安神的功用。

琥珀有金珀、血珀、蜜蜡、虫珀、蓝珀等种类。金黄色而透明为金珀;红色而透明称血珀;蜜蜡则为半透明至不透明,颜色多样,以金黄、棕黄、蛋黄等黄色最为普遍,有蜡状感,可呈现蜡状光泽、树脂光泽或玻璃光泽;合成琥珀则是将琥珀碎屑加热熔融,加入亚麻油调色制成,内部可见熔液流动形成的痕迹。合成琥珀内所含气泡多为长扁形,天然琥珀中气泡多为圆形。世界琥珀产地众多,中国主要产地为辽宁抚顺,且有优质虫珀产出,河南西峡和南阳、云南的保山和丽江及哀牢山、福建璋浦也有出产。

图15为清琥珀手镯 外径8.01厘米,体径0.95厘米。清澈透明,品质极佳。镯子也称“镯头”、“约腕”、“压袖”,套在手腕上的环形装饰物,男女皆可使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常有手镯出土,多以骨、石、牙、玉等材料磨制而成,外表一般光素不施纹饰。商周以后,多以陶、铜、金、银等材质制作,外形渐趋精巧。秦汉后,男用者渐少,多用作女性装饰。清代女性戴手镯成为时尚。清宫手镯有圓条镯、扁口镯、扁平镯、串珠软镯等多种,多以玉、翠、玛瑙、金、银等名贵材质制作。

图16为清金珀玛瑙朝珠 由108颗金珀珠串成,以4颗翡翠结珠等分,其中1颗结珠连接翡翠佛头塔,佛头塔有孔以明黄绦带与银镀金嵌翠背云相连,坠角以银镀金为托,下缀红玛瑙1颗。3串玛瑙珠串成记捻,每串10颗,下面各嵌银镀金托紫晶坠角1颗。

朝珠由108颗质地、形制、颜色一致的珠子串缀而成。每隔27颗串入1颗与主珠材质、颜色、大小不同的大珠,称结珠、分珠,俗称佛头。在位于颈后的佛头下,连缀1颗葫芦形饰件,称“佛头塔”。佛头塔中空,可穿缀丝绦,丝绦中部有“背云”,绦末端垂1颗大坠角。在佛头塔左右两侧共穿挂3串小珠,每串小珠10粒,称“记捻”。佩戴时,此串“佛头”、“佛头塔”、“背云”和坠角从颈后垂于后背,“记捻”则垂于胸前。一般来说,男性佩戴朝珠时,2串记捻垂于左胸;1串记捻垂于右胸;女性则相反。朝珠材质多青金石、蜜蜡、珊瑚、绿松石、碧玺、东珠、蓝晶石、翡翠、玛瑙、琥珀、伽楠香、檀香、沉香木、象牙等数十种贵重材质。

图17为清蜜蜡葫芦坠 高5.8厘米,宽3厘米。蜜蜡硬度低,熔点低,性脆,适宜雕刻小型工艺品及小摆设,不宜雕大件器。此坠以蜜蜡圆雕大小葫芦2只,瓜蔓枝叶弯曲缠绕,形态刻画生动。古代吉祥纹样中,大小葫芦藤蔓相连象征多子。道教神话中,葫芦象征无量寿,福寿绵长。清代康、雍、乾时期大量制作葫芦型器物,反映了满族对汉文化的吸收附会及对“福寿”文化的理解和追求。

7    珍珠

珍珠是国人喜爱的珍宝之一。《尚书 禹贡》中有夏禹时期淮河流域贡珠的记载。珍珠分为海水珠和淡水珠。海水珠主要指产自广东沿海的广珠与广西沿海的北海珠;淡水珠主要指太湖地区的吴珠、淮河流域的蚌珠,以及产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的东珠。东珠颗粒大,圆润晶莹,产量低,历来与金、玉并提,为珍宝之属。珍珠的大小与价值关系极为密切,越大越贵重,中国旧有“七分珠,八分宝”之说,也即珍珠达到八分重(按大小计算约为直径9毫米的圆形珠)便为“宝”。珍珠久用有色泽变黄之弊。

《后汉书 夫余传》中有东珠的记载;《北盟汇编》谓北宋时期东珠已为中原瞩目;《铁围山丛谈》载北宋时期东珠径寸者值钱二三百万;《明实录》中多有女真人献东珠的记载;清《广东新语》谓“今天下人无贵贱皆尚珠,数万金珠,至五羊之市,一夕而售……至有金子不如珠子之语”,足见东珠之贵重。清代冠服典章制度中讲究用东珠,皇帝、皇太后、皇后举行大典时方可佩戴东珠朝珠。除皇后以外,其它妃嫔的朝冠、金约、耳环、领约按品级镶嵌数量与级别不等的东珠。亲王、郡王、贝勒等冠顶所饰东珠数量区别严格。清宫日常佩戴的金银、宝石等首饰也多有以珍珠为饰的,如镶嵌戒指、点缀簪花等。

图18为清珍珠凤凰发簪 长17厘米,宽18厘米,高4厘米,重79克。银胎,錾刻凤凰形象,凤凰作展翅飞翔状,形神皆备。双眼为数粒红色珊瑚珠连缀而成。头颈、后背及羽翅均连缀珍珠,翅根烧蓝为饰。尾羽边缘饰锯齿形点翠,尾羽顶端眼状斑以点翠为地,眼斑嵌大粒珍珠(有缺)。后背饰一大两小3朵石竹花,花瓣点翠,花蕊嵌碧玺珠(有缺)。

簪,本作“笄”。有冠簪、发簪两类。簪是一种束发固冠的头饰,新石器时代多使用骨笄、陶笄束发。春秋时期,“笄”改称“簪”,多以金银、宝石制作,制作逐渐精致,考究的簪首制为各种形状。明代仍流行戴簪,男子用于拴冠束发,女子用以系髻。清代剃发留辫,男子使用者渐少,发簪成为妇女的专用首饰,其文化意蕴也更加丰富。后妃用簪,材质贵重,金银翠玉,珍珠珊瑚,无所不用,制作精美。《燕京岁时记》载:“每至三月换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届时由礼部奏请。大约在二十日前后者居多。换戴凉帽时,妇女皆换玉簪,换戴暖帽时,妇女皆换金簪。”

图19为清穿珍珠凤凰佩花 全长10厘米,宽8.5厘米,高1厘米,重14.4克。由珍珠、翡翠、碧玺等穿缀而成。珍珠、米珠穿成凤凰形状,凤凰顶冠、双眼为碧玺雕制,凤喙为翡翠雕制,眼圈为小粒翡翠珠串缀,凤尾有长翎6枝,以翡翠雕为纺锤形翎眼。材质贵重,形神俱妙。为溥仪、婉容珠宝之一。

图20为清穿珍珠石榴胸针 高8.1厘米,宽6.97厘米,厚0.4厘米。重30.6克。银胎制为榴实、榴叶形状,榴实表面满嵌小粒珍珠,中间点翠1道为分际线,线外嵌碧玺10粒为石榴籽。榴实上镶贴翡翠雕制的石榴叶2片。白色珍珠、蓝色翠羽、粉红碧玺、绿色翡翠,色彩缤纷艳丽,彰显宫廷首饰之华丽豪奢。此佩之石榴果梗处制有扣环,分析或为怀表胸针,一说为簪头。为溥仪、婉容珠宝之一。

8    珊瑚

由珊瑚虫分泌出来的堆枳物形成的骨骼,而这种骨骼常以树枝状产出。成分为碳酸钙,断面有同心层状花纹,有红、白、绿、紫、蓝、黑等颜色。东方人常以颜色纯正的硃红色珊瑚为上品,西方人则喜爱粉红色珊瑚。珊瑚质地细腻,柔韧坚实,既可雕刻工艺品及镶嵌首饰,也可入药。亚洲主产地为日本到台湾一线海域,我国海南岛及西沙亦有出产;欧洲则以地中海一带出产最多,集散地为意大利。

珊瑚,自古被佛教视为七宝之一,用以制作佛珠,装饰佛像等。清代,珊瑚也常用以制作冠顶、项串、手串、挂佩、朝珠、扁方、戒指等各类首饰。二品官员的顶戴饰以红珊瑚。《清史稿 舆服志》又记:“皇后……领约,镂金为之,饰东珠十一,间以珊瑚。两端垂明黄绦二,中贯珊瑚。”

图21为清珊瑚软镯 珊瑚珠直径0.57厘米。手镯为2只,每只均以19粒珊瑚珠串成。珠粒之间隔以银环,以瓜棱形带链镯扣相咬合。

图22为清刻花珊瑚发簪 全长20厘米,宽2厘米。簪头为珊瑚制成,其上高浮雕数朵梅花,花枝隐现,花团锦簇。簪杆为银鎏金。制作于清中晚期,后为溥仪、婉容珠宝之一。

9    伽南香

中国南方,沉香树称白木香树,也称土沉香树、莞香树;东南亚老挝、柬埔寨、越南等地的沉香树属蜜香木树种;马来西亚、印尼等地为鹰木树种。这些树体在受损情况下,伤口处滲出油脂,经真菌作用历经数十百年衍变形成沉香,又称伽南、奇南香、茄南香、棋南香等,性味辛甘而温,有理气、止痛、通窍之功效。唐初已为时人推崇,延至明清。我国粤西、广西、福建、海南等地,东南亚、南洋等地都有出产。

梵语“伽南”为僧院的通称。清宫首饰中以伽南制作大致出于礼佛之意。伽南色沉,气质静穆,多制为光素的手串、念珠等,也可制作器物、药物,以及赏赐臣下和外藩。清宫的伽南香,多为地方及安南(今越南)等地进贡。清晚期,安南沦为法国殖民地,入贡的伽南香数量锐减。

图23清伽南香手串 香珠径1.6厘米,翠珠径1.95厘米。18颗伽南香珠串成,香珠四面开光,内嵌白米珠和小金珠镶嵌为“喜”字。米珠有缺失。香珠之间上下2颗翡翠结珠,其上浮雕如意云头纹。下部结珠接佛头塔一,下连碧玺结牌,其上浮雕蝙蝠纹。黄丝绦上共系米珠5组。为溥仪、婉容珠宝之一。

手串原为念佛时的计数工具,后演变为饰物。通常为18颗珠串成,故又名“十八子”,也有不及或不止此数者。珠子多用珊瑚、碧玺、翡翠、青金石、玛瑙、蜜蜡、水晶等材质。佛头、坠角多用翡翠、珊瑚、珍珠、碧玺装饰。手串为清代女性喜爱的饰物之一,既可戴于手腕,也可把玩于指掌,还可悬挂于衣襟纽扣作为装饰。

图24为清伽南香雕寿字朝珠 伽南香珠径1.3厘米,碧玺珠径2.8厘米,重380克。为108颗(现为96颗)伽南香珠穿成,珠上雕寿字,以4颗碧玺结珠等分,正中结珠下连佛头塔,以黄绦与椭圆形碧玺背云相连,下坠碧玺大坠角,坠角以金累丝为托。记念3挂,各串珍珠10颗,小坠角分别为红宝石、珍珠、碧玺。为溥仪、婉容珠宝之一。

朝珠是清朝特有的官制服饰之一,起源于满族信奉的藏传佛教,最初为诵经时记数用的念珠,入关后演变为清朝皇帝和官员着礼服(朝服、衮服)、吉服(龙袍)和常服时佩戴的一种饰物,挂在颈项,垂于胸前,以显示身份和地位高低。朝珠的使用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不同等级身份、不同场合所佩戴的朝珠各不相同。

10    点翠

以翠鸟羽毛装点首饰称“点翠”。虽晚至明代才出现“点翠”一词,但以翠羽为饰的工藝由来已久,可追溯至战国时期。《韩非子 外储说》载楚人的珠宝匣“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宋元之时盛行的“铺翠”其实就是后来所称的“点翠”;明清时期是点翠工艺发展的高峰。点翠工艺繁杂:先用金、银或鎏金的铜、银等金属锤制成各式花钿、花朵或花叶等图案的首饰架,再按图案纹样裁剪翠鸟羽毛铺排并使用骨胶、鹿胶、明胶等粘贴于首饰架线条间的凹陷处,使之齐整美观,制成各种头饰或挂屏、摆件等物品。

翠鸟主要出产于四川、两广及东南亚地区。用作点翠的羽毛通常取自翠鸟脊背部位,称软翠或绒翠,较之翅膀部位的硬翠,不仅细软,色泽更胜一筹。翠鸟羽毛经久不褪色,因此,虽历数百年的点翠饰品仍会明艳如初。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皮库负责收集和管理翠羽,银库的点翠匠承造宫中翠活计,多为妇女头饰。

图25为清点翠头簪 长13.5厘米,宽7厘米。以银镀金制为头簪底托,其上点翠,制为蝴蝶形。以镀金银累丝绕制为蝴蝶的一对儿触须,顶端镶嵌珍珠及玛瑙珠各二粒,蝴蝶背镶珍珠一粒。

图26为清黑缎嵌点翠凤戏牡丹钿子 高21.6厘米,宽19.8厘米,帽口长16.9厘米,帽口宽19厘米。胎骨以竹藤编制,其外罩以黑色丝线编织而成的网格,再于其上缝缀镀金银片,錾制为凤凰戏牡丹、梅花等图案的钿花,表层全部点翠。梅花芯嵌缀黄色料石。

清代后妃冠帽包括朝冠、吉服冠、钿子等。钿子多以细金属丝或藤条为骨,以黑纱线或黑绒缎等网罩其外,冠顶平覆如箕形。钿花有龙戏珠、凤凰戏牡丹、如意云头等式样,多以珠翠珍宝为饰。《道咸以来朝野杂记》谓“妇女所著礼袍褂时,头上所戴者曰钿子。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支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凤钿之饰九块,满钿七块,半钿五块。……凤钿除新妇宜用,其他皆用满钿,孀妇及年长妇人则用半钿。”依清代文献及照片资料,可证凤钿为皇后、皇太后及新婚妇女所戴,满钿为年轻女子所戴,半钿为孀妇及年长妇人所戴。除登基、大婚、后妃受册封以外的一般的典礼或喜庆活动中,后妃穿吉服袍即龙袍时可戴钿子;日常起居着便服时,后妃也可戴钿子。清晚期,华美的钿子部分取代了朴素的吉服冠的功能,正式或日常场合均可戴用。

11    西洋钟表

明万历晚期,基督教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向明廷进献西洋自鸣钟。清代,欧洲传教士依然奉行“钟表外交”,向顺治帝、康熙帝进献西洋自鸣钟。康熙帝对西方科技很感兴趣,对自鸣钟情有独钟。同时,商人也从海关进口西洋钟表。西洋钟表这种新奇玩意开始在王公贵族中广为流行,成为他们计时、欣赏娱乐的雅玩。随着宫中西洋钟表数量增加,清宫开始设立保管、维修及制造钟表的机构。康熙时内廷设自鸣钟处贮藏西洋钟表,雍正时期将其归入造办处,并开始制作钟表。乾隆时期钟表制作数量较多。

除清宫内廷外,苏州、广州等地方也都能够制作钟表。西洋舶来进口钟表及本土制作的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钟表,大量应用于紫禁城、皇家园苑、王公贵族及官宦士绅之家。体量大的立式钟表可置于厅堂或内宅之中,或报时打点,或演奏乐曲,成为茶余饭后的赏玩之物;怀表则可悬挂于腰带、佩戴于胸前或纳于怀中,兼具实用价值和装饰性;生活优渥、养尊处优的宫廷后妃也自然不乏西洋钟表这类奢侈玩意和饰物,各式腕表、戒指表等一应俱全,流光溢彩。

图27为琵琶形坤表 加表带全长22厘米,表长5.4厘米、宽2.2厘米,厚1.2厘米。女式腕表,19世纪末瑞士制造。琵琶式造型,表壳银质,錾刻花纹,外饰壳体合金制作,满嵌白色圆花料石。表上部配银环,缀棕色皮绳编制的连续菱形结构的表链,表链末端穿系银质表杠。表盘整体呈椭圆形,镂花式浅棕色时针、分针。深棕色阿拉伯数字,浅灰色双框刻度,上部“ROXY”字样。

图28为珐琅珍珠怀表 表壳直径3.65厘米,厚1.34厘米。女式怀表,19世纪末瑞士制造,“积家”(JAEGER)品牌。外壳为银镀金。前后两面外口都镶嵌双圈珍珠,内镶直径2.9厘米的珐琅彩片。表正面珐琅片为彩绘的3个西洋人于花园树荫下弹琴跳舞,背面珐琅片为彩绘的山水风景,表盘写有黑色罗马数字、阿拉伯数字及刻度,中央为花式镀金时针、分针,盘面右侧为小秒针及环形计秒刻度。表内部为固有擒纵机构。此表装饰典雅华丽,从其较小的尺寸看,女用更为适合。雍正时期《十二美人图》即有一幅“持表对菊”,描绘一美人左手倚案,右手把玩一只怀表。

篇幅有限,以上介绍的这20余件清宫廷后妃首饰,虽已琳琅满目,但并不全面。品类上,朝冠、帽顶、帽花、翎管、金约、领约、遮眉勒、彩帨、戒指、指甲套、香包、荷包、胸针、挑牌等;材质上,金、银、铜、红蓝宝石、水晶、绿松石、料石、果核等制作的;工艺上,珐琅、织绣等制作的首饰基本都未介绍,男子配饰更是不在本文内容范畴之内,留待以后再做探讨和研究。本文只选择部分材质名贵、色彩艳丽、制作精美、装饰性强的清宫后妃首饰做综合性介绍,希望开拓我们纺织服装专业学人的艺术眼界,在传统美学设计、审美理念等方面提供一些清代服饰配饰文物方面的借鉴,弃其糟粕,取其精髓,以期对以后我们从事的服饰艺术设计与创作工作有所裨益。

Jingling Jewelry and Dancing Light

――Jewelry of the Empresses and Maids of the Honor in the Palace of Qing Dynasty

ZHANG Zheng-yi

(Exhibition and Display Department, Shenyang Palace Museum,Shenyang,Liaoning 110011,China)

Abstract: After the entry of the Qing dynasty,the dress systems interplayed,conflicted and merged all the time under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Manchu and Han nationality.Among the jewelry of the empresses and maids of the honor in the palace of Qing dynasty,some were completely traditional Manchu ethnic ornaments such as Dianzi and Bianfang,etc.Some were permeat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Hans dress accessories. Some completely inherited Hans cultural traditions in shape,material,pattern and subject,etc.And also some were pure western imports.The collection of dress and accessories of Qing dynasty in Shenyang Palace Museum includes a large number of jewelry from the top hair accessories to belt ornaments.Taking the material as the main line,this paper introduces and verifies more than 20 pieces of jewelry of Qing dynasty collected in Shenyang Palace Museum from the aspect of rheology,shape,pattern,subject and application,etc.

Key words: collection of Shenyang Palace Museum;imperial jewelry of Qing dynasty;jewelry of empresses and maids of the honor;blending of Manchu and Han cult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