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老龄社会下,我国各级政府不断增加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由于监管不到位,这些设施的使用面临诸多困难。通过分析我国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性质与特征,指出目前所处的监管困境:资金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设施功能与社会需求脱节、监管机制不健全、设施监管与维护不到位。进而提出可通过审计手段对老年公共体育设施投放的均衡性、投放补贴、专项资金的来源与效益进行监管,为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可持续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监管困境;审计监督
[中图分类号]F239.63 G81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18)03-0029-04
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部分。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指的是由国家投资或者筹集社会资金进行建设,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体育活动特征,满足其进行体育锻炼的体育活动设施。随着老龄人口的急剧增长,老年人对体育锻炼形成了强烈诉求,老年人对体育锻炼不断增长的需求与公共体育设施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影响政府对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关键矛盾。
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础,对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有效监管,进而在科技创新和政府引导的共同作用下实现有效的供给。本文以审计为视角,对我国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监管困境和纾解等问题进行分析。
一、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性质与特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持续发展和大众健身的普及,体育休闲活动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老年群体自身已经认识到运动对改善生命质量的重要性,对运动的需求显著提高。[1]體育作为能够增加并保持人力资本、提升老年人幸福感的关键途径,越来越大规模的老年人群体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与服务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性质
公共体育事业隶属公益事业的范畴,公共体育设施在本质上是公共产品,因此就具备了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的性质。其中,非排他性指的是个体使用却不可将其他人排除在外,不同个体能够在同一时间同时使用。例如,在公共场地上,人们可以同时打羽毛球或者踢毽子,任何人都能够同时使用场地且彼此不影响。而非竞争性指的是在达到一定使用量之前,增加任何个体的使用都基本不会增加边际成本(边际成本甚至可以近似为零)。此外,如果对公共体育设施进行进一步分析,就可以发现此类设施具有准公共物品的属性,这是由于非排他性与非竞争性并不完全,而是要在一定条件才能成立——这在经济学意义上被视为“混合物品”或者“半公共物品”。比如,部分公共体育设施的数量是有限的,由此会产生排他性,当部分人使用时,其他人唯有等待。当然,公共体育设施会对部分人群产生非排他性,就会对其他人产生排他性——这被一些经济学家视为“俱乐部产品”。
(二)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特征
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地域性特征明显。一旦超出特定距离或者有效辐射范围,由于使用的不方便性或使用成本的提高,老年群体无法更加有效地使用体育设施。按照公共体育设施的地域性特征,其布局和规划应按照老年人口密度与居住区的分布情况进行整体规划和通体考虑,防止政府和社会提供的老年公共体育设施供给不足或者利用效率低下的现象出现。一方面,为了让公共体育设施得到合理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的防止浪费,需要政府对这类公共物品进行综合考量。老年公共体育设施并非单纯为某部分人群服务,其公益性特征十分明显,因此,其具有了正外部性的特征。借助公共体育设施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可以让老年群体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任何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个体均会从中受益,由此也会降低由于疾病产生的伤痛以及医疗费用支出。另一方面,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外部溢出效应更加明显:既能够提升全社会的福利水平,还能形成更为显著的示范作用。
二、审计视角下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监管困境
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的过程中,公共体育充当着重要角色。[2]老年体育作为我国公共体育的组成部分,其设施在监管中仍有诸多困境,如资金监督评价体系不完善、设施功能与社会需求脱节、监管机制不健全、设施监管与维护不到位等。
(一)资金监督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针对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专项资金投入不足成为制约老年人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单纯依靠地方政府的投入开展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难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对健身的需求。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规划制定和政策扶持以及监督评价环节出现了体系建设不完善的情况,影响了我国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生产一般都是中小型企业负责,但由于生产规模小和品牌效应较差,使得企业的发展受到了较大限制。
(二)设施功能与社会需求脱节
当前,我国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监管存在管理粗放、供给结构单一等问题。比如,一些小型的体育设施十分短缺,部分大型、中型的体育设施属于不同人群共用,使得设施的功能和老年人的需求之间出现了脱节。加之其开放能力受限,利用效率较低,使得部分模式化的重复配置现象十分严重。再如,在很多城市社区中,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体育设施以功能简单的太空漫步机和扭腰器以及上肢牵引器等为主,出现了其他类型公共体育设施无法发挥作用的情况,体育设施资源的浪费成为不争的事实。
(三)监管机制不健全
第一,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审计对象通常为普通员工,主要领导未能受到审计监督的制约,使得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第二,审计工作不受重视。在对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审计时,时常陷入到“中间人”的困境之中,无法获得组织内部领导的关注,相关部门也对其存在排斥心理;第三,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较差。当前,针对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的审计工作很难体现独立性。其中,审计人员对审计组织的依赖较大,重点是人员和经费获取方面的依赖。
(四)设施监管与维护不到位
在对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进行监管的过程中,能够提供公共体育设施的政府部门较多但缺乏必要的监督,部分地区的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采购并不透明,招标机制也缺乏标准,使得很多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质量无法得到保证。[3]更为重要的是,老年人的健身场馆所占比例较低,此类公共体育设施的主体产权十分模糊,尤其是在缺少监管与维护的情况下,有效的使用说明与注意事项也十分欠缺。这样不仅导致了设施陈旧,无法对体育设施器材予以替换更新,还增加了维护成本,设施利用率较低且存在安全隐患。
三、审计视角下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监管困境的纾解
面对我国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监管方面的缺陷,在对设施监管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审计这一重要途径,通过强化老年人公共体育的服务职能,构建更加完善的老年人健身设施,保障老年人群体有效参与到体育文化活动之中。[4]同时,还应针对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科技含量低、安全性能差等基本状况,强化设施投放均衡性监管、注重设施投放补贴监督、强化专项资金的来源与效益审计、依法审计并建章立制,借此推动我国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进入到持续快速发展的时期。
(一)强化设施投放均衡性监管
为纾解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监管困境,需要对设施投放的合理性予以有效监管,并将设施投放量审计视为重中之重。其中,针对当前我国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足和利用率较低的现实状况,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布局和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应该成为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同步群众体育的关键路径。期间,要重点考察社区规模和实际占地面积,并进一步明确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投放数量。此外,要统计老年人口的数量,借此计算出人均比例,不仅有利于调整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投放量,还能为设施投放量的均衡性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二)注重设施投放补贴监督
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投放补贴作为按照国家政策要求,给予特定水平扶持的资金项目,目的在于消减地方政府经济压力,并借此提升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人均占有量。因此,在财务审计实践中,需要对社区居民需求量加以明确,并对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损毁率进行调查。如果老年人对公共体育设施的需求量较高就应该提升投放数量,投放数量越多表明公共体育设施要进行更多数量的采购,投放的补贴数量也就越大。借助对此类问题的财务审计,可以为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投放补贴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保证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投放补贴的监管更加合理,并促进我国公共体育事业全面进步。
(三)强化专项资金的来源与效益审计
审计人员应重点审查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资金是否足额到位,是否存在抽取专项资金的问题;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是否具有合规性,是否出现资金滞留、转移或侵占以及挪用建设的问题;是否会将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专项资金挤占或者挪做他用,是否出现了实际投资额超过概算的情况。同时,要针对变更采购规模和审批问题加以关注,对那些未经原审批单位批准的概算之外的采购问题要坚决予以制止。
有效的审计监督可为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当好“建议员”。2017年下半年,山东省临清市派出审计组对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改造项目展开跟踪审计。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分析涉及公共体育设施的电缆工程、路面工程等各工程施工要求及特点,建议建设主管部门统筹考虑,在提高各设施建设质量和效果的同时,保证财政资金不浪费一分钱,有效促进了该市不断完善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制度和程序,发挥了审计的监督效果。
(四)依法审计并建章立制
审计人员应审查参与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采购的职能部门与项目单位是否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搭建起了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有关管理制度,对其职责的明确性,责任落实的全面性进行考查。例如,在风险分析测试中应审查老年人公共体育設施监管部门是否制定并落实了采购项目的管理规划。其中,采购经理责任制是成功开展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的前提与保证,审计人员需重点对其进行审查。通常情况下,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管理规划大纲不但要涉及采购管理的目标、质量和目标规划,还要对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采购风险进行预测,防止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采购计划和实际人、料等的使用与供应存在较大差异。
四、结语
长期以来,我国对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的重视度不够,其监管工作也存在盲区和空白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特殊体育需求成为政府公共体育供给的重要内容。通过审计手段可以就老年公共体育设施投放的均衡性、投放补贴、专项资金的来源与效益进行监管,从审计学的视角出发,对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监管工作高度重视,使我国老年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得以保持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高华,张彦龙.城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多中心供给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8(1):27-30+41.
[2]胡铂.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内部审计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市场,2015(46):78-81.
[3]张利.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发展及改革路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7(2):88-92+99.
[4]李良明,杨爱华.专项审计视角下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监管分析[J].武汉冶金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7(1):23-26.
[5]王欣,江广金,邹业兵.审计视角下体育产业绩效预算管理的模式创新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24-25.
[6]张颖.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及影响[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6-50.
[7]李清波,刘秀萍.国家治理视域下的结构性转型与体制变革[J].牡丹江师范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10-14.
[责任编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