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鹏飞
32年前,他奔赴南疆,在战场上指挥果断、作战勇敢,荣获一等功;18年前,他转业到省国土资源厅先后从事信访、执法监察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庄严承诺。
“昔日千里戍南疆,转业归来护田忙。三十二载虽已逝,守土有责终不忘。”32年来,王东亚实现了从“南疆卫士”到“国土卫士”的完美转身。
在河南省国土资源系统,有一位在战争中经历过生与死、血与火考验的传奇“老兵”。32年前,他奔赴南疆,钻过猫耳洞,穿过生死线,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因指挥果断、作战勇敢荣获一等功;18年前,他转业到省国土资源厅先后从事信访、执法监察等工作,秉承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坚持干一行爱一行,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庄严承诺,被省国土资源厅多次评为优秀公务员、优秀党员和先进工作者。
他,就是河南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副局长王东亚。
奔赴边疆,猫耳洞里守国土
王东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儿子。1959年10月,他出生在河南省遂平县常庄乡圈子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出生那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他从小就经历过吃不饱饭、常饿肚子的艰难岁月。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978年3月,为了保家卫国,年仅19岁的他高中毕业后毅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此开启了他长达23年的军旅生涯。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打响,在经历两个多月的激战后进入长达十年的轮战期。养兵千日,用兵一时。1986年12月,新婚不久的王东亚毅然告别父母和妻子,随参战部队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南下列车,经过日夜兼程2700多公里后,最终到达老山前线。对他而言,这段守卫南疆的经历,无疑是他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一页。
王东亚对记者说道,刚上前线那会儿,最头疼的就是越军的偷袭和袭扰。为此,他带领全连官兵针锋相对,使出了浑身解数,与敌斗智斗勇。如在阵地上使用深埋于地下的水管吹气传声来发送敌情,避免了夜间暴露目标和电话线被炸断的风险;在树枝上挂上加重手榴弹,防敌夜间偷袭;把钢盔放在堑壕内的石头或木头上,诱使敌人“上钩”。
除此之外,他和战友们还遭受了吃饭难、吃水难、睡觉难、皮肤病等多重困扰。在阴暗潮湿的猫耳洞里,他的连队一呆就是117天。他们经常弯着身子爬进爬出,与蛇鼠为伴,吃的没保障,喝的是露水……
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全连官兵不畏艰险,英勇作战,创造了令人惊叹的奇迹:三个月打退敌人反扑、偷袭、袭扰近百次,己方却无一伤亡,武器装备竟无一损坏……其卓著的战绩,得到了部队首长的充分肯定。为此,他的连队荣立集体一等功,他本人荣立个人一等功。
至今,王东亚还保存着很多当时在战场上拍摄的军队日常生活照片。他说,这都是他最珍贵的回忆。“我觉得自己特别幸运,没想到竟能不缺胳膊不缺腿儿地回来。”
1988年5月,他的连队从老山前线撤回。后来,他一直在部队服役。由于战功卓著、表现突出,他先后担任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务,直至2000年转业到河南省国土资源厅工作。
老兵新传,信访岗位干出彩
2011年3月,王东亚担任省国土资源厅信访处处长,开始接触被称为机关工作“最难啃”的信访工作。众所周知,国土信访案件不仅量大、面广、矛盾多,而且解决难度还大。反映的问题一旦得不到满意答复,上访群众动辄就会堵政府大门。
上任之初,他便碰到了棘手难题。2011年4月,濮阳县张某带着10多位农民气势汹汹地堵在省国土资源厅机关大楼门前,拉着横幅,高声呐喊,要求省厅就他们反映的问题尽快给予答复。闻讯后,王东亚立马来到信访群众中间,认真倾听他们的诉求。原来,张某与别人合伙建了个加油站,后来被大雪压塌,合伙人撤资跑路了,土地闲置下来无人管,无奈之下才走上了信访之路。王东亚当即表态,要到现场亲自查看。经过两昼夜的忙碌,王东亚终于解开了双方当事人心中的“疙瘩”。张某也得到了部分经济补偿,表示不再上访。
人无冤屈不上访,这是王东亚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他常给身边的同事讲,面对上访群众,要学会换位思考,把他们当做朋友、亲戚,把他们的事情当做自家的事情去办。2014年6月,80多岁的抗美援朝老兵王逊国来到省厅,称新修的省道227(延津至封丘段)占地补偿标准太低,多次向市县两级政府反映,却没有得到任何答复,只好到省厅讨个说法。王东亚了解情况后,迅速向厅有关处室核查地价补偿情况。在得知老人反映的情况属实后,他立即打电话给新乡市、延津县国土资源部门主要领导,要求他们高度重视老人反映的问题,不要让老人常年奔波在上访路上。后来,王东亚还亲自给延津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写信,希望他们尽快解决问题。拿到应得的补偿款后,老人亲自来到省厅向王东亚当面致谢。
军人的气质就是遇到困难不退缩,敢于啃“硬骨头”。面对日趋复杂、千头万绪的信访工作,王东亚善于动脑子,敢于想办法。为了规范全省国土资源系统信访工作,他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实行《信访工作百分制考核办法》,将化解信访难题及时传导给各市县,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考核和表彰的依据。同时针对信访积案,他在全省开展了信访积案化解专项活动。尤其是国土信访中的“疑难杂症”,他提出实行限时办结和销号制,许多难题迎刃而解。
截至2016年10月,王东亚从事信访工作五年多,先后接待上访群众600余人次,办理群众来信来访3000余件,国土信访案件从最初的46.3%降至2016年底的5.1%,得到了原国土资源部及省厅领导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守土尽责,执法一线勇担当
“保护资源,保障发展”是国土人的神圣使命。2016年11月,王东亚担任河南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副局长,分管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工作中,他严格执法、正视问题,敢于动真碰硬,在全省国土资源系统有目共睹。
2017年3月27日,王东亚在豫北某县调研时发现,该县违规驾校、建材厂、路边建房等问题突出。于是,他表示要立即约见县里主要领导,反馈有关情况。在与县领导交流时,他表示,违法占地行为要坚决遏制,尤其是占用永久基本农田,更是不能容忍。与此同时,王东亚还认真解读了国家有关文件,从构建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到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向县领导郑重表明,保护耕地是当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他雷厉风行的作风,做事认真的态度,深深打动了对方。于是,县领导明确表态,将利用10天时间迅速整改,到时还要邀请王东亚再来察看。君子一言,驷马难追。10天后,王东亚再次带队来到该县,发现问题全部整改到位。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王东亚说了三句话,让现场所有人印象深刻。第一句是“土地执法老大难,老大出马就不难”;第二句是“世界上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最讲认真”;第三句是“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许多时候,身为领导的王东亚总是身先士卒,冲在执法监察第一线。今年1月23日下午,省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局突然接到原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紧急通知,要求尽快核实洛阳市栾川县高尔夫球场违法案件,并依法严肃处理。接到通知后,王东亚迅速将相关情况报告给局领导,并通知洛阳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同志,尽快安排实地核查工作。但当时全省普降大雪,地处豫西山区的栾川更是暴雪封山。洛阳局负责同志建议,待天气好转,再上山核查。对此,王东亚极为不满,在电话中厉声斥责:“军令如山!不要说下雪,就算下刀子,我们也要马上过去,非要查个水落石出,要向厅党组负责,向部领导负责。”第二天一大早,王东亚立即驱车赶往300多公里外的栾川县石庙镇杨树坪村,第一时间来到海拔1700多米的高尔夫球场现场。经过实地核查,认定该球场确属违规建设的高尔夫球场项目。随后,在王东亚的亲自督办下,该球场目前已坚决取缔,10多名相关责任人也被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在执法局,退伍军人居多。身兼局党支部书记的王东亚在上党课时,常给党员同志们讲:“我们曾经是军人,要有‘身怀热血军人胆,策马平生不下鞍的豪情,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把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做得更好、更有成效。”
“昔日千里戍南疆,转业归来护田忙。三十二载虽已逝,守土有责终不忘。”32年来,王东亚实现了从“南疆卫士”到“国土卫士”的完美转身。历經生死考验的他,如今更加坚信:“做人要坦坦荡荡,做官要清清白白,做事要踏踏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