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萍
摘 要:在这个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的时代,只有专业才能突出。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企业经济业务呈现多样性。现金流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需要财务人员在专业上更进一步。本文主要讲述了实务中通过编制“凭证”录入汇总,这种会计熟练的方法来编制现金流量表,以部份资料为例,达到简单易懂实用的目的。以便管理层及时快捷准确得到现金流指标,促进企业的发展与决策。
关健词:现金流量表 编制方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5(c)-104-02
现金流量表定义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这是《企业会计准则第31号——现金流量表》中对它的定义。现金流量表是一个期间报表,不是一个时点报表。我们知道净利润和净现金流量都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的账务指标。净利润指标是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编制,反映的信息存在一定的固有限制,比如,实现的利润并没有取得现金,存在现金收不到发生坏帐的可能性。净现金流量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编制,反映企业本期内净增加或者净减少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数额。净利润是静态指标,净现金流量是动态指标。现金流量表也称为企业的“晴雨表”。根据准则,直接法和间接法是现金流量编制的两种方法。但在实际编制过程中,容易出现错误情况,不易理解和把握,所以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和技巧,让编表不会成为难点,提高财务工作质量。
1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和原理
如前所述,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编制基础,分类为经营活动、筹资活动、投资活动。如果有外币业务,还有一个汇率变动对现金流的影响。现金流量表是总额反映与净额反映的灵活运用。比方企业有借款,必须要用总额来列示;而像应收账款等一些科目以净额来反映。不涉及现金流量的投资活动与筹资活动,在补充资料中反映。因为报表使用人对这一块都非常关心,掌握企业的投融资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也体现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原则,重要的,单独列示,其他的可以合并反映。
编好现金流量表首先要掌握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理。凭证法编制,即把现金流量表中的每个项目当成凭证中的会计科目,依靠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结合企业会计账簿,对各个科目进行分析,将其转化为现金流量表的具体项目。这里我们要考虑三个问题:现金从何而来;现金用向哪里;现金余额发了什么变化。注意点:如果对各项目调整不完全,或编制的凭证借贷不平,那么必将导致现金流量表出现差错。
2 凭证法在现金流量表编制中应用
编制要点首先是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编制变化金额即差额的凭证,利润表编制发生额的凭证,将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科目全部用现金流量表的项目代替,不涉及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科目的还是用其他科目,不在现金流量表中反映。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样要遵循会计中的借贷平衡原则,复式记账原理,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平衡。这里还有两点必须关注:(1)检查报表勾稽平衡关系。注意利润表的本期未分配利润是否与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未分配利润减期初未分配利润相等,如果不等,查证是否有提取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分配股利、盈余公积等因素。(2)确定是否有使用受限的货币资金。比方,企业的货币资金中的票据保证金、定期存款等不属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应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作出调整。
第一步:先要将资产负债表稍作整理,把当期的发生额列示出来,即:(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借方科目列示在借方,贷方科目列示在贷方。损益表直接采用,确认是否是付现项目。对当期的业务进行分析,获取科目余额表及各科目的明细账资料。分析业务,一般有三种情况。(1)不涉及现金流量的业务,例如在管理费用中列示的累计折旧费用,操作上可以把管理费用先全部当作付现费用。然后直接冲减对应的现金流量项目。(2)涉及现金流量的业务,但是与现金流量表无关。比方提取备用金,这种业务就不需要做什么了。(3)引起现金流入流出的经济业务,要列示在现金流量表里。现金流的业务基本都在这一块。
第二步:开始编制凭证分录,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借方科目做借方分录,贷方科目做贷方分录,借贷差额就是现金流的金额。流入项目为借方,流出项目为贷方。下面对主要和常见业务举例说明。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与之相关的主营业务收入、应收账款、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等。 (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借)应收账款差额+(借)应收票据差额=(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2)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对主营业务成本的凭证,我们要把存货、应交税费、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一并编制。(借)主营业务成本+(借)存货差额+(借)预付账款差额+(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应付账款差额+(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贷)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
借:主营业务成本
存货
预付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付账款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转出)
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
(3)收到的税费返还,包括收到的所得税返还、增值税返还、以及其他一些地方小税种的返还。比方出口业务收到出口退税,(借)收到的税费返还=(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4)应交税费中个人所得税余额的处理,因为个税是职工自己负担公司代扣税款,所以是职工工资。(借)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贷)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5)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先全部当作付现费用。(借)管理费用+(借)销售費用=(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6)累计折旧这种非付现科目,因为累计折旧在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中核算,制造费用对应的科目是存货,存货已调整在“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管理费用已调整在“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所以要再把它们冲回来。(借)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借)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贷)累计折旧。
(7)财务费用,如果有外币业务,会有汇兑损益,这是要单独列示的,正负直接反映。(借)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借)财务费用=(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8)营业外支出:如果营业外支出也是付现成本,(借)营业外支出=(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9)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如果均为经营性的变动,(借)其他应收款=(贷)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借)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贷)其他应付款。
(10)固定资产,假设购入固定资产款项均已支付。(借)固定资产=(贷)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支付的现金。
(11)有未付现的应付职工薪酬,一般工资都在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中列支。(借)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借)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贷)应付职工薪酬。
(12)行与行之间的调整。为了现金流量的分类更合理,对行与行之间的调整很重要。比如管理费用中包含职工工资、职工社保及福利费、职工培训费、水利基金等相关税费;制造费用包含职工工资、职工社保及福利费。(借)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借)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贷)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贷)支付的各项税费。
第三步:完成凭证编制后,将凭证过入T形账户进行校验平衡,这时可以知道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各个项目是否全部调完,检验方法是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加减凭证分录中的借贷金额应当等于资产负债表的期末数;利润表的凭证分录借贷金额应当等于本期数。接下来编制正式现金流量表。
编制的核心要点是要把各科目凭证做平衡,如果对现金流量的项目不确定,不熟悉,可以先把所有科目都做一遍,在后续涉及需要对科目进行调整时,可以原样转回。只有所有的科目都平衡了,现金流量表也是一定平衡的。这和我们做凭证生成科目账是一个原理。如果有编制错误,也只是行与行的分类可能不合理。在编制中尽量通过Excel表格来完成,极大提高计算正确性及降低工作量。
3 结语
社会的不断进步,要求财务人员也与时俱进,掌握一门技术,就好比多一样武器。现金流是企业的生命线,相对于利润,现金流能够更好的评价企业盈余质量、更为准确和客观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预测企业财务困境并用于企业价值评估。这就需要财务人员随时提供正确快捷的信息给管理层。这种情况下掌握现金流量表的一些编制方法与技巧,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刘圆.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和应用探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5(1).
[2] 卢翠.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技巧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