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开展

2018-09-10 07:54:26徐龙
南北桥 2018年13期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徐龙

【摘    要】生活中有美,古诗教学中也有美。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它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是学生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华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古典诗词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83

古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灿烂文化的传承是基于对古诗的热爱,对诗人的敬重之上的。古诗是我国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瑰宝,千年沧桑,经久不衰。在进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古诗词教学方式已经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此,教师应当加强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方式的探讨,对整体古诗词进行详细解析,将枯燥的古诗词作为一种生动形象的文学艺术展现在学生的面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本质上提高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一、古诗词教学中产生问题的原因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对古诗词的文学价值认识不足,没有深入研究古诗词的内涵和意境。优秀的古诗词,不仅阐释了古人关注的人和事物、内心表达的思想,而且还呈现着一种耐人寻味、引人遐思的意境,隐藏在字里行间,又超脱于言语意象之外。正是对这种意境把控的缺失,加之教学观念的滞后,导致了诗词教学事倍功半的消极效果,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重内容,轻意境。很多教师往往教材为本,在教学的目标定位、课堂设计中,往往把解词释义作为诗词教学的侧重点和落脚点。通常首先对学生逐字逐词地解释词语,然后理解每条句子,最后串讲整首诗的意思,却忽略了词句中间最具光华、最耐人寻味的意境,失去了对精髓的把握。

二是重释义,轻感悟。古诗词的语言具有很强的思维跳跃性,行文凝练,言简意赅,与现代文相比,学生自主理解难度较大。很多教师通常采取不厌其烦地填鸭方式,告诉学生词句是何意,词语如何解释,具有怎样的写作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等。学生很少在自学过程中产生与古人交流的独特心灵体会,原本巨大的想象力、身临其境的空间被枯燥的课堂学习笔记取代。

三是重背诵,轻理解。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结束后,没有过多考虑学生对古诗词理解的程度,直接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由于学生对古诗词的掌握只是一知半解,因此,常常会出现边背边忘的情况,导致在默写过程中,因为不解词义而出现错别字。

二、课堂阅读教学

在进行课堂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阅读,确保学生通过反复阅读了解古诗词的意境,增强学生对课堂学习氛围的感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堂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以参与者的身份进行教学而并非主导者。教师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以参与者的形式参与到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学习过程中,对学生的古诗词阅读进行指导。学生在进行小学古诗词学习时一般会感到无趣和乏味,因此教师通过多方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要指导学生有感情诵读古诗词,通过有感情朗读完成对学生的情景培养,在学生的思维中建立基本的古诗词基调。在朗读中国古代诗词时,教师应该让学生感受到诗词的节奏美,在有节奏的朗读下提升学生学习诗词的兴趣,掌握诗词中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在感受诗词的节奏美时,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进行断句和诗词停顿,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找到诗词的中心。

比如,教师在进行《元日》的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进行讲解之前,布置一些课下作业,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学生在这样的预习中能够了解诗词的大致意思,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改进古诗词教学的方法

想要解决古诗词教学的瓶颈难题,改变“词句解释——叙述全篇——背诵做题”的传统模式,切实加强学习效果,我们要想方设法将古诗词教学形式丰富起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在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中准确把握古诗词。

一是精心设计,优化情境。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侧重点,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学习才会自主有效地进行。古诗词通常蕴含着丰富的景致和复杂的情感,我们要在明确古诗词主要基调的基础上,采取不同教学实践模式。比如,对一些描写山水景色的诗句,我们可以选择播放悠扬的背景音乐,利用板书技巧在黑板上画上线条简约的图画,模仿中国山水、田园、竹林等类型的水墨画,为学生营造清雅闲适的自然氛围。再比如,对一些描写人物感情关系的诗句,我们可以选择设计制作或借取租用古代衣物、生活用品、器具等演出道具,由学生们自己研究、自己理解诗词中故事情节,自己设计剧本,在课堂上,由学生自己演出,演出后,由学生自己点评。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既能激发学生的学習兴趣和热情,又能主动掌握好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

二是展开想象,丰富认知。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涉及范围很广,内容也十分丰富,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多诗词距离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很遥远,甚至有的名家名篇,如果没有足够的人生阅历,很难体会作者的思路和想法。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探索选择敞开式的交流形式,在课堂上与学生们开展专题研讨,利用诗词中易懂的部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联想诗词背后作者身临的实际情境,甚至将自己联想成为作者,思考为什么写出这样的诗句,究竟要表达什么……这样,学生们既可以把诗词学得深,学得活,学得实,又能够丰富自己的认知能力,对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三是直面经典,真心接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学自读能力。事实上,在课堂教学,无论老师采取怎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学生们也不会处在主导地位。由此可见,课后学生的自我阅读,自我体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建议教师在引导学生在全面理解课堂所学内容的基础上,要积极引导学生认真诵读课文,以及和课文有关的解读性文章,以读促悟,让学生主动领会“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从而为背诵默写奠定基础。

古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对我国当前的素质文化教育具有非常积极促进作用。在对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对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古诗词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及素质境界,实现对学生的整体教育。

参考文献

[1]邓云.关于小学古诗教学方法的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18(10):36+38.

猜你喜欢
古诗词教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
古诗词教学中艺术内涵的挖掘策略
浅谈比较阅读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新一代(2016年15期)2016-11-16 16:59:09
浅析古诗词教学中意象教学的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