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芳
【摘 要】语文的学习对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做了一定的基础,阅读更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小学生如何学会阅读,如何在阅读中提升自身的人文情怀,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仅只是教他们会阅读,更要指导他们从阅读中提升自身文学素养。在新课标的改革下,教师们要与时俱进,教授学生学会阅读,从阅读中汲取营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提升 人文情怀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3.115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懵懂时期,对外界的知识只会被动地接纳,不会对身边的事物做出是非判断,所以他们所接受的消息或行为有好有坏。小学生学习语文初步的目标就是为了识字,方便以后可以独立阅读。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阅读的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字句之间的真情实感。人文情怀的培养要从小开始,让学生在接触世界之前有一些优良的素质,人文情怀在一定意义上是指小学生心中的那种互帮互助理念、团结友爱的理念以及懂得关爱他人的情怀。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言传身教让学生有良好的素质,但最好的方法还是让学生自己去接受主动从阅读中去学习,然后在生活中实践,让学生在今后的人生中健康成长。所以,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该如何提升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去探索。
一、在经典故事的阅读中让学生学习优良美德
中华上下五千年,留下了丰富的传统文化,这些文化经过了历史的洗礼,为我们留下了一笔文化财富。在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要用故事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让他们继续传承中国的优良传统美德。
首先,教师们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上的课文。教材上运用的课文都是教育部根据小学生的成长需要来编写的教材,许多内容简单有趣,更容易让小学生接受,而且科学性比较强。教师要从教材中找出传统文化精神,比如诚信精神,在小学三年级的课本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我不能失信》,文章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文中宋庆龄答应了小伙伴一个请求,宋庆龄在父母亲的劝说下还是放弃了去父亲的朋友家,信守了自己的承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这篇文章很好的向學生介绍了什么是诚信,教导了孩子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在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去发掘其中的精神,让学生领悟到诚信是立身之本的道理。
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一些课外阅读,多为学生找一些经典传统故事,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难字难词要用字典查出来,不可以忽略这些生字的学习,还要教导学生对重要句子重点分析,教授他们分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方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轻松。教授了阅读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书中的精髓,吸取书中的知识和精神。教师可以为学生找一些白话文版的《论语》,让学生背诵,感受每一句的真理所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日常行为。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主要是通过书籍和日常生活的交往,所以教师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二、感情朗读,创造学生身临其境的课堂教学
寓情于景是一种比较好的教学方法,将僵硬的文字附加上了一种活跃的气氛,可以让学生对知识接受得更快,并且可以让学生懂得其中的道德精神。
首先,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要利用教材。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要让学生先在课下熟悉文章内容,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并指导他们该如何读出感情,读出作者创作时的情感,让学生从字里行间里感受那种真实情感。给学生讲述这篇文章创作的背景,可能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还不够好,所以对文章的感情理解得不够充分,所以教师应该在关于如何提升学生理解能力方面多下点工夫。
其次,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多媒体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电影或者一些小视频,来让学生在观看的时候流露真情实感。比较推荐的是播放一些雷锋的电影,让学生看到雷锋为人民做出来哪些贡献,让学生学会尊老爱幼、学会互帮互助等等。雷锋感人的故事,可以给学生留下一个伟大的印象,让学生心里产生崇拜和钦佩之情。学生会在生活中遇到一些需要帮助的人,这时他们就会伸出自己的小手去帮助他人。所以说,教师的职能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要培养自己的学生,让自己的学生变得品学兼优,要让学生深扎爱祖国的根,为祖国做贡献。所以,教师要从阅读中教授学生如何爱国,如何爱他人。
三、以身作则,指导学生在日常交往中培养人文情怀
学生一旦入了学,接触最多的人无非就是同学和教师,学生要学会交往才可以有朋友,朋友是每一个人成长离不开的一类人,学生可以在交往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学生要先在阅读中懂得关爱人是正确的,所以要让学生阅读更多有益于自身成长的故事。
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判断是非。让他们从阅读中得出一些感悟,感悟出哪些是好哪些是坏,并在平时的玩耍中,让他们懂得如何去关爱别人而不是成为那种漠不关心的人。所以,教师可以在一篇文章中让学生去阅读感悟其中的好坏,并加以指导,让学生学习书中的品德。其中最典型的故事还是雷锋的故事,小学语文教师要对雷锋故事很了解,在课堂上讲课之余给学生说一些雷锋的故事,并让学生去学习雷锋精神,培养他们互帮互助的友爱精神。
其次,教师要在除了课堂时间之外,多与学生交流,交流的不仅仅只关于学习上的问题,还要关注学生在校园的日常行为。在学生里,小学生之间难免会发生冲突,如果发生的打架事件,不止是一个人的错,要对他们严加教训,让他们反思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以后是不可以这样做的,教导他们团结互助。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谆谆教诲,更离不开书籍的阅读,从小开始阅读,不仅仅可以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还可以提升他们的人文情怀,让他们懂得关爱,让这个世界变得温暖,所以说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日常阅读中感悟出精神品质。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不仅仅要教授他们积累好词好句去提高文采,更要让学生感悟其中的精神品质和传统美德,让学生有吃苦耐劳、诚实守信、关爱他人以及有深厚的爱国精神的优良品德。教师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辨认是非以及在日常行为中对学生严加管教,让学生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可以有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拥有良好的精神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