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高校,它的主体工作就是对人才的培养,在这个培养过程中,教师是影响人才培养的水平和品质的关键所在。而公共课教师作为高校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象必将直接影响到是否他是否能够担当起国家、社会、个人赋予的文化重任。
【关键词】公共课;教师形象;课堂教学
【作者简介】孙丽娜(1981- ),女,硕士,齐鲁医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英语)。
公共课是各个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开设,其所有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必须修习的课程。在各个高校中,一般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公共课,这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高等人才素质培养方面的基本要求。为了使学生得到综合全面的发展, 促进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公共课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塑造大学生完整人格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课程。
教师形象是作为教师角色的一种社会期待以及自身角色的外化和表征,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以及文化背景之下,形成的对教师职业的社会职能,职业的特点和角色行为的一种较为稳固并且概括的评价与整体印象。那么如何才能完成老师的“教书育人”的任务?为此,本文旨在讨论公共课教师形象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公共课教师区别于专业课教师,他们是面向全校的学生教授课程,因此接触到的学生范围更广,同时教学任务更重。教师的形象笔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公共课教师对自己职业的认知相对理性并且客观,对于大学公共课能够更好地完善学生的素质方面,超过九成以上的教师都表示赞同。由此可见,对于公共课教师这一岗位得到社会和自我的充分认可。公共课教师对自己的职业有压力感。因为工作强度大。调查中显示即使工作时间五年以上的教师,有百分十九十以上的教师开学第一周有失眠现象,并且普遍反映状态不好需要调试。问卷当中显示接近百分之六十的教师年承担纯课时量在420学时以上,其中竟有占17.22%的教师课时量达 500 学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师资配备不足。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间存在许多差距,经常缺乏平等参与的机会。在调查中显示许多教师表示存在许多现实的困惑,有失落感。
课堂教学管理一直被认为是影响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科学的课堂教学管理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和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公共课教师在其课堂教学管理中起“主导”作用,那么教师的专业素质必然对课堂教学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经过调查显示,当前公共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公共课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专业发展水平不够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活动往往流于形式,专业发展制度不够健全。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从个人层面来讲, 公共课教师需要增强职业认同感和反思意识,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从学校层面来看,在人员数量和结构上作出调整,是公共课教师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深化认识自己的职业,了解学生的现状,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教学能力的高低是决定了这个教师是否能赢得学生尊重和信任。具有良好的教学能力的教师在课堂上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调查的数据显示,接近72%的学生反映一少部分公共课的教师会在课堂上放个电影或者学生自己自习,不够认真负责。接近78.3%的学生反映一少部分公共课的教师上课会照本宣科,没有重点和主次,不能结合国内时事和知识热点问题。大学公共课教师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大学生,他们是一群既有思想又有主見的说生生的个体,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要传授给他们知识,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从更重要的角度来讲,需要的是帮助学生们健全人格,实现完整的自我认知能力。这无疑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自己的人格足够完善,才有可能去帮助学生们,否则适得其反的可能性较大。在调查的数据中显示有50%的老师会和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经验,70%的学生反映有一少部分教师会主动和学生进行交流。可见大部分公共课教师和学生的交流,谈心,彼此分享经验的机会不是很多,这方面应该引起教室们的注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加大对公共课程的重视程度。增加在公共课教师的教育的机会以及培训方面的经费投入。通过树立公共课教师队伍中的典型人物,引入激励机制,激发广大教师的职业热情,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充分发挥公共课在职业教育中的魅力。学校各级领导需要增强对公共课教师的职业价值观教育及引导能力。适时出台相应制度,同时保证上级政策能得到及时的、有效的贯彻落实。坚持合理引导,尽量满足公共课教师的正当需求,对一些政策性的东西需要进行耐心的解释和说明,做到及时消化认识上的偏差及误区,尽力让所有教师的利益能得到最大化。确保充分发挥我党基层组织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作为公共课教师需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德育能力,主动去了解学生,以善巧的方式把文化知识传播到学生心里。
参考文献:
[1]北京教育学院心理系.教师实用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2000.
[2]傅道春.教师行为访谈[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5.
[3]王海燕.高等院校公共课教师的职业倦怠现状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