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重新确立了全党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他从“认识论”“价值论”“实践论”的角度继续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态度和观点。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确立有利于继续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有利于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有利于形成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理论
[作者简介]张冬冬(1984-),男,安徽蒙城人,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思政部,讲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图分类号] A8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8031(2018)08-0014-02
马克思主义观简单的说就是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首先抓住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大力提倡要科学的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提出要摒弃以往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错误认识,把党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优良传统恢复并形成新的更高的科学认识。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和发展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的又一次飞跃,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进程,对于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一、关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即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根本、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等方面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说明。”①邓小平从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基本原则、最高目标对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进行了科学的回答。
第一,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精髓。1992年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中,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②邓小平不仅明确指出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所在,而且进一步的把解放思想作为实事求是的前提。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一文中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进行了充分的论述。他指出:“解放思想是当前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还分析了“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问题,科学的阐释了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内在一致性,认为必须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而不能割裂起来,对立起来。
第二,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原则是经过长期检验所整理出来的合理化现象。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指在长期的实践检验过程中形成的关于马克思主义要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不断采用最先进的生产工具,扩大人类认识与实践的范围,最终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原则。1984年6月邓小平在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谈话中指出:“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③1985年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并从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的角度进行了具体论述。把马克思主义与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根本。
第三,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标。改革开放以后,在邓小平的倡导下全党开始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进行重新思考。1985年邓小平会见坦桑尼亚联合共和国副总统姆维尼时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实现共产主义”,并且详细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实现最高目标共产主义的关系。1988年邓小平会见埃塞俄比亚总统门格斯图时指出:“从经验教训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字叫共产主义。”④共产主义是一种政治信仰或社会状态。共产主义社会要求消灭阶级,要求所有的人平等地享受社会经济权利。共产主义社会要实现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丰富,人们不再将劳动做为谋生的手段,而采取按需分配的方式。实现这样一种社会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为之奋斗的最终目标也是最高目标。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的科学认识
关于马克思主义价值的科学认识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力量来源,邓小平对于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继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的马克思主义观。
第一,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方法。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实现自身解放和全人类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邓小平在1984年12月19日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时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毛泽东主席的话来讲就是实事求是。”⑤1985年邓小平在一次接见外宾的谈话中指出:“中国搞社会主义走了相当曲折的道路。二十年的历史教训告诉了我们一条最重要的原则:搞社会主义一定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毛泽东同志概括的实事求是,或者说一切从实际出发。”⑥邓小平着重强调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義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作用,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思想方法的认识和理解。
第二,马克思主义是精神动力。毛泽东曾经指出,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在邓小平看来一个政党其实也是需要精神的。邓小平高度重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重要作用,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党革命和建设的精神支柱来看待。邓小平明确的指明了马克思主义所发挥的重要精神力量作用,他认为,党过去在非常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取得革命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党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精神动力”。⑦
三、关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科学认识
邓小平在科学认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在关于如何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形成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构成了其马克思主义观的基本内容。
第一,“老祖宗不能丢”。革命战争年代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同样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邓小平把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首要态度。改革开放以后,邓小平语重心长地指出:“我们搞改革开放,把工作重心放在经济建设上,没有丢马克思,没有丢列宁,也没有丢毛泽东。老祖宗不能丢啊!”⑧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人民不断取得事业胜利的强大理论武器,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更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邓小平不仅没有丢马克思主义,还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写入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从根本上确保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根本指导地位。
第二,“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的同时必须发展,邓小平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我们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离开自己国家的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⑨邓小平提出继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又进一步提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途径。他认为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才能顺利发展;他认为坚决的与各种“左”的、右的错误不断进行斗争,是马克思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邓小平继续坚持了马克思主义要发展的观点,又进一步提出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途径,是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观不断发展的具体体现。
第三,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邓小平明确提出了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要求,并且深化了毛泽东关于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邓小平在十届三中全会的讲话中指出:“我说要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的意思是,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要善于学习、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体系来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⑩,邓小平又對如何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做了具体论述,强调要把把毛泽东思想放到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来把握,不能割裂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虽然这里邓小平指的是完整、准确的理解毛泽东思想,但它同样适用于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都要进行完整准确的理解。
四、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促进了邓小平理论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观是关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运的重要思想基础。实践证明什么时候树立了正确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就会顺利发展,反之就会遭到挫折。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以后对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和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进行了重新的探索和科学回答,不仅恢复了党以往的正确马克思主义观而且还对其进行了新的发展。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有利于继续开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进程,对于党把马克思主义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使中国经验提升为理论,促进邓小平理论的产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邓小平马克思主义观的形成恢复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思想路线基础和精髓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没有这条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就没有邓小平理论,也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不仅促进了产生邓小平理论的思想路线基础,还形成了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些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这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内在驱动力。
[注释]
①周向军.论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1(5):22-30.
②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82.
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3.
④孙树枫.略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J].云南学术探索,1996(3):01-05.
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1.
⑥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18.
⑦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
⑧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69.
⑨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91.
⑩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2.
?吴珺.邓小平理论的精髓[N].人民日报,200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