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群
一直以来,我第一堂语文课就会告知学生,“语文不仅仅是一门学科,语文即是生活”。我认为在语文课堂中不应只有分数,答题技法、写作技巧等,除传递它本身承载的知识以外,还可向学生进行德育渗透,这对培养他们热爱生活、崇尚美好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疑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德育教育渗透方面谈自己的一些观点。
一、语文课堂培养健康的爱情观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爱情是文学创作永恒的主题。高中生生理上的逐渐成熟使他们会有爱的萌动,甚至渴望爱情。可见,语文课堂上有关爱情的话题无法回避。不仅不能回避,我还主动“迎击”:涉及到相关文本时,在学习和体悟课本中的爱情故事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爱情观引导教育。
1.爱情不应盲目
《诗经·卫风·氓》中“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盲目的爱情导致女子悲剧的一段婚姻,好在女子最后敢于宣誓,敢于向屈辱的婚姻说不。这种反抗精神值得点赞。更有甚者,老版教材《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杜十娘的真心遇见了李甲的负心,阅人无数的杜十娘被李甲的爱冲昏了头脑,最后以命相搏。盲目的爱情让人付出的代价实在惨痛!
2.爱情双方应该对等
《马嵬》中的杨玉环身死马嵬,这为唐玄宗背了多大一口“锅”。再结合《长恨歌》看到二人腻歪的爱情生活,想到,为何二人沉溺爱情以致的种种情况,却要一个女人来买单?原因很简单,因为二人身份不对等。由此很自然可以补充舒婷的《致橡树》中要求平等、相互依靠却又相对独立的爱情观,更有李清照《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深思挚爱为证:对等的双方爱才更长久。
3.爱不一定要拥有
《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蘭芝双双殉情,现世无法共续良缘,只待来世。《边城》中当淳朴的爱情遭遇兄弟之间的亲情时,两兄弟都偏向了亲情,留下迷茫、孤单的翠翠在渡口痴痴守望那沉浸在兄弟亲情中的爱人……
我的目的不是鼓励学生早恋,而是希望从理性出发,让高中生在感受爱情的神圣和崇高、欣赏爱情的高雅和优美的同时,思考生命、事业、爱情在人生中的位置,从而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爱情观。
二、语文课堂教会学生敢于直面挫败、迎接挑战
每个人的成长路上会有各种挫折、失败,会面临各种考验、难题。挫折亦是生活的一部分!现在的学生在顺境中长大,在蜜水中泡大。他们个性十足、争强好胜,在接受批评或是遇到困境的时候较易出现过激行为。适时的挫折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让他们有更好的适应能力、生存能力。而语文教材中诸多文本,给我提供了机会。
1.敢于直面挫败、正迎挑战,需要勇气
《鸿门宴》等经典古文都出自司马迁之笔,司马迁经受宫刑之辱后,饱受了人世间的各种痛苦和屈辱,一般人可能会以死解脱,但他忍辱负重,勇敢面对,坚持创作,最终创作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再如老版教材中的《我与地坛》的作者史铁生,青春年华的时候却突然瘫痪,和许多人反应一样,他开始时痛苦、伤心、崩溃,甚至一度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他并没有一直自暴自弃下去,而是选择勇敢面对,努力从痛苦中走出来,并最终在文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可见,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我们能正确认识和勇敢面对,一定可以迎刃而解。
2.敢于直面挫败需要坚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
海明威名作《老人与海》教材中有节选,老人捕获到大马丁鱼后返航途中与一波又一波的鲨鱼进行顽强、艰苦的斗争,尽管到岸后马丁鱼被啃食殆尽,但老人的坚强和执着的精神感染着我们。《苏武传》中的苏武不肯屈服于匈奴,被放逐北海牧羊19年。在那冰天雪地、苦寒孤寂的险恶环境里,苏武没有被摧毁意志而投降,靠的就是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而感叹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的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后不思东山再起,最后客死他乡。可见,坚强的毅力、顽强的精神能伴我们度过挫折,遇见更美的自己。
3.敢于直面挫败、正迎挑战,需要乐观的心态、豁达的胸怀
苏轼本在朝中做官,因政治风波被贬至黄州挂个闲职,但他没有因此而消沉,而是放下姿态、尽情享受——“水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飘忽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而是纵笔挥墨、吐出块垒——“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而是深谙洒脱之要领、旷达超脱之胸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定风波》)。鲁迅先生曾说,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去迎接悲惨的命运。这种乐观旷达的情怀,鲁迅做得到,苏轼做得到,我们也可以。
如实道来,学生就能充分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它如同海中的礁石,不遇见它,永远激不起成功的浪花。我们,需要挫折!
语文课堂里含有的德育渗透还有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教会我们心怀梦想,不畏远方;《别了,不列颠尼亚》教会我们家国情怀,长存于心;《师说》教会我们不耻相师,终身学习;《热爱生命》教会我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会我们远离战争,守护和平。《陈情表》教会我们孝义有道,感天动地……
纵观高中语文教材,它浓缩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蕴含着仁人志士的高尚情操,积淀着人间真挚的情感,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立足于语文学科教学的探索,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把思想情感教育贯穿于语文知识传授和听、说、读、写训练过程中,将学生培养成品学兼优,具有健康人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说到此处,更觉得做一名语文教师是多么的幸福!不论时间如何流逝,我都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