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阅读教学更高效

2018-09-07 09:15顾叶萍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人文性工具性统一

顾叶萍

[摘 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要走出英语操练机械化的误区,要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工具性;人文性;统一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100026002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语言包含人文性和工具性这两个重要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紧密联系、互相统一。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存在效率低和学生患“聋哑症”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将英语教学简单地等同于英语语言教学,而不是升至“英文”(即英语语言文学)教学这一高度,这样会出现英语课堂教学中“人”的消失的现象——学生每天忙于机械性的英语操练。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教学要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提升。下面,以译林版八年级下册Unit 8 A green world的阅读教学为例来谈一谈。

一、链接背景知识,激发阅读兴趣

英语文本并不是“冰冷”的文字,是蕴含着深刻的背景的。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文本内容链接相关的背景知识,通过背景知识的介绍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直观化感悟,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A green world”的阅读课文对瑞士的环保情况进行了介绍,通过介绍环保方面的措施来说明瑞士被称为“a green world”的原因。教學中,可以先使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将瑞士的漂亮风景展示出来,并对瑞士的地理位置和国旗等进行介绍,通过这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一定要避免学生走马观花的现象,可在播放课件的同时,提出问题:“Can you find out the countrys national flag?”“Can you find out the position of Switzerland?”“What is Switzerland like?”然后组织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回答。在此基础上追问:“Can you find out the colour of Switzerland?”同时给出四个选项——yellow、 red、 green、 grey,让学生从中选出正确的选项,从而引出这节课的主题“A green world”。

在这一环节中,课件能够有效地辅助学生进行文本探究。学生在这一教学活动中不仅是教师的合作者,还是教学主题的构建者以及课堂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究者。因此,“读前活动”不但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还使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得到了激发,使他们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二、借助任务驱动,推进阅读进程

在语篇教学过程中,很多中学英语教师都存在一个问题,即错误地把“3S”(scanning、skipping、skimming)当作英语文本阅读策略,将其机械化、程序化地用在课堂教学中。实际上,“扫读”“跳读”和“略读”是读者个人的不同阅读偏好,或同一读者在面对各种阅读材料时,依据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的等选取的不同阅读方式,这绝对不代表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它们是面对阅读材料时必须选取的阅读策略。在开展“读中活动”时,一方面通过“任务型语言教学路径”来进行任务下达,逐渐递进,引导学生进行文本阅读;另一方面,对于一个文本的各个段落,可以选取的任务设计方法是不同的,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使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一)紧扣文本关键,设计任务问题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紧扣文本关键为学生设计任务问题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进行高效化的文本阅读。

在对文本的第一自然段进行处理时,可以提问:“Can you tell me which photo was taken in Switzerland? Can you tell me the reason?”将关键词引出来,即“beautiful”“clean blue lakes”和“high mountains”,然后,让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进而判断出在瑞士拍摄的是哪一张照片。通过这样的任务,不但能够使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和处理能力得到提高,还提升了他们对文字信息进行解码从而得到图像信息的能力,所以这一任务设计展现出了语言作为思维“工具”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的分析和甄别能力得到了发展和训练,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

在对文本的第二自然段进行处理时,可以通过“What can be recycled?Where can these be sent?”这一导读问题,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明白瑞士循环处理生活垃圾的对象包括paper、 glass、 plastic、 old shoes、 old clothes,处理方式为separate these into different groups,可以选用的处理途径有bought by charity shops,give these to the poor, send these to factories,得到的处理结果是for recycling。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思维导图来进行归纳和整理,使学生获得的信息由杂乱变得有条理。

(二)高于文本内涵,设计任务问题

教师在设计导读任务时,不仅要基于文本,而且要高于文本,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拓展阅读,从而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他们阅读素养的提升。

在教学第二自然段时,可以提问:“Do Chinese people keep on recycling waste?”给学生一段时间思考之后让他们进行回答。通过这样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走出课本,走向生活,使学生在垃圾循环利用方面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得到了升华,彰显了英语课堂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

教学第三自然段,可以通过“Does China have such laws?”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通过一幅一半大海一半沙漠的图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并配合字幕“Make it worse or make it better? Its up to us all!”使學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得到培养。

在处理第四自然段时,可以播放文本的录音,让学生听录音完成下面的表格。这样,便实现了对学生听、说、读、写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

Green resources

ImportanceDepend on them to live

Be important to protect nature wisely

TypesEnergy from the sun, wind and water

AdvantagesCost very little

Never run out

Produce little pollution

通过这份表格可以体现出英语的工具性,为学生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然后,组织学生围绕“Are there any other green resources? What green resources are in use now in China?”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培养。

三、促进情感升华,提升阅读素养

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读后活动”设计中,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升华,将英语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完美地结合到一起,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设计“读后活动”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中国与瑞士的环境,让学生说出两个国家在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同和差异之处,让学生在发现问题的同时,能够客观地看待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的环保意识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同时使他们在真实语境下自主组织、加工和输出口头话语的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然后,利用多媒体对我国一些地区的环境污染现象进行展示,并将百元人民币通过特写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同时给出这样的字幕:“The longest distance in China is that I cannot see Chairman Mao even though the RMB is ahead of me.”通过这样的字幕来提高学生的环境危机意识,然后给学生安排任务:“Write down the ideas that can protect Chinas environment, and send it to Chairman Xi.”让学生用英文将环境问题及对策写下来并发email给习主席。

因为在之前的教学环节中,已经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学生也初步掌握了相关的英语单词,这时非常适合让他们进行英文写作训练,他们有很多话想说,这会使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一定的提高。

总之,在初中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中,要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样,才能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促进他们人文素养的提升。

(责任编辑 周侯辰)

猜你喜欢
人文性工具性统一
中考省级统一命题意味着什么?
淝水之战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向量的巧用
浅谈“大语文教育”的灵魂
工具性与人文性结合的俄语专业实践教学
由《星际穿越》看科幻电影的人文性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统一方向 瞄准目标
自然界中相互作用的大统一理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