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 陈 培
小学阶段的语法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语言知识是发展语言技能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综合运用语言的基础。近两年英语课程学习的研究方向由综合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转变。这两者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学习能力,但是在核心素养中特别强调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外壳。”Grammar Time教学不能简单停留在语法形式、语法规则、语法功能等,学生也不是单纯的理解与记忆,更多的是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在新版的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板块中,特别加入了Grammar Time。通过归纳本单元新授词语和句型,帮助学生理解并初步掌握相关语法知识,引导教师宏观地把握本单元的主要语法内容。本板块采用直观、易懂的图表形式,归纳和总结了句型等语法知识。那么如何通过该板块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进而全面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高年级开始学习语法,充分考虑了学生身心特征。五六年级的学生逐渐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符合元认知理论,语法学习帮助提升学生的学力。然而不少教师在语法教学板块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教师重内容轻方法,教学形式单一,忽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对语法板块教学简单重复的机械操练,学生陷入单纯的反复记忆。这促使笔者对Grammar Time的教学进行再思考,如何开展培养思维品质的Grammar Time教学?
在语法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思维敏锐度,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活跃速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发现有的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能够积极思维,迅速正确给出结论,有的人则有些迟钝。语法教学中,思维的敏锐度是可以通过各种活动以及仔细的观察、自悟来提升的。
【案例1】
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6 An interesting country涉及的语法知识点是一般将来时“will”的用法。师生对话如下:
T:Hello,class.What will you do in this lesson today?
Ss:I will read the story.
I will do some exercise...
T:Great!We will do a lot of things in this lesson.Let’s read our learning plan.First,let’s review the story time.
...
T:How will they find out about Australia?
Ss:I’ll ask my e-friend in Australia.
I’ll ask Mr Green.
I’ll read about Australia on the Internet.
I’ll go to the library.
T:(教师用红色圈出一般将来时 I’ll) What do you find?
【分析】
教师一开始与学生会话,将一般将来时will红色突出,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而然引发学生思考用将来时I will来回答。然后,进一步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还是突出will一词,此时并没有教授一般将来时,还是让学生观察阅读自悟。在复习课文的过程中,也是回答跟一般将来时有关的问题。How will they find out about Australia?学生继续感悟will的用法。最后教师才用红色圈出一般将来时 I’ll,提问What do you find?过渡到语法板块的教学。教师都是自然呈现过渡,并没有刻意地教授,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感知,尝试运用,增强思维的熟练程度和敏锐度。
在语法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是简单的理解记忆学习语法知识,而是应该有效地操练起来,提升思维的灵活性。蒙特梭利曾说 过 :“Tell me,I forget.Show me,I remember.Evolve me,I learn.”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
1.举一反三,适度操练,理解语言点
高年级的语法包含各种时态,适度的操练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语法知识点。就像心理学上说的,通过一定的练习达到自动化的程度,活跃思维。
【案例2】
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6 In the kitchen Grammar Time中,学生学习一般现在时的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否定回答。教师考虑到前一单元学过一般现在时的陈述句表达,有一定的语言积累,于是将两者做了连接,设计如下:
You can look carefully,read and learn by yourself first.(读一读,学一学,初步感知我们应该如何提问)
T:What do you find?How do we ask?Have a try.(举一反三,试着将下面的句子改变成一般疑问句)
【分析】
教师一开始并不急于教授语法知识点,而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学生的学为主,促进学生思维敏锐度的发展,对现在进行时的一般疑问句初步感知。然后通过例句演示,从已知的陈述句过渡到新授的一般疑问句,接着让学生进行模仿操练。每个陈述句的改写,都是对不同人称一般疑问句的一一对应,并不是单纯机械操练。操练过程中,学生举一反三,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为进一步的灵活运用打下基础。
2.创设情境,自主体验,运用语言点
该运营模式的缺点是:行车组织本身难度加大,尤其是对列车的交汇、时分控制等方面的要求相对严格,对司机驾驶技术水平和熟练程度要求相对要高。
新课标指出在实际运用中要体会语法项目的表意功能。语言在语境中才会有意义,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而教师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进一步巧妙地创设情境则显得非常重要。
【案例3】
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 Grammar time中,学生学习如何谈论疾病“What’s wrong with...?He/She has...I/They have...”以及给出建议的句子 “What should he/she/I/they do?He/She/You/They should....”,学生初步掌握语法知识点。教师创设医院看病的情境,师生对话如下:
T:Spring is coming.It is warm and beautiful.But a lot of people are easy to get illness.(教师出示病人在医院看病的照片)There are so many sick people in the hospital.They need to see the doctor.Look carefully,guess the illness in pairs first.
Ss:(小组内讨论病人病情 )What’s wrong with...?He/She has...I/They have...
T:(教师逐图反馈)What’s wrong with...?
S:He/She has...I/They have...
T:If you are ill,what should you do?Try to give suggestions to the sick people.
What should he/she/I/they do?
Ss:He/She/You/They should...
【分析】
本课教师结合当时的时节——春季,人们易生病、医院人满为患来创设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一下子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运用谈论疾病“What’s wrong with...?He/She has...I/They have...”以及给出建议的句子“What should he/she/I/they do?He/She/You/They should....”。学生体验情境,思维得到了训练,提高了灵活性。
在语法教学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语法知识点。接下来的语法学习应该有明显的渐进性和持续性特点,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新课标指出: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由此可见,语法教学的过程中更应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展思维活动的深度。培养学生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能力,提高其概括能力、分类比较能力。
【案例4】
在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上册一般过去时的语法复习课上,教师复习一般过去时的定义、用于一般过去时的时间状语、一般过去时的构成、谓语的变化,一般过去时句式变化以及练习。教学活动选取其中三个方面设计如图所示。
【分析】
本节课的信息量非常的大,教师的出发点是帮助学生系统地复习一般过去时,但是由于内容过满、时间不足,学生只成为聆听者,很少有参与课堂的机会,整节课看起来像教师的“满堂灌”,结果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如何去改进呢,笔者做了如下思考:
首先,在课前,学生可以准备好一张导学卡,将自己的语法知识点困惑写下来,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学习。教师针对学生的困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已有了对语法知识的初步感知,学生可以通过师生合作、小组合作、汇报展示等多种形式总结本节课的语法知识点。最后,课后学生可以制作一张语法学习汇报卡,可以是对课前语法知识的困惑的解决与补充;也可以是整节课或是某一个语法点专题的汇总。
由此可见,语法知识的教学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归纳总结,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而活跃思维的深度,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的需要,获取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新课标指出:语言既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所以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与发展思维能力有密切的联系。Grammar Time的教学如何做得更好呢?这需要对学生思维进行锻炼,尤其是开放性的训练必不可少。
1.过程中的留白,激发主动探究
【案例5】
在六年级Stone Age People阅读课中,涉及很多一般过去时的动词变化。如果按部就班地教授,文本的趣味性就会大大锐减。此时教师巧设悬念,故意将第四、五、六幅图模糊处理,开放性地提问,让学生发散思维想一想原始人如何从第三幅图吃生肉改变成第七幅图吃熟食的?
【分析】
留白的处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带着对原始人生活变化的好奇,大胆去想象。此时学生会用动词的过去式来表达预测原因,思维的开放性得到了训练。接着,学生们带着预测主动地投入到文本的学习当中,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接触一般过去时。学生通过上下文的阅读来理解文本,学习谓语动词的变化。从被动的教授学习,到主动的探究投入学习。
2.拓展中的开放,延伸能力提升
【案例6】
又如,在译林版英语五年级下册Unit 4 Seeing the doctor的 Grammar Time教学后,学生学习如何谈论疾病以及给出建议的句子后,教师拓展活动中选择Mai Dou’s Day绘本阅读,四人小组,发挥想象:
1.讨论并写下他们说了什么?
2.演一演这三幅图,可以加上更多的语言和动作。 (Mai Dou,Teacher,Doctor and Mum)
【分析】
教师在故事中留白,使学生不断地使用语法知识点进行大胆想象,这让Grammar Time教学也充满趣味性。开放性任务设置意在激活已有的语法知识,检测学生是否能灵活地运用,重在巩固,为学生提供语言输出的机会,引导学生从Grammar Time教学中跳出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在新的语境中灵活地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使学生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Grammar Time教学是学生积累语言知识的重要途径,对语言输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品质。正如教育学家杜威曾说过:“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是学校必须为学生做的事情。小学生虽然英语水平有限,但不代表其思维能力弱。”教师重视学生思维发展,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习得语法知识,进而进行长远的英语学习。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