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菊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中,还是日常交通出行中,身体活动量都大为减少,并且受到传统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下降,最终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为达到完善当代大学生体育态度的目的,课程中加入“微运动”的理念来改善当代大学生体育态度。本探究了“微运动”与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養成的关系。
随着“微博”、“微信”等一系列信息产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微运动”也悄然而生。“微运动”是在办公室开始流行的,是上班族通过一些简单的器械或者徒手进行身体锻炼,缓解身心疲劳的一种运动。“微运动”有多种运动方式,个体可以根据自身兴趣改变运动方式,不仅增强其运动的积极性,还能提升学生的智力。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业紧张,可能没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运动,但是有了“微运动”,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们对运动的喜爱,还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运动,有助于开发自身智力。
1 “微运动”进入大学生体育课程的优缺点
第一,“微运动”进入大学体育课程的优点。首先,它能够起到健身的目的,并开发学生智力,根据自身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对运动的个性化需求。其次,“微运动”的优点还有它可以进一步实现大学生的终身运动,在以后的生活中还可以使用大学学到的运动方式。在“微运动”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感受到运动带给自己的快乐,还可以在运动中了解更多的健身技巧和方法。最后,“微运动”还可以提高学生对大学院校体育课程的满意度。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多种多样的因素影响着学生的健康,这给大学体育教师带来了非常大的压力,“微运动”可以按照学生实际情况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效帮组教师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
第二,“微运动”进人大学体育课的缺点。首先,“微运动”要进入大学院校的体育课程必须要得到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教育部门的批准,还涉及到培训部门的配合,最重要的是关系到经费投资问题,“微运动”进人大学体育课程必然会需要一定的费用,场地设施的费用、器材的采购和教师的培训费用等都需要一定的资金。其次,大学体育教师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将“微运动”理念引入大学体育课程教学中就要求教师深入了解这一运动,对“微运动”的原理和理论有着专业的理解与认识,并且要求教师要对训练学、解剖学与生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学习。
2 如何把“微运动”有效运用到体育课堂中
第一,选择合适的教材。将“微运动”理念引入到大学生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选择教材。体育教育的重要发展源泉就是选择一本科学合理的教材,所以,选择教材是“微运动”理念引入到大学体育课教学中的第一步。根据“微运动”的特点,院校应按照实际情况以及多方面因素等选择一本适合该院校的教材。随后,应根据选择的教材,按照学生情况,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教学方法。
第二,提高教师的素质。学生直接受到影响的对象是教师,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各种方面的。如果教师在工作上不认真,上课不负责任,放纵学生,就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行为,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强烈的事业心与坚定的教学信念。同时,教师的言行与举动时刻影响着学生的言行与举动,对学生的学习起着直接而强烈的作用,总之,教师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去感染学生和影响学生,做到关心爱护学生。此外,教师生动形象的讲解可引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可能使学生们产生想自己尝试的感觉。教师较高的工作能力和优秀心理可以帮助其获得密切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
第三,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因材施教。因为学生的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性,所以在体育教育中,教师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教师应科学地、规范地安排教学内容和强度。在教学实践中,一些同学身体素质比较好、技术比较高,这类同学应对他们提出更高动作技术的要求;对于一些体质较差的学生,应该降低教学难度,适量的增加一些练习和讲解,用耐心和蔼的态度去鼓励、帮助他们,不能忽视他们。对于学生在锻炼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教师不应该讽刺、嘲笑,而是能发现他们身上存在的“闪光点”,不管是多么微小的进步,都应该对此表扬鼓励,这样能大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对体育的喜爱。
综上所述,随着“微博”、“微信”等一系列信息产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微运动”也悄然而生。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无论是在生活学习中,还是日常交通出行中,身体活动量都大为减少,并且受到传统体育教育理念的影响,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低,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会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下降,最终不利于大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学习。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素质,体育教学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不同的背景下,人们对体育教育的认识也发生了改变,不再认为体育运动是高强度、高标准的体力运动。人们把是把一些简单灵活、具有健身意义的运动引入到教学领域中,发挥其作用,有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微运动”是简单易学的运动,包括室内活动与室外运动,符合当代大学生的需求。如何把“微运动”有效与大学体育课堂相结合,是教师需要深思的问题。
(作者单位: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