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培养实践创新素养人才的立法研究

2018-09-06 01:42梁甜甜
知识文库 2018年12期
关键词:培养人才校企法律

梁甜甜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逐渐加重,目前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经常会使用职业教育的校企联合的教育方式培养具有实践创新素养人才,但是此种方法有利也有弊,特别是在立法方面,所以根据立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善,使职业教育联合校企的立法方案得的更好的实施,使培养人才能够在法律的监督与管理下进行。

1 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法律不完善

在我国宪法的法律规定方面,对于校企联合方面的法律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在许多有关教育的法律定律方面对于这方面虽然也具有一定的描述,但是只存在于理论方面,对于一些需要進行具体实践的操作方面较为薄弱,且对于校企联合进而培养实践创新素养人才也没有进行强制性的要求和监督,所以一些企业和学校大多都还是采用的传统的教育模式,根本没有校企合作的观念。而国外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纯熟的理念以及丰富的实践,所以在培养实践创新素质人才方面的法律也较我国完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法律不完善是我国教育立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

1.2校企合作人才保护与制约法律不明确

校企合作方面,虽然旨在培养我国实践创新素质人才,在不同规模以及性质的公司内,对于一些合作协议的内容和实施方面却具有差异,协议方面应该涉及人员的性别、学校、专业、地址、工作或者实习的时间、工作职位、能获得的酬金、协议签署的时间以及应该履行的时间、违约金等;公司方面的协议内容包括公司的名称、性质以及对工作人员违约金等。在一些比较正规的公司,对于这些协议的内容以及一些违约后需要进行的措施等都会有明确的规定,对人才的保护以及公司的制约措施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一些公司会在协议中对于这些没有进行明确的规定,且在规定后也没有按照协议实施,不仅造成了人才金钱方面的损伤,更严重对身心也造成了伤害。由于存在着人才保护力度不足以及企业制约力度不够的问题,所以也造成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方面的立法存在着障碍。

1.3校企在责任方面法律不够明确

在目前的法律中,对于校企合作责任方面的规定较为模糊,没有进行明确的描述。学校主要的目的是办学,教书育人,教育学生一些理论以及基本的实践操作能力,但是一旦与企业进行合作,则学校就不是教育的第一主体,和企业合作后,教学的一些模式就需要进行一定的改变,但是这些改变的管理则就不仅需要学校,还需要企业投入,哪种机构属于管理的主体在立法中只进行了简单的描述,没有将具体的责任赋予哪个机构;企业在没有进行校企合作时只需对学生在毕业后进行面试后才会进行培养,在法律中没有对企业所需尽的义务以及权力进行明确的规定,所以如果此企业没有与学校建立长期合作,学校对于其情况不了解,会让学生遇到一些欺骗劳动力的情况。所以对校企在责任方面的建立的法律一旦不够明确,企业和学校的利益会受到损害,企业和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也会丧失一定的积极性,从而不能使人才得到更好的培养。

2 改善职业教育联合校企在培养人才的建议

2.1完善职业教育联合校企在培养人才的法律

在我国教育方面的法律中,需要对职业教育联合校企在培养人才方面需要对学校与企业需要进行的具体操作进行具体的规定,学校需要在教育学生方面达到什么要求,企业需要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什么要求,需要进行法律规定,并且在一些方面需要进行强制性的规定,需要法律明文规定校企需要合作培养人才,从而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与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从而使人才能力加强,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提升企业的收益。

2.2改善校企合作人才保护与企业制约制度

要根据校企合作的情况进行协议制度与人才保护法律规定,改善劳动法,在协议中需要明确学生属于学习阶段,如果为企业带来利益,需要对学生给予一定的金额补偿,学生也属于劳动者,所以需要进行劳动补偿,法律需要对此条进行强制性的规定,对学校以及企业进行一些制约措施的规定,都需列入法律的范畴,在法律的监督与管理下进行,保证校企合作的法律正常实施。

2.3立法明确指出校企责任

需要对校企合作双方在具体事务中的主体地位进行描述。学生在在校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学校需要在基础理论知识的教育下增设合作公司里面的一些基本仪器以及一些基本的操作,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对未来在一些公司工作能够更好的融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法律只需规定学校在教育期间的主体地位,而对于学校实施的一些具体的教育方式则没有权利干涉。学生在企业学习当中,企业在此阶段占主要地位,企业根据学生的情况安排具体的工作,让学生自己发挥,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所以法律只需对在哪种情况下哪个单位对学生的要求则不应过度干涉,只需言明谁在何种情况下占主体并明确其责任即可。

3讨论

通过对职业教育的校企联合培养具有实践创新素养人才进行立法,不仅可以让我国的教育事业更上一层楼,让学生的能力更快的提高,让企业增加了一定的劳动力,从而促进其发展,更重要的是推动了我国对实践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我国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积极的影响。虽然通过此类方法具有很多突出的优势,但是至今对于这种教育的模式在大多高校还没有得到普及,不仅是因为一些高校不喜欢进行教育改革,最大的原因是因为现代的法律还没有得到完善,而且也没有进行特别试点的学校作为榜样,在资金这一块也出现短缺,这么多问题的存在,导致一些学校不能彻底实施校企合作培养实践创新素质人才,只有将这些问题解决,才能使我国教育事业实现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东北石油大学)

猜你喜欢
培养人才校企法律
浅析中职农林牧渔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环境科学专业应用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究
政治法律
“人世”与我国法律观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