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然理想化的艺术创作观念研究

2018-09-06 09:23刘俊男
读天下 2018年11期
关键词:理想化感受

摘 要:在模仿自然的艺术创作中,有些画家把自然理想化,有些画家描绘自然的本身。不同的画家在面对自然时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把自然理想化还是描绘自然的本身,取决于这位画家对自然的认识与理解,而我更赞同把自然理想化。本文通过美术史上艺术观念的演变探讨了模仿自然中的绘画观念,并结合自身绘画体验阐明了立场,在模仿自然中把自然理想化更有利于表达画家的情感,画出自己眼睛所看,心里所想的美。

关键词:模仿自然;理想化;感受;艺术观念

一、 艺术创作观念的演变

早在文艺复兴初期,北方画家凡艾克在油画技法上有了新突破,受社会因素的影响他们将自然模仿得更加精湛和细腻。文艺复兴后,画家不仅追求感官上的真实,而且将自然科学化,崇尚古典的文艺复兴三杰们,更是将模仿自然达到了一定的巅峰。在此之后,就出现了重素描、重理性的佛罗伦萨画派与重色彩、重感觉的威尼斯画派。

威尼斯画派认为绘画不应该解释自然法则,而应该表达对生活和美的世界的感觉。绘画是自由的,服务于画家的想象和表现,我想这是有一定道理的。之前精湛的描绘自然本身的做法太局限,不利于画家表达自己,而重感觉的威尼斯画派更加利于画家表达自己,为美而画,为艺术而艺术。

19世纪中期以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如照相机的出现改变了艺术家的创作观念,艺术家不再仅仅是再现自然,而是更加注重表达自我或者表现艺术本身,形式语言的不断探索使艺术的面貌日新月异、焕然一新。

不论是专业上学习绘画的人还是没有接触过绘画的人,都认识莫奈与梵高,我想这就能说明很多东西,这就是色彩的魅力,就是将自然理想化的魅力。艺术家对自然真实的感受会触动很多人,让他们感動,与他们产生共鸣,而非一张非常写实的画作,让观画的人觉得除了像就没有其他感情了。同时,我们也不能用有色眼光去看待描绘自然本身的画家,就像让一个毫无绘画底子的人去评论毕加索一样,得到的一定是片面的答案。莫奈的《日出印象》,我非常喜欢,这一时期的画家经常外出写生接近自然,感受自然的光与色彩,而并非学院派的画家走进画室就开始作画,印象派的很多画家都反对学院派,不去感受自然怎么会热爱自然呢!梵高亦是如此。这些画家们都是发自内心地去热爱自然和关注自然的。这样,画家们的情感才得以宣泄,才能画出自己眼睛所看,心里所想的美。印象派一改以往古典绘画模式容身于自然,因此开创了绘画新的巅峰。之后又出现了许许多多以理想化为主的绘画方式,艺术家已经不满足于眼睛看到的东西,比如野兽派、立体派与未来派。

不同画家的艺术创作观念和价值取向不同,其在模仿自然中的观念、方法也不尽相同,同时受到艺术家生活的时代的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观念运用到绘画中又反映着当时的时代特征。因此,不存在正确与错误的艺术创作观念。

二、 我的绘画经历与体验

总结了以上一些观点,现在结合我的作画经历谈谈我的体验。初学油画时,由于每个老师的观念想法不同,在指导我们绘画时,他们会引导学生往他们所认为正确的方向发展。比如画一张人像,有的老师要求我们画的具象一些,而有些老师认为这是在描摹物体,没有任何意义,方法不可取。在认识油画之前,我看过吴冠中的一本书,里面提到“抽象是由写实演变过来的”,因此我就一直认为要表现自然的理想化必须要先学习写实,基础扎实之后才能创造自己想创造的东西。这大概是我没有系统的学习美术史的缘故,所以有了这个自以为很对的真理。其实在学习期间我也受到很多同学的影响,周围同学都在画写实的东西,谁画的越像越会得到别人更多的认可,那些重感觉的画在他们眼里就是塑造能力不行想走捷径的方式。所以在油画的学习上,我都在追求描绘自然的本身,并没有过多地去考虑要用感受去画画,只要画的像,画的立体就是一张好画,这个无知的想法对我的影响很深。

在画全身像时,有位老师说我的画没有感情,呆板、不生动,没有自己的绘画语言,我就在反思,其实也并不是我不去接受那些画法,而是陷入这个局限之后,要把观念调整过来我觉得是有一定难度的。风景写生更能体现我的问题了。风景写生是一个概括的过程,我却想的跟画人物画一样面面俱到。面对自然我有些慌乱,不是想着去感受自然给我的美,而是在苦恼自己怎么才能画的“写实”。同去写生的还有一个对我影响很大的同学,他的画看起来很简单,有些人也许会认为他只是画个框框然后往里填颜色。有些颜色都是他重新赋予自然的颜色,可组织起来是多么的漂亮。当时我们在一起画画,我在跟他的交流中说他的稻田画的很好看,但是为什么稻田的面积这么大,占了画面的三分之二。他告诉我“他喜欢画稻田,因为家里种过这个家伙。”我有点顿悟,用自己的感受去看、去画是多么的重要,只要有感受就有风格,他的画就是这样,旁人一眼就能认出是他的作品,我觉得是因为他的世界里自然就是这样的。

从那以后,我逐渐认识到艺术创作是对现实的创造性把握,而不是对于自然的机械复制。在模仿中创造,为创造而模仿。在模仿自然的艺术创作中把自然理想化更能创作出富于感情和思想性的美的形象。

三、 结语

生命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只有热爱自然、关注自然、感受自然,才能获得创作的灵感。把自然理想化,将灵感回归自然,提醒着我要用自己的感受去描绘自然。

参考文献:

[1]孙建平.大师的手稿[M].河北:河北美术出版社,2009:14.

[2]郑岱.油画艺术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13-20.

作者简介:

刘俊男,天津市,天津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理想化感受
对现实主义美术的再认识
西方美术中的女性人体艺术
浅谈中职学校田径运动会的几点感受
《一亿有多大》教学设计与评析
初中作文教学的方法和感受
将“旋律——感受”反馈机制融入中学生物课堂的尝试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浅析油画色彩表现的理性化方式
关于建立理想化的高等教育投资与负担模式的探究
运用物理科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途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