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实一体化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问题与对策

2018-09-06 10:36刘爱坤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中职教育问题

【摘 要】本文针对中职会计专业中教学方法陈旧、教材内容滞后、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教师缺乏操作技能、缺乏实践教学等问题,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提出理实一体改变教学方法、贴近市场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做好课堂设计、企业锻炼提高业务能力等措施,以有效完成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任务,为企业培养合格会计专业人才。

【关键词】中职教育 会计专业 理实一体化教学法 问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0450-9889(2018)06B-0050-03

会计岗位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对内体现会计核算原则,以供决策者据以做出经济决策;对外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部门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鉴于此,中职会计专业的教学尤显重要,它关系到为企业培养核心的管理人才,这些核心的管理人才的工作质量则关系到企业决策的正确与否。但是,目前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明显存在一些与之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予以重视,并及时纠正。

一、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落后。目前,许多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还沿袭“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方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处在信息时代的企业的需求。因为会计专业教学中涉及很多前后相关的数据、表格与计算公式,成本核算流程主要是通过这些成本数据前后勾稽关系来反映的,而这些数据又是跟核算表格相关,可以说数据与表格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数据越多,演算就越复杂,对应的表格也越多,如果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教师把这些手写的数据展示在黑板上,其效果并不好。学生看得也很辛苦,黑板上繁多的数据和教师的讲解会让学生听着枯燥无味,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最终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材内容滞后,脱离企业实际。职业教育为社会服务,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当前社会正是大踏步地迈进“互联网+”的时代,企业会计随着企业运营的需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为企业服务的会计专业的内容却没有随着企业运营的需要而更新,同时也跟不上《会计法》《会计准则》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变化,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比如广告费、运输费、保险费、包装费在现在使用的教材中计入“营业费用”科目,而在新的会计准则中“营业费用”科目演变为“销售费用”,旧的教材内容已不符合当前的教学需求,加之部分会计专业教师对企业运营情况了解不够充分,不掌握企业是如何进行实际核算的、在核算时都采用什么常用科目,从而造成会计教材的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内容不符。

(三)学生成绩不佳,缺乏学习动力。中职学校的学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体,入学年龄一般是十五六岁,学习成绩不佳,动力不足,缺乏学习主动性,大多不愿在学习上花时间。学生对于会计专业的课程内容的理解比较欠缺,更谈不上举一反三。在做作业时,不会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点来解决实际问题。比如采用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产品与期末在产品成本这一知识点,已知原材料在一开工时一次性投入,在产品完工率为 50%,在计算某项生产费用分配率时公式=(该项目期初在产品成本+该项目本期发生生产费用)/(本期完工产品数量+期末在产品约当产量),原材料分配率可以直接采用以上公式,因为材料是一次性投入,投入率为 100%,而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的投入率则为 50%,很多学生在做这一类题型时就容易搞错,把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在计算分配率时都采用了同一个公式,没有注意到“约当产量”这个计算方法,在计算直接人工与制造费用分配率时期末在产品数量应乘以 50%,而不是 100%,出现此类错误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时综合性考虑不足,没有注意到概念的差异和公式的差别。

(四)教师短板明显,缺乏操作技能。会计专业教师是会计教学的主导力量,会计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专业教师的素质和专业业务水平的高低。中职学校大部分的会计专业教师是从本科院校引进,他们虽然在本科院校已接受过系统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但由于没有到企业锻炼的经历,对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形式、管理要求都不甚了解,不具有会计专业的操作技能。而会计专业恰恰要求会计专业教师不仅要有系统的会计理论核算知识、较强的讲授能力,同时还要有企业工作的经历,要熟悉生产流程及工艺流程,并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由于对企业运营过程不熟悉,缺失实践历练的环节,不了解企业在进行企业会计专业的实际操作程序,没有会计专业处理账务的技能,成为会计专业教师的短板,在教学过程中与实践脱节,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五)偏重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会计专业是综合应用型专业,具有极强操作性。会计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企业生产成本核算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不同的产品进行综合性的成本核算与分析,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比如成本会计课程全部内容分为 12 个模块,其中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产品成本方法这两大内容就占了 8 个模块,这 8 个模块主要是通过动手操作计算成本的归集、分配和核算,余下的 4 个模块是成本会计的概述、核算要求和一般程序、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及成本报表编制,这 4 个模块内容为理论知识。就笔者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中职学校成本会计这门课程的教学重视理论教学,教师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照本宣科;而忽略了实践教学,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在授课时以理论形式进行教学,导致学生没有实践经验,课程内容听起来就比较困难,造成“重理论,轻实践”的现状。

二、中职会计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实施

(一)理实一体,改变教学方法。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摒弃理论与实践脱节讲授法。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定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师生互动,边教、边学、边做,构建技能培养的框架,将理论和实践融入整个教学过程交替出现,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适当增加多媒体教学,利用会计教学软件及实训模型和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手段来辅助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多采用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图表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选择典型案例,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要求组织学生分析、讨论案例。比如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成本会计》教材在模块三讲述工资薪金计算这一知识点时,就可以选择“现代企业生产工人的工资”这类例子进行讲解,例如四叶草有限公司当月基本生产车间生产工人的计时工资共计 18620 元,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产品产量 9000 件,每件定额工时为 40 分钟,乙产品产量 8500 件,每件定额工时为 25 分钟。要求:按定额工时比例在甲、乙两种产品之间分配人工费用。这时教师则可以扮演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做这道题时要考虑到相关的知识点,如是否要计算分配率、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是否要計算出来、定额工时与分配率之间是否存在什么依存关系等。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思考,展开讨论,产生互动,让学生的思维和操作融入会计处理情景之中,课堂的主角由教师变成学生,而教师则成了配角。案例教学中教师应控制好课堂进度,调节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讲述和案例相关的公式及要点,学生针对案例提出的问题,阐述自身见解,去解决案例中的特定问题,对于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辩论,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项目教学法。选定真实或者虚拟的项目,通过讲授项目来学习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通过指导学生在课堂动手训练培养专业技能。例如在讲到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这一内容时,教师给出某企业某个月发电、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和劳务数量资料,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这两个辅助生产车间的费用。首先,要求学生带着教师给的思考题阅读整个项目内容。其次,要求学生说出发电、运输这两个辅助车间要核算交互分配费用金额时所涉及的公式及步骤有哪些。最后,根据之前核算出来的数据编会计分录及填制记账凭证。在采用项目教学法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本班的学生分成 5-6 人一组的讨论组,讨论组成员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要组员们独立思考积极寻找答案,有了答案后要进行小组讨论,要求每位组员都必须参与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思路,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组员分工协作,最终共同完成教师给的工作任务。项目结束后,指导学生梳理整个讨论流程,最后总结辅助车间的生产费用是如何进行核算分配的,重新温习相关知识,巩固有关理论知识。

3.图表教学法。运用图表教学法能比较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可以很有条理地梳理知识点,把片状的知识点系统化、直观化,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首先是各材料、人工、水电费各项要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其次是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最后是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与分配。这些看似相互独立的费用,其实它们相互间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核算流程可以通过图表来演示各类费用之间的分配结转流程,可以更直观系统地呈现出要表达的教学内容,便于学生把分散的知识点联系起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图 1 所示。

(二)贴近市场,更新教学内容。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应随着企业运营需要和企业对会计人员的需求而不断地进行更新。只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成性,而没有考虑知识的结构性及企业会计岗位的特定要求,已经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和市场所需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因此,会计专业教师必须了解现阶段会计领域最先进的理论和技能,并根据企业运营的需求,以财政部颁布的最新《企业财务通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编写适合本校会计专业学生学习的会计专业校本教材,比如中职《成本会计》教材中职工薪酬并不包括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在 2017 年《企业会计准则》修订后明确指出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这一修订内容并没有能及时在《成本会计》教材中体现,校本教材则弥补了这一缺陷。校本教材重点是以“够用、实用”为原则,既从“理论够用为度、重在实践技能”的职业教育目标出发,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因材施教,做好课堂设计。会计专业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小、专业知识缺乏、不爱动脑筋学习、好动等特点做好课堂设计。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要求,理实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设计不仅包括教学课堂的详细讲解,同时也需要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做出必要的分析。比如采用品种法计算产品成本这个教学内容,其重点、难点是品种法如何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如何让学生很好地理解重点,弄懂难点,笔者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教师简单讲解品种法的概念、适用范围及特点;其次,把本次教学的重难点内容编制成一个任务包,发给学生,其内容包括本月产量、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等,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成本归集和分配核算方法进行核算,核算出来的结果填入教师给出的七个表格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解难答疑,指导学生找出关键要素。如学生要完成“工资费用分配表”这个任务,须找出其关键要素。这里的关键要素是“运输车间人员、基本生产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找出这些要素,直接填入表中;“生产工人的工资”要先按工时进行分配,分配后按分配率×工时后的结果填入表中。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任务结果进行总结、点评。这样的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强化实践中理解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完成教学任务,真正做到“做中学、学中做”。

在平时课堂提问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设计问题,向不同的学生提问,成绩差的学生可以提问一些较简单的问题,如品种法的适用范围有哪些?让他们通过看书能回答出来,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同时也让成绩好的学生看到别人的进步而促使自己更要努力学习。由此可见,作为会计专业教师一要采用理实一体的教学法,突破传统教学观念;二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成本会计的教学设计;三要选用适应现代职教要求的教学方法。

(四)企业锻炼,提高业务能力。会计专业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该专业的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求会计专业教师既要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业务能力。以广西纺织工业学校为例,首先,学校积极组织会计专业教师利用寒暑假时间分批分时段赴相关企业进行跟岗实习或挂职实习。跟岗实习期间会计专业教师可以在企业了解到不同时段该企业最新生产要求及管理工作,加强与企业会计人员的交流与沟通,教师在企业跟岗实习或挂职实习中可以得到学习和锻炼,还可以解决平时在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不断提高知识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能力。其次,学校可以每年在合作企业中挑选出企业高水平的会计人才到学校兼职教学工作,提高兼职会计教师在整个会计专业师资队伍中的比重。同时,学校还可以利用业务学习时间,邀请企业经验丰富的会计人员到学校举办会计专业教师的讲座或培训,定期开展会计业务比如登账、成本核算等技能培训。

(五)模拟企业,建设实训基地。根据会计专业的教学需要,建立理实一体化会计实训基地,实训基地模拟企业的生产环境建设:某企业基本情况、生产工艺流程图、岗位流程图等,从填制原始凭证、编制通用记账凭证开始,到登记账簿、成本核算、编制会计报表到财务分析等工作任务。会计专业教师在模拟企业的校内实训基地中,讲解会计课程的知识,组织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训练会计专业技能。学生则通过接近企业生产环境的实训场所,将所学的会计的理论知识用之于实践,培养专业技能。除此之外,学校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设校外实习基地,专人管理、安排有经验的财会人员带学生实习。按照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实习计划,在真实环境中,按照企业要求逐项进行实际操作,完成教学内容,在企业真实的生产环境中按照工作岗位的特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专业技能。

随着现代经济发展和企业工作的需要,企业对应用型会计人才的需求也发生变化。为了适应企业的需要,会计专业教师应当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岗位中不断探索,推动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丰富教学方法,不断总结、改进和创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市场需要的实践应用型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1]肖大乔.浅谈高职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5(8)

[2]孙洪梅.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研究与探讨[J].职业技术,2016(15)

[3]陆 易.关于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实践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6(23)

[4]招 戈.成本会计[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刘爱坤(1977— ),女,广西平南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讲师,研究方向:中职教育教学。

(责编 刘 影)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中职教育问题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课程与思政教学的融合方式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大数据与会计专业人才培养路径优化策略
会计技能大赛对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分析
对新环境下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与探索
校企合作模式下中职物流德育工作研究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