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研究

2018-09-05 11:13肖雄英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25期
关键词:学徒制工匠精神培育

肖雄英

摘 要:“工匠精神” 首次在政府报告中被正式提出,体现了国家现阶段对于“工匠精神”的迫切需求。为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打造中国制造2025,国家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育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由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工匠精神”这种隐形知识的培养必须根植于实际的工作之中,依赖于师傅的“口传心授”。因此,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为“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了体制基础。本文分析了基于新型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

关键词:学徒制 工匠精神 培育

工匠精神的内涵是职业素养,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上。我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采用现代学徒制能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技术人才。根据调查,工匠精神与现代学徒制之间具有非常紧密的关联性,而且利用现代学徒制,职业学校可以更好地打造工匠精神,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1.工匠精神,一开始主要是用于赞美那些具有超强手艺的工匠。通常,工匠都具有精益求精、踏实肯干、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们所打造出来的工艺品,都令人十分满意。目前,工匠精神不再是单纯地反应匠人的高超手艺,而是将范围扩大到了整个生产领域。在企业生产期间,员工只要具有精益求精、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就都可以被称作是具有工匠精神。在现代企业中,员工具有工匠精神,是企业能够生产出优质产品的重要保障。日本著名企业家秋山利辉则表示: “只有具备好品质才能够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而好品质就指的是工匠精神”。[1]

2.根植实践的持续创新冲动。创新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创新是永无止境的,而且创新要以实践为基础,创新产品和工艺最后还是要通过实践来完成。工匠们往往都是工作在生产一线的员工,积累了很多实际操作经验,技术技能经过磨练也相对过硬, 这为实现创新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在充分实践基础上工匠能随时迸发出创新的冲动,通过不断的实验和学习,最终形成自己的创新技能。除了拥有高超的技术技能之外,工匠们还要具备能够大胆革新,刻苦钻研以及在遇到困难时迎难而上的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经验与创新相结合。因此,当代“工匠精神”还体现为工匠们根植于实践的持续创新冲动。[2]

二、新型学徒制的当代“工匠精神”培育

1.组织学生开展职业精神教育实践活动。进行思想品德及职业道德教育是从感性上让学生对“工匠精神”有一定的了解,真正实施“工匠精神”的培育更要在实践活动中來历练和强化。只有当面临具体任务时, 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工匠们坚守岗位、刻苦钻研的不易。实践教育活动是基于工作本位的学习,开展任务教学或项目教学,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或是单个项目,学生需要按照实际工作的操作步骤来一步步完成,教学过程强调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中心,强调学生个体对实践过程的主动探索,教师则起指导作用。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体会真实工作的状况,培养耐心、仔细、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并将这些隐形的知识内化到自己的品质之中,在学习操作技能的同时养成较好的职业素养。

2.工匠精神在教师影响下的塑造。有些技能方面的培训,只需要反复操作练习就可以掌握,但有一些则必须要依靠环境才能获得技能的提高。工匠精神必须要在特定的环境中,才能得到成功的培育。利用群体的力量,来对工匠精神的价值进行有效传播,这样每个人就能够在群体中自觉遵守工匠精神。学徒若想受到群体效应的感染,师傅的作用举足轻重。在工匠精神与学徒制充分融合的情况下,学徒在学习期间会得到师傅工匠精神的熏陶,在实习期间会学到师傅所传授的实践经验,另外,师傅的言行举止将会深刻影响学徒的价值取向。所以,采取这样的模式,就可以降低工匠精神的培训难度,且能顺利完成预想的培训目标。要确保学徒在技术学成之后,能够具有参加工作的能力以及较高的职业素养,最重要就是要确保教师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德国能培养出良好的教师团队,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双元制的实施,让很多教师培养出了很多优秀的学生。如果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学校教师,就一定要去相应的部门学习有关教育方面的内容,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并且还要具有专业的操作技能。另外,在写完学业论文的同时,还要参加国家所组织的考试,只有考试合格,才有资格实习,实习的时间通常为一年。紧接着,再参加由国家所组织的第二次考试,这次考试合格后,才有资格到职业学校从事教学工作。由此可见,若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工匠精神,就应该在教师的应聘过程中,学习选拔制度,这样选拔出来的教师其教学能力才能达到理想的要求,从而可以为职业学校培养出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学生。

3.工匠精神要在校企文化融合下培养。企业文化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员工的素质,二是企业规则。而这两方面的内容,其实都具有工匠精神的内涵。学徒进入企业后,能够通过实践,感受到企业各方面的条件以及所具有的企业文化。而在企业师傅的感染下,学徒会对企业产生归属感,进而认可其文化,认同企业精神文化中工匠精神的意义,并最终影响个人的发展,自觉遵守行业行规,并在日后的工作中表现出积极的工作态度。学徒制度下,将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确保两者能在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可以很好地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确保学生到企业实习后,能够顺利实现角色转换,由一名实习人员完美地转变为一名优秀的企业员工,从而实现自我价值。[3]

通过以上内容我们能够了解到,若想在现代学徒制下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就一定要保证工匠精神在规范制度下传承,同时在教师的选拔上要严格把关,另外,还要将校企文化进行完美融合。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积极努力,认真探索,完善现代学徒制,让我国工匠精神培育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34):95.

[2]查国硕.工匠精神的现代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6(7):72.

[3]韩翼,周洁,孙习习,杨百寅.师徒关系结构、作用机制及其效应[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7):56.

猜你喜欢
学徒制工匠精神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国职业教育中现代学徒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探索
艺术设计专业中实施现代学徒制的路径分析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学徒制”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