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

2018-09-05 10:50柯瑞红
读天下 2018年14期
关键词: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中语文

摘 要:作为初中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代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对中学生的成长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从古代诗歌的内容、形式、风格等诸多方面对诗歌进行分析,并在分析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能力

古代诗歌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初中生有效提高自身文学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正是因为深刻的文学性与人文性,古诗词鉴赏顺理成章地成为初中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重难点。那么,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如何做才能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提高中学生的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呢?

一、 在诵读中领略意境

常言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见,朗读对于诗歌理解以及诗歌学习的重要性。在诗歌诵读的过程中,初中生往往能够被古代诗歌中那些凝练、简洁的文字以及错落有致的铿锵韵律所感染,进而在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反复吟诵中更好地把握创作者情感和文章的发展脉络,从而能够深层次领悟古代诗歌的节奏、韵律与情感。

比如,在诗歌诵读中,我们可以首先让初中生在掌握古代诗歌发音的基础上掌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感,准确地理解创作者的情感;其次,让初中生借助工具书等对古代诗歌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入了解,深刻领悟诗歌情感;最后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感悟与理解,借助丰富想象力将古代诗歌有感情地朗诵出来,更好地领悟古代诗歌的意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和审美情趣。”想要有效培养中学生古代诗歌鉴赏能力,我们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逐渐增加诵读的比例,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咀嚼古代诗歌的意味。

二、 在拓展中领悟诗人情感

想要深层次地了解古代诗歌,真正读懂古代诗歌的内涵与意义,初中生就必须对这些诗歌诞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环境以及创作者个人经历、文化底蕴等紧密联系起来,身临其境地感受那个时代里的悲欢离合与喜怒哀惧。

在这些对诗歌情感表达有着重要影响的因素中,对创作者的情感经历与人文底蕴等因素的了解是初中生在古代诗歌理解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倘若不能够深入了解一篇古代诗歌的作者的话,那么,初中生就不可能彻底地了解这篇诗歌的内涵与意义。

比如,在学习《观沧海》时,初中生对曹操的事迹不够了解,那么,他们是根本无法理解其中那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壮阔与壮丽以及《观沧海》中所透露出的那种胸怀天下的胸襟与气度。

除此之外,在古代诗歌知识的学习与拓展中,初中生还能通过对创作者及其相关背景的了解消除自身对古代诗歌的时空隔阂,从而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流露于字里行间的那些或细腻缠绵或汹涌澎湃的情感。

三、 掌握基础诗歌鉴赏技巧

(一) 领会意象与意境

意象是古代文学创作者在古代诗歌创作过程中经常采用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不仅能够赋予“无情之物”以“有情之思”,还能使创作者的情感与诗歌中的画面完美交融,给人以完美的感官体验。

然而,想要从真正意义上领会古代诗歌的意境,我们必须要让初中生明白诗歌中出现了那些意象,这些意象在具体的语境中又有着怎样的寓意。比如,“月亮”经常暗示着“思乡”“思亲”;“梅”则暗示着“傲雪”“不屈不挠”;“菊”常常寓意“隐逸”“高洁”“脱俗”等。

(二) 了解古诗歌常用的表现手法

1.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创作者在诗歌中将自己的情感开门见山地表达出来,也就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种表现手法不仅能够使情感的表达更为朴实、真切,还能够将那些激烈而紧张的感情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比如,王安石在《示长安君》中写道:“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在这首诗中,颈联中“自怜”与“又作”贯通一气,诗人借此直抒胸臆,表达了心中的万端悲慨。此时,“湖海”久隔,“尘沙”远赴,短暂的相遇使遥遥无期的重逢更显得渺茫,再加上目的地的荒凉与凶险,别离的悲情更显浓烈。

2.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就是诗人将自身的情感、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比如,韦应物在《滁州西涧》中写道:“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在这首小诗中,作者利用首二句写春景、爱幽草而轻黄鹂的心理,用来比喻自身“乐守节,嫉高媚”的心理;在后两句中,作者写春潮之急以及水急舟横的景象展现除了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感。

3.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通对事物的描述,将自己的志向、情感等含蓄地表现出来。

比如,陆游在《卜算子·咏梅》写道:“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虽然这首诗表面上在写梅花,实际上却是借梅花展现自己的高洁情操。

4. 用典。

用典就是指引用历史事件或先人事迹等古来说明自身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它不仅能够使诗歌更具说服力,还能有效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刘勰曾在《文心雕龙》里将其解释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

比如,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在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淮南子·说林训》中的“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这一古语,另番新意的同时也将自己想要出仕的愿望以及担心无人引荐的隐忧生动地表现了出来。再如,曹操在《短歌行》中说道:“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这句诗便引用了《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的典故:“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总之,古诗词鉴赏能力的培养对初中生的语文学习,乃至其成长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意义,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以期能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提升初中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化莲.学生鉴赏古诗能力培养策略探研[J].成才之路,2015(20).

[2]范建华.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5(Z1).

[3]谢美玲.古诗歌鉴赏之我见[J].考试周刊,2011(85).

[4]何蓓蕾.古诗鉴赏教学策略浅谈——古诗鉴赏入门[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育),2010(12).

作者简介:

柯瑞红,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附属鹏峰中学。

猜你喜欢
古代诗歌鉴赏能力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小学美术课堂中鉴赏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弘扬民族精神,传承传统文化
电脑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改革实践研究
高中古代诗歌教学的三步曲
古诗欣赏课在幼师教育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