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音乐哲学”无疑涵盖了“音乐美学”所关注的内容,这同时也印证了“哲学”与“美学”的关系。虽然,我国的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上要晚于西方,但各种音乐哲学和美学的思想却源远流长。
关键词:哲学;音乐哲学;音乐美学
要了解“音乐哲学”和“音乐美学”这两个概念,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美学”,并搞清楚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一、 哲学
“哲学”,英文为Philosophy,意为“爱智慧”。罗素是这样对“哲学”下定义的:“哲学,就我对这个词的理解来说,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确切的知识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但是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的理性而不是诉之于权威的,不管是传统的权威还是启示的权威。一切确切的知识——我是这样主张的——都属于科学;一切涉及超乎确切知识之外的教条都属于神学。但是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还有一片受到双方攻击的无人之域;这片无人之域就是哲学。”哲学主要包括了以下四个分支:一是逻辑学。研究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二是认识论。研究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认识的来源、认识的内容、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规律;三是本体论。
二、 美学
“美学”一词源自希腊语,意为感觉知觉。关于美学的定义,国内很多参考书、工具书是这样写的:“研究人对现实(特别是艺术)的审美活动的特征和规律的科学。”“研究人类审美规律及其活动的科学。”“研究美、艺术、审美活动和审美意识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的科学。”等等。笔者认为把“美学”定义为“……的科学”是不恰当的。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指以下五个方面:(1)人类审美的发生和历史的展开;(2)审美主客体关系及美的本质;(3)人类审美的过程;(4)艺术中的审美问题;(5)审美教育问题。从上述美学发展史及美学的研究内容来看,美学应是哲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学科”,而不是“科学”。
从美学的研究方法看,美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艺术学四种。这里也许会引起人们的疑惑,哲学似乎只是美学研究方法中的一种,怎么能说美学就是属于哲学呢?笔者认为,美或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随着这一学科的不断发展,还会出现其他的研究方法。但这并不能说明,用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去研究的美学就不是哲学了,用哲学或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同样也不能说明美学与这些学科的关系。所以,笔者认为“美学”不属于“科学”的范畴,而属于“哲学”的范畴。
三、 音乐哲学与音乐美学
解决了什么是“哲学”,什么是“美学”问题,就基本解决了“音乐哲学”与“音乐美学”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音乐美学与哲学紧密联系,美学研究中的很多问题都牵扯到基本的哲学立场,人类的美学思想无一不是在一定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音乐哲学”的定义,国内很难找到相关资料,这足以说明现今国内对“音乐哲学”这一学科还很陌生。那么国外对这一学科又是如何定义的呢?音乐哲学是一门这样的学科:研究音乐的本质以及我们人类的音乐经验的最基本问题“通过对音乐的审美经验,研究音乐与人类感官及心智间之关系的学问。”下面再看一下“音乐哲学”与“音乐美学”的发展历史及研究内容是什么,以便进一步去了解它们。1784年,德国著名作家、诗人丹尼尔·舒巴特写于1784~1785年的遗著《关于音乐美学的思考》出版,第一次把“音乐”同“美学”联系了起来。不过这部著作还没有把音乐美学作为独立的学科建立起来。音乐美学的学科诞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第一部代表著作是F·G·韩特先后发表于1837年、1841年的两卷本《音乐美学》。
然而,“音乐哲学”的研究方向则注重以下方面的探讨:(1)什么是音乐?(关于“纯”音乐;“音乐”的定义);(2)音乐本体论(正统派基督教的信奉者的辩论;更高层次的有关本体论的问题;对音乐本体论的怀疑论);(3)音乐和情感(音乐中的情感;听众的情感);(4)音乐理解;(5)音乐和价值;等。
从研究方向来看,“音乐哲学”无疑涵盖了“音乐美学”所关注的内容,这同时也印证了“哲学”与“美学”的关系。虽然,我国的音乐美学和音乐哲学的发展在学科建设上要晚于西方,但各种音乐哲学和美学的思想却源远流长。我们可以从古人著作中觅到各种音乐哲学、音乐美学思想。如《淮南子》《乐记》《声无哀乐论》《乐论》《琴赋》《文心雕龙》《琴决》《教坊记》《乐府杂录》《琴论》《琴议篇》《杏庄太音补遗》《溪山琴况》《律吕臆说》等等,以上仅是浩瀚书海中的几朵浪花,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思想的著述数不胜数。我国古代文人多数具有音乐修养,曾在著述中论及音乐思想者也不在少数,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生生不息,为后世的音乐哲学和音乐美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学术宝藏。通过对“哲学”和“美学”的概念进行比较研究,由此得出“美学”是“哲学”的分支这么一结论;又通过对“音乐美学”与“音乐哲学”的学科比较研究,也由此得出结论:“音乐美学”隶属于“音乐哲学”。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今后的“音乐美学”的研究可向“音乐哲学”方向靠拢,以拥有更宽广的研究视角。
参考文献:
[1]藍仁哲,等.加拿大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98:684-686.
[2]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译.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11.
[3]何新.中外文化知识辞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9:129.
[4]冯大彪,等.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文化精粹分类[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809.
[5]马国泉,张品兴,高聚成.新时期新名词大辞典[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163.
[6]李泽厚,汝信.美学百科全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0:640-641.
作者简介:
王安清清,山东省聊城市,聊城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16级研究生,专业为音乐,研究方向为古筝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