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
摘要:电影《复制贝多芬》(Copying Beethoven),围绕《第九交响曲》而展开了音乐家贝多芬晚年的人生故事。这部影片中的亮点之一就是《第九交响曲》,运用叙述的手法来再现这部经典作品的诞生,戏里戏外都能感受到其无可抵挡的艺术魅力。影片中的另一亮点是贝多芬关于音乐家的言论,他通过个人的思考及实践,解读了“什么样才是真正的音乐家,音乐家的使命是什么”。本文以影片中的这两个亮点为出发点,从音乐美学的角度来阐释。
关键词:复制贝多芬 《第九交响曲》 音乐美学
中图分类号:J9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19-0151-03
一、关于影片《复制贝多芬》
影片《复制贝多芬》(Copying Beethoven),美国和德国2005年联合拍摄,由阿格涅丝卡·霍兰(Agnieszka Holland)执导,史蒂芬·里维尔(Stephen J. Rivele)和克里斯托弗·威尔金森(Christopher Wilkinson)携手编剧,曾获第21届西班牙戈雅奖-最佳欧洲电影提名奖。
《复制贝多芬》作为一部电影,是一种艺术形式,“必须建构于想象,诉诸于情感,电影和历史之间隔着巨大的鸿沟,电影中的‘历史叙事无法严苛其‘真实性。”①例如抄写员安娜,作为电影中的女主角,却是完全虚构的人物;电影背景设定在1824年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期间,影片中贝多芬深受耳疾之苦,但只要声音大一点他还是会听见,实际上贝多芬早在1817年就完全丧失了听力,创作《第九交响曲》时他已经全聋。因此,我们更关心的是影片构建的是怎样的“贝多芬”,他的艺术境界和生命意义究竟为何?剧中安娜的虚构,她与贝多芬相处的桥段,使得影片充满了戏剧性张力,对于贝多芬的人物塑造起到了渲染作用。毋庸置疑,尽管这些有悖真实的成分,但是在影片中还是为我们呈现了一个真实的贝多芬——一个脾气暴躁、邋遢、不修边幅的糟老头,尽管不讨人喜欢,但是却被他的音乐才能所折服,能够当贝多芬的邻居却感到如此自豪:“我是第一个能听到他乐曲的人,甚至在首演之前,整个维也纳都羡慕我”。
二、就音乐欣赏而言
贝多芬是人类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一生创作了众多的音乐精品,其中最重要的属《第九交响曲》,也是整部电影的主题。该音乐作品是贝多芬历经数年的长期酝酿而创作出来的,凝聚了其毕生思想和创作的总结,以深邃的哲理思想和丰富的艺术形象,表达了“通过苦难得到欢乐”的坚定信念。全曲最著名的是第四乐章,贝多芬大胆地将独唱、合唱引入到庞大的管弦乐队中,以德国诗人席勒的诗作《欢乐颂》为歌词,谱写出了他一生所坚信的“艺术能联合人类”的伟大颂歌,开创了人声进入交响乐队的先河,歌词中的“欢乐女神圣洁美丽”,“你温柔的翅膀下,人们都会结成兄弟”,更是唱出了人类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热切愿望。这部交响乐自1824年5月在维也纳首演,如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两百年,这首交响乐却成为了人类音乐艺术史上一座无人能及的高峰,其高度、深度、广度,没有任何作品能超越。
就音乐欣赏本身而言,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和时间艺术,非自然性、非语义性与非视觉性是其语言材料的特殊性所在,也加大了欣赏者对音乐作品理解的难度。一度有人说“古典音乐太高雅,听不懂”,不知从何下手。在这部电影中,无需任何多余的关于这部音乐作品的介绍,跟随着故事的展开,也能让观众在影片中找到答案。此时的贝多芬,生活穷困且饱受耳疾之苦,另一方面是对侄子寄托希望但又看不到希望,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打击下,《第九交响曲》历经艰难而诞生。就贝多芬而言,《第九交响曲》不仅仅表达了全人类的愿望,也表达了个人对“通过苦难得到欢乐”的坚定信念。在影片中具象的体现就是贝多芬在耳朵失聪的致命打击下仍保留着对音乐执着的爱,对真、善、美的追求,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索,体现了一位伟大音乐家在音乐创作背后所隐藏的强大心智能力。运用叙述的方式,以故事的形式来解读该音乐作品,使观者可以更直观且深刻的感受这部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导演在这部影片中将《第九交响曲》的美学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反过来这部音乐作品也成为电影故事发展中的煽情之笔。
无论是戏里,还是戏外,这部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都无可抵挡。在电影中,《第九交响曲》公演音乐会上演,持续长达十分钟的音乐片段,掀起了整部影片的高潮,这里没有华丽的剪辑和特效,此时导演呈现给观众的不是电影,而是一出饱含热情的音乐会,满怀敬意,朴实无华,但是却能让人热泪盈眶。饰演贝多芬的演员艾德·哈里斯(Ed Harris)回忆道:“在拍摄终曲前的段落时,导演已经喊停,但我们却停不下来,我继续指挥,交响乐团也在继续演奏,曲终之后,整座剧院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太具有成就感了。”
三、就音乐创作而言
安娜的男朋友马丁,是一位桥梁设计师,在设计展比赛上,贝多芬用极端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艺术的态度,砸毁了他的设计作品,因为他的作品“缺乏生气、优雅、热情,像个没用的死东西……”否定了他的艺术家身份。
什么是艺术家?艺术理论家瓦·康定斯基说:“一个艺术家千万要正确估量自己的地位,明白对艺术和自身所负的责任,懂得他不是一位君主皇上,而是一个为崇高目的服务的人。”贝多芬正是这样一个为了崇高目的服务的艺术家。“音乐是上帝的语言,能最亲近上帝的人是我们音乐家,我们能听到他的声音,能看到他的唇语,我们孕育的音乐是上帝之子,来颂赞他,这就是音乐家,安娜,如果我们做不到,就一无是处了。”贝多芬如是说。
音乐是上帝的语言,不像文学语言具有直接表达概念与思想的能力,不能如绘画、雕塑那样直接描摹表现对象的形状、色彩、位置等视觉感受。但是,这些缺陷也正是音乐语言的长处,音乐是通过听觉而直接作用于人类心灵的语言,不需要借助任何外物,仅凭借听觉感官和情感体验便能够达到对音乐语言的领悟。音乐是表现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其音符是不断发展、变化和流动的,正犹如人的生命一样,它的节奏、律动与人的生命和谐共振,表现的是人类生命力的存在和运动,展示人类灵魂的真、善、美。罗曼·罗兰在《论音乐在世界通史中所占的地位》中说:“音乐的实质,它的最大的意义不就是在于它纯粹地表现出人的灵魂?”创作出有灵魂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艺术家、音乐家。
在音乐创作中,为了艺术表现的需要,作曲家不能固守陈规,往往要突破常规的某些局限。“它不用成调,而是渐增渐长,你瞧,第一乐章变成了第二乐章,一个意念消逝,新的就会产生,你的作品里充满了‘结构,只为了中规中矩,你得倾听内心的声音,连我自己也是聋了以后才听见。”安娜对贝多芬的音乐作品无法理解,贝多芬解释道。有人把音乐创作看作是单纯的技巧的运用,千方百计地运用技巧去勾画音乐的形式结构。其实不然,所有的作曲技法,人为的条条框框仅仅是音乐创作的一种手段与方法论,其最终服务的对象则是音乐艺术,这些都是为了音乐艺术表现的需要而存在。音乐家在创作时,不能做音乐的奴隶,应该是自己的主人,要倾听内心的声音,用灵魂来创作,是为了艺术表现而创作。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但是伟大的音乐家注定是孤独的,正如贝多芬说“我和上帝非常了解对方,像两只同穴而居的熊,互相唱和、互相搔痒,相依而眠,没人敢靠近我们……寂寞正是我的信仰。”“寂静才是‘关键,音符之间的寂静,当你心中充满寂静,你的灵魂就能看见了”。只有孤独,才能使人静下来,才能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才能做到用灵魂去创作。贝多芬正是在他耳疾最严重的时候开始了他晚期的音乐创作,这个阶段的贝多芬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遐想和思考中,音乐此时与内在自我的联系更加紧密,在他晚期的音乐作品中凝聚了对其人生的思考与音乐创作的总结,正因为如此,才有了《第九交响曲》,同时也奠定了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贝多芬是音乐家,但也是常人,也会害怕孤独。当安娜满怀希望的将自己的音乐作品给贝多芬指正时,却遭到贝多芬无意的嘲笑,内心受到伤害而悲痛地离开。贝多芬此时,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颅,亲自登门道歉,跪地请求她的原谅,因为她是他“灵魂的天使”,“我唯一信任,能引领我度过时间洪流的人”。
伟大的音乐家还承担着推进社会音乐文化艺术发展的使命,在孤独中前进、摸索,走在时代前端,注定不被人们理解。《降B大调大赋格曲》是贝多芬晚期创作的一首弦乐四重奏,该音乐在电影中出现了三次,第三次出现,是这个音乐作品的首演,表演还没结束,听众却逐一离场,“天啊,你比我想像的还聋。”“大师,我真的无法像你一样体会这曲子。”和《第九交响曲》首演取得的辉煌场面形成鲜明对比,而贝多芬似乎早有心理准备:“这是必然的结局。”作为一首赋格曲,该作品的结构、内容、表现等方面都摆脱了传统赋格遵守格式而机械再现的束缚,贝多芬以充满自由和个性的对位来挑战传统对位的条规,运用独特的写作思维表现了复调技法在新时代的创造性使用,但是这些音乐语言却不被当下的人们所接受。可是,正是这些在当时看来值得费解的表现手法,却为之后的音乐创作带来了可以借鉴的经验,并预示着浪漫主义风格的来临。
贝多芬以艺术家、音乐家特有的想象力和洞察力,为人类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所有,值得我们永远崇敬。
注释:
①陈捷:《传记片中的历史、人性与真实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
参考文献:
[1]于润洋.西方音乐通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2]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
[3]余秋雨.观众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4]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田艺苗.贝多芬后期作品中的赋格曲[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