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种心脏病发展到严重阶段,均可能出现室性心律失常(ventricular arrhythmia, VA),使病人猝死风险增加,并严重影响预后[1]。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rh-BNP)是应用生物重组技术人工合成的与人类B型利钠肽生物功能相似的肽类物质,既往有报道将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2]、难治性心力衰竭[3]等疾病,并取得可靠疗效,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且难治性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有彼此促进作用,推测直接应用心律失常也有助于改善心律失常相关症状。本研究纳入90例心律失常病人,观察采用rh-BNP治疗的疗效、安全性及量效作用,现报道如下。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心功能依据纽约心脏病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分级为Ⅰ级~Ⅲ级;自主选择保守治疗方案,且治疗依从性高。排除标准: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心动过缓、Ⅱ级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肝、肾功能严重不全;甲状腺疾病;严重电解质紊乱;相关药物过敏病人。
1.2 临床资料 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开展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病人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观察A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42岁~81岁(65.2岁±11.4岁);本次心律失常病程3 h~36 h(16.4 h±5.2 h);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9例,Ⅱ级13例,Ⅲ级8例;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18例,扩张型心脏病6例,高血压心脏病5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VA类型为频发室性早搏21例,多源性室性早搏8例,短阵室速1例。观察B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5岁~80岁(66.1岁±12.2岁);本次心律失常病程4 h~38 h(16.6 h±4.1 h);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8例,Ⅱ级12例,Ⅲ级10例;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16例,扩张型心脏病8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VA类型为频发室性早搏20例,多源性室性早搏10例。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1岁~80岁(66.3岁±12.1岁);本次心律失常病程4 h~36 h(16.2 h±5.1 h);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7例;基础心脏病为冠心病17例,扩张型心脏病5例,高血压心脏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VA类型为频发室性早搏20例,多源性室性早搏7例,短阵室速3例。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案 所有病人均根据病情开展基础治疗,包括限盐限水、吸氧、利尿,应用地高辛、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拮抗剂等。所有病人应用胺碘酮,基础治疗持续4周。对照组:仅接受上述常规治疗。观察B组:联合应用高剂量rh-BNP(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20050033,每支0.5 mg),先以3.0 μg/kg大剂量静脉冲击,后维持0.015 μg/(kg·min)连续静脉输注,持续72 h。观察A组:联合应用低剂量rh-BNP,先以1.5 μg/kg小剂量静脉冲击,后维持0.007 5 μg/(kg·min)连续静脉输注,持续72 h。
1.4 观察指标 ①治疗72 h后,统计心电图变化情况,指标包括心率、PR周期、QRS时期、QT间期。②治疗72 h后,统计血电解质指标变化情况。包括外周血血清钾、血清钠、血清镁水平。③治疗72 h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主要指标为外周血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 isoenzyme, CK-MB)水平。④疗程结束后,统计临床疗效。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频发室性早搏减少≥70%,成对室性早搏减少≥80%,短阵室速减少≥90%,心功能改善2个等级或达到Ⅰ级;有效:临床症状显著改善,频发室性早搏减少<70%或连发室性早搏减少≥90%,心功能改善1个等级;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2.1 3组治疗72 h后心电图变化情况 3组治疗后心率明显下降、QT间期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间期、QRS时间未见明显变化(P>0.05),治疗后观察A组、观察B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B组QT间期明显短于观察A组、对照组,观察A组QT间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3组治疗72 h后心电图变化情况(±s)
2.2 3组治疗72 h后血电解质指标变化情况 3组血清钾、镁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血清钠未见明显变化(P>0.05),观察A组、观察B组血清钠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后观察B组血清钠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A组(P<0.05)。详见表2。
表2 3组治疗72 h后血电解质指标变化情况(±s) mmol/L
2.3 3组治疗72 h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 3组治疗后CK及CK-MB均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A组CK及CK-MB均低于观察B组、对照组,观察B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3组治疗72 h后心肌酶谱变化情况(±s) U/L
2.4 3组疗程结束时临床疗效 多组间采用Kruskal-WallisH检验,显示3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两两对比,观察A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表4 3组疗程结束时临床疗效 例(%)
2.5 3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观察A组出现1例轻度恶心,2例一过性面部潮红,不良反应发生率10.0%;观察B组出现2例低钠血症,2例低血压,1例轻度恶心,不良反应发生率16.7%;对照组出现2例肝功能损害,3例轻度QT间期延长,2例轻度窦性心动过缓,3例低血压,2例恶心呕吐,不良反应发生率40.0%。观察A组、观察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值分别为7.200,4.022,P<0.05)。
持续性心律失常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病人死亡的主要直接原因之一,该并发症的形成机制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与如下因素有关[4-8]: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性损伤等导致血流动力学紊乱,使心肌牵张,心室内压增大;神经内分泌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增加血管、心室容积及压力,引发心肌机械-电反馈,促发心律失常;肾上腺素能神经的激活及对钠离子通道的调节也可能促发心律失常。本研究显示应用rh-BNP1.5 μg/kg小剂量静脉冲击,后维持0.007 5 μg/(kg·min)连续静脉输注,持续72 h的低剂量应用方案,能够提升心律失常疗效,改善病人预后。该药物的生物效能与人脑利钠肽相似,而Cao等[9]在CaCl2所致大鼠心律失常模型中观察到脑利钠肽在心律失常后明显上升,且与心律失常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直接相关,可能也因为该脑利钠肽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在出现心律失常后,其水平呈保护性上升。
排钠利尿可能是该药物抗VA的主要机制之一,本研究观察病人治疗72 h内血电解质水平的变化,显示观察A组、观察B组血清钠水平明显下降;李明琰等[10]纳入18例慢性心力衰竭病人,应用与本研究A组相似的rh-BNP应用方案,病人尿量在72 h后从(62.321±3.254)mL/h上升至(112.254±6.486)mL/h;薄小萍等[11]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发现应用rh-BNP治疗72 h后,病人每日呋塞米用量从(81.8±17.9)mg/d下降至(70.3±17.4)mg/d,也认可了其利尿作用。通过排钠利尿作用,该药物能够改善病人血流动力学,从而抗心律失常。其还具备一定的抗心肌损伤作用,本研究主要发现其能够减少CK及CK-MB,而Miao等[12]纳入421例前壁心肌梗死病人,证实其对心肌肌酐蛋白T、N末端脑钠肽原也有一定抑制作用,上述蛋白均能够直接反映心肌损伤[13],其具体的抗心肌损伤机制则可能与拮抗神经内分泌的激活有关,徐峰等[14]纳入118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泵功能衰竭病人,直接观察到rh-BNP有助于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1水平。另外,熊峰等[15]研究进一步指出其有助于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吴钟伟等[16]观察到该药物能够提升内皮祖细胞血管生成能力,这对改善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症状均有一定作用。
目前研究多指出rh-BNP对改善心律失常及相关临床症状有一定作用[17-18],但针对该药物的临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其用法用量在不同研究中有一定差异,如安佰富等[19]采用1.5 μg/kg负荷剂量静脉注射3 min后,以0.015 μg/(kg·min)维持48 h预防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损伤,证实能够显著减少再灌注心律失常;董少元等[20]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冲击剂量与前述研究相同,但维持剂量减半,也能够将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从51.2%下降至77.5%;张燕等[21]则认为维持剂量在(0.007 5~0.01)μg/(kg·min)均有效。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不同应用剂量的疗效价值,观察A组采用相对低剂量,观察B组则采用相对高剂量,相对低剂量能够有效提升心律失常的控制效果,观察A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而观察B组则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琴等[22]研究也有类似结论。同时,虽然两组均能够有效减少不良反应,但B组利尿作用更明显,可能导致更多的低钠血症,因此安全性相对较差。rh-BNP减少不良反应的机制,可能还与其能够有效抑制QT间期的延长有关,这与罗苑苑等[23]报道结论相符,但具体机制仍不明确,尚待后续研究补充。
应用低剂量rh-BNP对提升室性心律失常疗效有效,且安全性较高;应用高剂量rh-BNP的疗效提升效果并不确切,且可能导致更多的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