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汶其
【摘要】高中数学中统计与概率部分的知识是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学习这部分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破解常见的生活陷阱。统计和概率占有一定的比例,并且统计、概率等相关的内容与函数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该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有效帮助解决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统计问题。而在实际的生活当中,碰到相关的统计或概率问题时,如何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以下则展开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 概率与统计 生活陷阱 破解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149-01
高中数学中,学习统计与概率部分的知识,要扎实地掌握统计与概率的思想和方法,深刻理解和领悟随机性数学思想,合理的分析事情的本质,面对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关于统计与概率问题错用、滥用及误导性问题,可以及时应对,给予破解,真正的做到把课堂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学以致用,融会贯通。本文就高中数学统计与概率部分知识的学习中,联系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使用统计与概率的知识破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陷阱。
一、高中数学统计和概率的内容
高中数学涉及到的统计和概率方面的内容,主要包括算法初步、程序框图、基本的算法语句、概率互斥事件、随机抽样、分层抽样、样本分析、样本变量的相关性、导数、导数运算、导数与函数的关系等等,其内容众多[1]。而学习这些内容,对学生分析统计数据、分析样本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等均有帮助。尤其是对导数方面的学习,其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解决与导数相关的函数问题,这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关于统计、概率等问题也具有较大的帮助。
二、以统计和概率知识解决生活常见陷阱的分析
在学习高中数学统计及概率知识的基础上,针对生活中关于概率、统计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一)选择更为直观的统计图表
面对收集的大量数据,一般需要先经过分析,而后针对对应数据予以相应的文字解说,再选择适当的图表更加直观和具体展示数据,并且该图表及数据能够非常直观的传达出数据之间的关系、意义[2]。而生活当中,针对大量数据以及整理后制成图表,很可能存在图表不能针对性的呈现量与量之间等方面的关系,甚至不能看出该图表制成的意图。
例如,针对条形统计图的制图,若图中的条状長宽或者高低差别非常大,则读图者会认为图中描述的事物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若条形统计图的条状长宽或者高低差别不大,则事物存在的差距不大。就此,在制作图表的过程中,首先需要依据数据分析,而选择能够更加直观反映该事物之间存在的联系的图表,以此来解决可能一眼就能处理的问题。
(二)将数据作为参考
在生活当中,统计、概率是随处可见的,如人口的统计、劳动力的统计、区域或者全国青年劳动力的平均工资统计等等,这些都是数据统计,当然其中也或多或少涉及到概率的问题。在日常生活的相关统计数据当中,实际存在统计结果与具体结果不同或者差异较大的情况,例如区域内的平均工资统计结果与许多人的工资水平不相符或差距非常大的情况,而出现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工资高的人群比例小,而大多数人工资相对不高,经过相加及平均计算,则必然会出现平均工资高于大多数人的工资水平。基于此,就此类的统计数据可以忽略,即不过分在意该统计数据,仅将其作为数据参考。而面对这一类的数据统计,实际上可以借助中位数的概念进行计算和分析,以此使得该类数据与实际数据更为贴合。
(三)分清统计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生活当中就转基因食品的分析,过去有相关的数据显示转基因食品中的草甘膦用量与疾病存在的相关性,该研究统计主要以折线统计图的方式呈现其中的相关性。在此统计图表当中,其表达的是转基因食品中的草甘膦用量越大,则食用人群发生疾病概率越高,其中草甘膦与肥胖之间存在相关性非常高,达到0.97。由此,人们对往后食用转基因食品中,则更加留意。但是,跳出转基因食品的层面,就饮食习惯与肥胖进行相关性的研究,则达到的相关性系数则明显要高于草甘膦与肥胖的相关性系数。因此,在生活当中,若要进行合理科学的统计、概率计算等,则首先需要分清统计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以此达到更好的统计效果。
综上所述,统计、概率等在生活当中非常常见且常用,作为高中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统计、概率等知识之后,要将所学运用到生活常见的概率、统计等问题或陷阱中,必须保持清晰的思路,就图表、图表含义、事件因果等予以严谨的分析,避开这类问题的陷阱,还原生活的本质。
参考文献:
[1]王海闻.数学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重要领域的应用[J]. 考试周刊,2016,(79):65.
[2]崔志新. 概率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J]. 科技经济市场,2015,(09):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