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香艳
【摘 要】高中语文教学中课内阅读与作文教学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对于学生来说,阅读和作文也是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收效最小的两大难题。如何将高中语文课内阅读和作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是当前应该积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这个难题一旦得到有效解决,将大大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从而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关键词】作文;教学一体化;学以致用;相辅相成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8)11-0047-01
一、高中语文课内阅读和作文教学的现状
目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基本上都以课内阅读为主,课内教学又以课本为主,之后再进行一些延展阅读,但几乎仅限于习题练习,教学模式也是“套路”字、词、句、段分析,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学生可发挥空间小。课外阅读仅仅依靠学生的自觉性和自身领悟能力,老师缺乏有效的指导。 “阅读”的方式机械死板、枯燥乏味,虽然老师费力“表演”学生却收效甚微,甚至厌恶语文课。
二、高中语文课内阅读与作文教学一体化研究
阅读课往往是让学生“用心”读,“用心”体会,“用心”分析,用心去揣摩作者的心思,却忽略了自身的感受。而作文呢,就是“用心”表达自己的“真心”,呕心沥血抒发自己的感受,可是用什么载体来表达和抒发自己的感受呢?阅读和写作其实就是“学”和“用”的关系,将两者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做到学以致用,相辅相成。如何才能做到阅读和作文的一体化教学呢?
(一)“读”和“写”结合
摒弃为“做阅读”而“阅读”的心态,用自己的心思去揣摩作者的意图。简单的说,就是在指导阅读教学的时候点拨学生将自己代入到文章当中,穿越到作者生活的时代,自己“亲身”去体会作者的生活。这样既能准确分析文章中心思想,又会有不同的见解,其实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既能同作者感同身受,又能突破时代局限弥补作者的不足。同时,在这个“创作”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能够“偷师”,学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另一方面在创造的过程中又发掘了自己的优势,从而提升写作能力。这个过程已经完成写作技巧的学习、积累和练习区别就在于是学生自主完成学习。比如学习郁达夫《故都的秋》,首先是点拨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处境体会作者此文表达的深意,学习作者写作的多种描写手法,用心体会作者的心境;其次启发学生站在自己的角度来思考,如何描写自己喜欢的季节,或者通过什么方法来委婉表达自己的感情,在这创作过程中应该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描写手法、表达方式等。
(二)“宽容”教学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应该少一些标准答案,鼓励学生多一些“天马行空”。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同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作者和相同的写作背景,但是每一个阅读者的感受却是不同的,对于同一个问题的答案肯定也是大相径庭。学生在体会文意,在思考、组合和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其实就是在进行创作。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不要用僵化的“标准”扼杀掉学生的创新思维。在作文教学中也要鼓励学生去发掘,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理解的“中心”,而不应该是我们规定的“中心”,这样才能真正发掘学生的优势和个性。学生在发掘作文中心的时候会借助一些“工具”,这些工具往往就是我们的阅读知识,如此一来就将阅读和作文有效结合起来。同样以郁达夫《故都的秋》为例,文章的感情基调主要是“清”、“静”、“悲凉”,但是每个学生感受可能不一样,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能找到根据,言之有理即可。还应该鼓励学生就自己的观点进行阐发,写读后感或者是另写一篇类似的文章,这样也是阅读和作文教学一体化的有效尝试。
(三)鼓励学生“吐露心声”
在高中阅读教学中,不妨将几个阅读小题目连起来,让学生以写读后感的方式答题,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一方面要顾及写作背景和作者当时的处境及心境,同时又要站在自己的时代和立场看问题,就是既要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又要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这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并且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学生就能自觉将阅读和作文联系起来,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綜上所述,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勤思考善表达,培养学生的表达技巧;一方面教师也要多思考,敢尝试,将阅读和作文结合起来,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技巧,将作文当做阅读再创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和作文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