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百家争鸣时期的三个重要音乐思想

2018-09-04 09:15李雯琪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墨家道家儒家

摘 要: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活动和学术繁荣的时代。不同学派的秦前期学者开始争论音乐的社会作用,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本文简要总结了儒学、墨家、道家三个学派的学说和观点,并作了简要评价。

关键词:百家争鸣;音乐思想;儒家;墨家;道家

中国音乐史

中国古代的音乐作为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产物,它被深深的植根于中国古代的经济、政治、理论的肥沃的土壤之上。作为中华的儿女,我们的中国文化可以说是博大精深的,有着悠久的历史。若是要追溯它的来源,先秦时期的音乐文化是极为重要的。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众多,先秦诸子的不同学派,围绕着音乐的社会作用的问题互相讨伐,促成了封建制度的萌芽,也形成了一个“百家争鸣”的局面,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思想活动和学术繁荣的时代。一般说来,可以分为儒学墨家、道教三大流派。

音乐思想

1.儒家的音乐思想

在儒家音乐思想中,音乐被认为是人格教育的重要阶段,也是政治统治的工具。儒学对音乐有积极的态度,主张音乐和肯定音乐,即“倡乐”。孔子的音乐教育思想可以说是中国教育思想史上的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奠基人,他在仁爱的基础上建构了自己的音乐思想。然而"仁"是又体现在"礼"和"乐"的关系上。"礼"和"乐"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体现出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观念,不仅使人们产生感知和理解的能力,而且激发人们追求生活的积极情感,陶冶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人的个性。“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孝经》)、“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这些都能看出孔子对“礼”和“乐”的重视程度,充分肯定了音乐对于建立一个正常的社会秩序以及改造社会风气的重要作用。

儒家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孟子在音乐中提倡“王与民同乐”。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王天下”的目的,他的治民观点不仅减轻了王与民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还推广了孔子"仁"与"礼"的主张,与孔子的音乐思想相比,孟子的音乐思想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著名代表人物,他的《乐论篇》对于儒家音乐思想具有系统的概括意义。“故乐者,天下之大齐也,中和之纪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荀子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音乐、离不开音乐,是因为音乐可以配合统治阶级的文治武功,协调各方面的矛盾,使之能够统一,最后做到"天下大齐"的目的。这样看来,荀子的音乐理论显然是为了巩固当时统治阶级的利益而考虑而服务的。

能真正代表儒家音乐思想的书是《乐记》,也是我国最早的音乐理论著作,具有较为完整的体系,总结了秦代以前的音乐美学思想成果。《乐记》的核心内容是对儒家的礼乐思想进行系统阐述,大致可以概括为:一、对音乐的本质进行阐释。认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情动于中,故形于声;声成文,谓之音。”从中国古代散文中可以看出,它肯定了音乐,肯定了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和一种声音艺术。二、强调音乐不仅可以反映国家的政治状况,而且可以反映社会风气。“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它符合当时新封建统治阶级政权的时代要求,显示出音乐与政治、社会的紧密联系。三、音乐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也是治理国家的一种方式。"乐者,天地之和也",把音乐的谐和看作是宇宙万物諧和规律的一种体现。并将音乐与法律、道德、政治看待的同等重要,"礼乐刑政,四达而不悖",这就表现出音乐在国家上层建筑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2.墨家的音乐思想

墨子,墨家的创始人,完全反对儒家的音乐思想。他对音乐持否定态度,即"非乐"。在《墨子·非乐》篇中有这样的阐述,“上考之不中圣王之事,下度之不中万民之利。”“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从这些话都能看出他"非乐"的观点,墨子从当时小生产者和工人的利益出发,认为音乐是一种有害的、无用的活动,音乐不仅不能解决人们的困难,还会劳民伤财,全国上下若是都热衷于音乐的话,会让国家变得不安定,搞多了还会亡国。墨子将精神和物质对立起来,完全否定了音乐对社会和人类所具有的功能,如教育、审美功能等,所以现在看来,他的音乐思想也是不太合理的。

3.道家的音乐思想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老子学派和庄子学派均代表了没落贵族阶级的思想意识。老子,春秋时期的哲学家,他的音乐思想是否定人为的音乐,他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从这可以看出老子从根本上是否定礼乐的。老子主张“大音希声”即最美好的音乐是没有声音的,是一种自然的、无声的境界,也是从这句话奠定了老子作为中国崇尚自然美学派的鼻祖的位置。

道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庄子,他同样否定文化艺术,他认为"人籁"(人为创作的音乐)不如"地籁"(大自然的自然声响),而"地籁"又不如"天籁"(宇宙间的声响),他认为只有“天籁”才无所依凭。“听之不闻其声,视之不见其形,充满天地,苞裹六极”,庄子反对主观作用的“人籁”的音乐,他提倡的是一种自然、神话的音乐。

纵观先秦时期的音乐文化,我认为儒家学派的音乐思想是最积极的,它不仅肯定了音乐在建立正常的社会秩序和改造社会氛围方面的作用,而且肯定了音乐能够与统治阶级合作。通过文化和武术进行统治,并认为音乐可以调和各方面的矛盾,寻求天下的统一。所以整体来看,儒家的音乐思想是有利于音乐的发展的,也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但若要说不足之处,我认为孔子的音乐思想还是封建了一些,他过分强调音乐的实用价值,相反,它会制约艺术和美学的发展。好在孟子在孔子"仁"的观点之上,提倡"王与民同乐",这在当时是发挥了进步作用的。

孔子和墨子由于两人的出发点、代表的阶级不同,观点也是截然相反的,我认为墨家这种过于狭隘的观点是不可取的。说到道家,我认为它并没有使音乐处于一种进步的作用,反而是一种文化的倒退。若要说儒家注重的是人道,道家则是注重天道的;儒家的思想是面向人生,道家的则是面向自然;儒学积极向上,道家是被动逃避;儒家是追求真实,道家则是务虚...

纵观三个不同学术流派的学说和观点,无疑就是围绕着"倡乐"和"非乐"展开讨论,这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推动的作用,儒道两家也奠定了中国音乐美学的思想体系。

总的来说,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促进了秦前期学术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在我国音乐思想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种现象的影响力也是空前深远的。希望我国的音乐文化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的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刘再生.中国古代音乐史简述[M].修订版.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2]刘再生.中国音乐史简明教程(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

[3]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上册.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

作者简介

李雯琪(1997.0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滨县,当前职务:学生,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中国音乐史。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

猜你喜欢
墨家道家儒家
先秦显学墨家为何从历史中消失
知命
漫画道家思想
墨家何以成为历史上的失踪者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庄子说》(二十五)
浅谈先秦墨家哲学观念
论墨子“兼爱”思想作为通识教育之核心理念
漫画道家思想
《庄子说》(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