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教育路径研究

2018-09-04 09:15钟淑芬卢娟
世界家苑 2018年8期
关键词:媒介素养教育

钟淑芬 卢娟

摘 要:本文以东莞大学生为例,对东莞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东莞大学生在消费信息处理以及认知方面存在的现状,以便可以更好的挖掘出东莞大学生在媒介素养方面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帮助东莞大学生更好的成长。

关键词:东莞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意识主要来自于英文单词,英文单词中literacy,主要代表有文化意思。早在上世纪30年代,英国学者就首次将媒介素养一词在自己出版的著作中阐述出来,并且第一次将学校引入媒介素养教育问题进行了系列的阐述,提出了一系列的有针对性建议。该书作者认为,当前社会上所流行的文化往往是一种低水平的文化需求,这种低水平的文化需求很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成员精神追求误导,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教育界应当加强课程系统化建设,培育广大青少年具有批判意识,可以自觉的抵御媒体中不良影响。

一、东莞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

东莞地区传媒业非常发达,拥有众多院校,这一点与其他地方大学生城市颇为相似,因此东莞地区大学生研究可以作为一种代表。在东莞地区大学生进行调查时,我们共发放了200份调查问卷表,共回收问卷调查表200份,有效率达到100%。在进行问卷调查时,文科生占据的比例达到54%,理科生占据的比例达到了46%。大一学生占据的比例达到40%,大学生占的比例达到40%,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占据的比例达到了20%。女生占的比例达到70%,男生占据的比例达到了30%。在问卷调查中,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学生在媒介消费,媒介信息处理以及媒介认知三个方面进行了重点调查。通过调查问卷我们发现以下内容。

第一,媒介消费。当前,东莞大学生的媒介消费由高到低分别从网络到广播,最重要的消费是网络游戏。在对媒介进行新认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非常信任报纸,对于广播的信任程度并不高。从这些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东莞地区大学生网络消费与网络可信度并不成正比,两者之间成反比例关系。这一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很多东莞学生对于网络信息并不非常相信,但是他们的网络消费水平却是最高。

在网络媒介消费动机方面,许多大学生最原始的动机是进行学习,其次是了解社会百态、消遣娱乐,最后是无聊打发时间。这一现象于几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几年之前学生的首要动机是为了娱乐,其次是为了打发时间,最后是为了学习知识。从这一变化我们可以发现,当代东莞大学生对于网络媒介的认识有了更高的提升,由最初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进行转变,这样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使用网络。与此同时,由于网络媒体功能不断完善,大学生网络消费动机也已经出现转变,不再是以娱乐为主,而是以学习为主。

第二,信息处理能力。在媒介素养中,信息处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一般而言,信息处理能力可以包含三方面内容,他们分别是深度理解能力、质疑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在深度理解能力方面,我们发现当代东莞大学生对于很多国际新闻知晓度非常高,超过80%的学生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对重大事件进行持续关注,只有20%的学生表示只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事件。在对东莞大学生进行调查访问时,我们发现当前东莞大学生媒介信息处理能力并不强,无论是进行深度阅读还是批判思考或者独立思维都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这说明很多大学生在与媒体接触时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大学生不会对新闻背后的事件进行深度挖掘。

第三,媒介认知。在本次调查中,我们发现东莞大学生中有80%以上的学生拥有个人的网页空间,但是有50%以上的学生并不能了解各个网络空间的具体运作流程,只有40%的学生表示知道一点点。

二、结论与媒介素养教育对策

通过对以上调查问卷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当代东莞大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媒介就是互联网,而且使用的动机已经由以往的娱乐向学习型转变。与此同时,当代东莞大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质疑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都处于较弱的状态,需要进行加强。大学生对于负面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认知,但是在法律方面的意识相对薄弱。针对当前东莞大学生的这一现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育。

第一,应当加强学校的重视程度,使得各大东莞高校可以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建立由校领导牵头,由校组织部门一起协办,将媒介素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创新点,不断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能力。

第二,将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正式大学课程纳入教学体系之中。为了更好完成媒介教育,我们必须选拔一些能力過硬的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在教材选择上也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我们可以参照香港地区有关媒介教育的课程设置,将课程与社会的热点进行紧密结合,让突发事件可以纳入到课堂讨论之中。在教学方面,应当加强实践与理论之间的相结合,带领学生到网络公司,新闻工作站等媒体机构进行参观,还可以聘请一些媒体从业人士到课堂进行讲授,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更好的成长。

综上所述,我国东莞大学生的媒介素养现状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媒介素养教育非常落后,这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会影响大学生成才的道路。因此,各大院校应当加强对于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转变教学模式,加强对于教师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成长,使大学生拥有更强的素质应对社会的挑战,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靳君.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调查和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24):142-144.

[2]伍琼中.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职业,2015(5):30-32.

[3]郝志刚.基于教育媒介生态环境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路径[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2):87-88.

[4]夏利明.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路径研究——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新闻世界,2013(9):221-223.

课题:广东省质量工程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东莞大学生媒介素养与媒介教育调查研究 —以广东五所高校为例"

(作者单位: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

猜你喜欢
媒介素养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媒体时代新闻编辑应具备的媒介素养之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中学生媒介素养现状与应对
网络负面热点事件对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高职学生媒介素养的培育路径研究
大学生媒介素养调查研究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教育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