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圆圆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也在發生变革,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根本,对原有的教学进行变革。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的学科,教学方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们教学改革的程度。如何能改变目前普遍存在于教学现况中的一些低效现象,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给出几点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有效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12-018-1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师生关系优于教学;学情要先于考纲;思考要先于模式。
一、师生关系优于教学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过:“就像教育工作的效果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看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如何?”师生关系和教学效果二者之间密不可分。在师生关系的把握上,教师起着主导作用。笔者认为,作为教师,我们要学会端正心态,因材施教,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发掘每个孩子身上的优点。尊重每一位学生,熟悉每一个孩子,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让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
班上有个男生叫郭舒稳,有一天课后,叫住我要和我谈一谈。“老师这次考试我考了95分,我没有作弊是我自己独立完成的。”“嗯,我知道,我看了你的试卷,感觉你的基本功很棒,会做的题都做对了。”“老师你知道吗,以前的时候我觉得你不喜欢我。记得有次考试我忽然考了一个很高的分,你在班上说有人作弊,虽说没点我的名字,但是我总觉得你说的是我。可是后来发现你是真的喜欢我们,你对我们是真的好,我现在很喜欢你的课,上课都能认真听讲,所以这次考试,感觉进步很大。”“老师一直都觉得你很优秀,很喜欢你,只是你以前不太用心。”“老师,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学数学的,相信我一定会越来越好的。”这是发生在笔者身边的一个真实案例,这个同学高二的下学期学习状态不够积极,上课注意力也总是不集中,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确实有次考试忽然考了个高分,当初我虽然没有明说是他作弊,确实也怀疑过这个学生。进入高三我加强对他的关注,作业都圈画圈点,留下鼓励的话指出问题所在。学生能看到对他的用心,慢慢师生关系就越来越和谐,这才开始向我打开心扉,开始喜欢我,进而开始喜欢上我的课,才会产生和谐的师生关系,才会有高效的学习,才会有成绩的进步,才会有孩子成就感的提升。
二、学情要先于考纲
学情分析是教师为了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而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的诊断、评估与分析,其作用是为了教师的有效决策而提供准确的信息和证据。
我们现以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5《基本不等式的证明》一节为例,来谈谈如何进行学情分析。
a.所教的班级是一个什么层次的班级?b.该班级同学对初中物理关于平衡的知识掌握程度?c.学生能否利用物理模型得出我们所想要的数学的量?d.本科设置在第几节?学生精神状态如何?学生是否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讨论?e.学习的困难在哪里?f.这个情景是否可以用其他方式替代?g.要用多长时间来建构出本节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基于学生学习情况而应该产生的追问。当然我们这只是狭义的学情分析,要做一个广义的分析,我们又离不开分析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教育经历,家庭背景,学习基础,能力,情趣,性格,当然这些东西又在变换之中。总之我们要把对学情的分析贯穿到课前课中课后,今年明年后年,教学工作的始终。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要先于我们考纲。
三、思考要先于模式
教育家波利亚认为,“教学的目的是教会那些年轻人去思考;教会思考意味着数学教师不仅仅应该传授知识,而且应当去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这一观点说明,教师的任务不仅应该起到传递知识的作用,更应该教会学生思考和解决数学的问题,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教学的目标。
高中生的学习目的是通过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一种数学思考的能力,会用数学的眼光来看世界。而现行的教育方式下,我们很多时候,不知不觉让学生模式化。很多时候,学生拿到一个题目,不是先思考,而是先下笔,算到哪里是哪里。所以,作为教者,我们对数学概念的反思应该从逻辑的,历史的,关系的方面展开,以数列为例,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数列有定义,通项公式,求和,等差等比数列等内容,但是从某种角度来看,数列其实是一类函数,具有相当多的函数性质。
常用的数学思想方法有转化的思想,类比归纳与类比联想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以及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反证法等。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分散地渗透在中学数学教材的条章节之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在传授基础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恰当在讲解与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方法,从而达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要想解决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的现状,那就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讲解,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自己的成就感,进而产生对数学的兴趣,才是我们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芳.探究高中数学的有效性教学.教育论丛,2010(04).
[2]陈燕山.师生关系对高中教学效果的影响案例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1.
[3]耿岁民.中学数学课堂教学学情分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陕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