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繁星计划”看海峡两岸教育公平问题

2018-09-04 14:08李燕华
西部论丛 2018年9期
关键词:教育公平海峡两岸

摘 要:教育公平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也被作为评估教育改革的基本标准,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平衡器。实现教育公平,把教育公平问题提高到社会公平和社会发展的高度去认识,致力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实现实质上的教育公平,对我国尽快实现教育发展公平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通过对台湾地区和大陆两地教育政策体制的比较,分析当前海峡两岸教育公平现状,辩证看待教育发展及其不公平现象阐明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海峡两岸 繁星计划 教育公平

一、“繁星计划”的起源与发展

(一)起源

2006年,台湾国立清华大学通过分析该校过去四年的全体入学新生资料,发现历年以甄试途径入学者90%以上来自比较集中的35所高中,其中来自15所知名高中的学生占到60%以上。为扩增本校学生来源,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率先向台湾教育部提出:“发掘人才,缩短城乡距离”的单独招生计划,决定由各个高中推荐一名“高中在校学业成绩排名全校(或类组)前5%、德行每学期80分(或甲等)以上,学测成绩符合‘两科通过顶标、三科通过前标标准,且有意就读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的学生,以“推荐报送”的方式录取。

2006年9月,台湾国立清华大学“繁星计划”正式公布,2007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为扩大多元入学方案的优势,实现教育公平,呼吁其他“迈向顶尖大学计划”的获选台湾学校加入,最终核定台湾地区12所学校可以实施“繁星计划”,使每一所高中具有潜力的优秀学生都有就读优质大学的机会,进而培养更多偏乡地区的优秀人才。

依据“繁星计划”,高中全程就读于同一所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只要成绩符合大学要求,且高一、高二两个学年总平均成绩排在全校前20%者,就可以由所在高中向大学直接推荐,同一所大学只能在每所中学录取一人。

(二)发展

2008年,台湾地区为响应“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政策號召,进一步扩大“繁星计划”对贫困地区学生教育的影响,鼓励学生到就近的高中就读,“九十七学年度大学繁星计划招生简章”规定:为实现“照顾弱势、区域平衡”的理念,由“迈向顶尖大学计划”及“奖励大学教学卓越计划”的25所公立大学共同实施“繁星计划”。并且将名额进一步扩增,增加了偏远地区高中生就读公立大学的机会,强化了高校的社会责任,推动台湾地区高中的社区化发展。

2009年,台湾地区《九十八学年度大学繁星计划招生简章》将招生宗旨改为“高中均质、区域均衡”。此后“高中均质”的新理念代替了“照顾弱势”的旧目标,越来越多的大学开始参与“繁星计划”。2010年,台湾地区教育部门又将招生理念定为“高中均质、区域均衡及大学社会责任”,此时参与的大学已增至33所。2011年,“繁星计划”与“推荐入学”正式合并为“繁星推荐”,且承办单位由大学“繁星计划”承办中心转变为大学甄选入学委员会,招生名额较往年大幅度增加。

二、台湾地区“繁星计划”实施成效

根据“繁星计划”,在台湾高中全程就读同一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只要“学测”PR成绩符合大学要求,且高一、高二各学期总平均成绩排名在全校前20%者,就可以由所在中学向大学直接推荐录取,同一所大学只能在每所中学录取1人。也就是说,无论“明星高中”,还是一般中学的第1名,都有同等机会上同一所大学。实践已经表明,顶尖大学通过繁星计划录取的学生,虽有些来自山乡中学学生入学成绩略低,但入学后的学习表现毫不逊色,这些来自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因教育资源不足而造成的差距可以很快得到弥补。

“繁星计划”已经成为台湾地区又一新的入学方式,对于遏制“跨区就学”的“择校风”,推动高中就学社区化、照顾弱势群体、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以及丰富大学校园多元文化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大陆取消“奥数”等高考加分项

2018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对今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进行全面部署。要求各地各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科学选拔人才,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和规范有序。

《通知》明确了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六项重点任务。一是全力保障高考工作安全平稳。加强高考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部门协作,集中开展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行动。加强试卷流转环节全过程监管,确保试题试卷绝对安全。二是积极稳妥推进高校考试招生改革。精心组织、平稳实施好改革试点,落实好改革完善措施。积极推进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等专项改革。进一步推进减少录取批次改革和高职分类招考。三是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入学机会公平。继续实施“国家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继续实施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专项计划,进一步落实和完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高考政策,依法依规加强对“高考移民”的综合治理。四是进一步严格规范招生工作管理。严格遵守“30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认真落实招生信息十公开要求,严格特殊类型招生管理。加大招生违规处理力度,对各类型招生中弄虚作假的考生,除取消其相应类型招生资格外,同时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五是进一步强化高校考试招生信息安全。增强安全意识,健全保障体系,完善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招生信息安全。六是深入开展招生宣传服务工作。加大考生诚信教育,加强招生宣传和综合保障,为残疾人平等参加高考提供合理便利。坚持正确导向,规范志愿指导和新闻报道。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教育部 国家民委 公安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相关规定,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高考的本质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项目越少,竞争规则越透明,则越公平;项目越多,规则越不透明,则越有可能出现暗箱操作的行为,特别某些不是全国统一项目的竞争时,这种暗箱操作的可能性越大,比如现在的特长生、省优秀学生等等项目,无不存在暗箱操作的案例。这政策的推行有利于教育回归理性,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有利于教育的公平性。

四、应试教育与“减负”

“减负”、素质教育、快乐教育,正在给家庭加压。在学校给孩子“减负”了,可是在付出上,却是把原本学校之前就承担的东西,转嫁到了家长身上。“高考制度之所以不能改,是因为我们找不到比高考制度更不坏的制度。高考制度不是最好的额制度,但它是最不坏的制度。”

中国的教育和国外有巨大差距,但是,与很多人多年来一直鼓吹的相反,这种差距并不出在初级和中级教育,而是出在大学教育。由于经费的短缺和我国在科研领域的长期落后,我们一直无法拥有世界一流的大学,因而也在很长时间内无法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大学生。而中国的基础教育,则一直是在全世界独领风骚的。寒门的弟子在这个社会占大多数,要想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生存,必须要更努力,否则只能被迫的谋生,拿不到自己对生活的主动权。只要用考试制度来衡量,只能努力。因为读书时唯一一条让寒门弟子选择什么样人生的机会的快捷通道。曾经,应试教育因为“填鸭”的模式被骂得体无完肤,但它无疑是穷人最大的福利。减负只能是有利于富裕家庭,间接剥夺了寒门孩子的希望。

结 语

在当前我国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教育发展阶段,教育不公已经影响到教育效率,影响到教育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发展的贡献。通过教育公平提升教育效率应该且已经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家战略。不论是台湾地区推行的“繁星计划”,还是大陆地区的“两免一补”政策以及取消高考加分项,最终都是为了教育朝着公平,积极的方向发展。教育体制的完备,将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一切的一切都是铺垫,都在准备迎接下一个大发展的到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国之路,教育先行。

参考文献:

[1] 刘盾,郑若玲.繁星点点 绽放光芒——台湾地区高校招生地域公平改革及启示[J].考试研究,2013,9(02):3-10.

[2] 赵永东,葛菁菁.台湾地区大学入学制度多元化探析——以“繁星计划”为主[J].教育与考试,2012(01):22-26.

[3] 杨李娜.台湾地区大学多元化入学制度改革特点探析[J].教育与考试,2011(06):20-27.

[4] 孙阳,杨小微,徐冬青.中国教育公平指标体系研究之探讨[J].教育研究,2013,34(10):111-120.

[5] 楊奇明,林坚.教育扩张是否足以实现教育公平?——兼论20世纪末高等教育改革对教育公平的影响[J].管理世界,2014(08):55-67.

作者简介:李燕华(1993-),女,汉族,河南濮阳人,管理学硕士,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201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猜你喜欢
教育公平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共圆艺术梦想
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探讨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我国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问题研究
海峡两岸
财政教育支出区域公平性的双权重泰尔指数分析
书籍设计
海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