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莹
摘要:《新华日报》是杭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主办的具有党报性质,面向各阶层群众的第一份报纸。它鼓吹全面杭战,呼吁改善民生,建设民主政治等,被当时社会各界人士誉为“抗战号角与人民喉舌”。
关键词:《新华日报》;杭战号角;人民喉舌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的大型党中央机关报。它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背景下创办和发刊,是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展和社会进步,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客观需要。回顾历史,《新华日报》从1938年1月11日在武汉创刊,到1947年2月28日被國民党当局查封,计九年零1个月18天,出版报纸3231期。它被当时社会各界人士誉为“抗战号角与人民喉舌”。
那么这个说法出自哪里?在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初期,《新华日报》是怎么发挥抗战号角和人民喉舌的作用?
1 《新华日报》创刊背景
1937年,日军的全面侵华战争,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抗日救亡成为了时代的主题,只有全民族团结抗战才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在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和中国共产党倡议国共合作抗战的情况下,同年9月,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根据国共合作协议,同意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新华日报》。为此,1938年1月11日中国共产党正式在汉口创刊《新华日报》,是年10月25日武汉沦陷后,《新华日报》社迁至重庆继续出版发行。直至1947年2月28日,被国民党反动派强迫停刊。可以说,《新华日报》的出版时间经历了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迄解放战争初期。
2《新华日报》“抗战号角人民喉舌”出处意蕴分析
意蕴,即事物的内容或含义。回到历史语境中,在《新华日报》发刊词中,就宣告“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独立生存的伟大战斗中作为一个鼓励前进的号角。”
而在《新华日报》为本报革新敬告读者中(1942年9月18日)也提到:“本报为中共机关报,它是团结抗战的号角,人民大众的喉舌,它应宣传和解释党的政策,反映党的工作和群众生活,使它成为集体的宣传者和组织者。”藉此,《新华日报》以“抗战号角人民喉舌”的姿态出现在了大后方广大民众面前。
3 《新华日报》发挥了“抗战号角和人民喉舌”的作用
3.1 “抗战号角”——为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鼓于吹、行于实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进行惨无人道的屠杀、迫害和摧残、对中国不设防城市和大量非军事目标进行狂轰滥炸,残酷虐杀战俘,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累累罪行,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新华日报》深刻揭露了日寇暴行,运用消息、言论文章和漫画等多种报道方式,全面反映了日军铁蹄下中华大地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的惨况。以1938年3月的报道为例。《新华日报》1938年3月揭露日军暴行的消息条目:3月1日消息,①沦陷区域,敌暴行难尽述,②上海租界中的难民一人间地狱巡视记。3月2日消息,兽军蹂躏下的湖州。3月4日消息,敌掠南京青年妇女运沪蕪湖一带村庄尽成焦土。3月5日消息,南京气象凄惨,同胞被敌惨杀者日以百计。3月9日消息,敌人蹂躏下的济南,强迫商家开市并密捕我同胞。3月14日消息,敌军暴行,朱司令来电揭露。3月15日消息,敌军在沪奸淫兽行。3月25日消息,暴敌铁蹄下的人民,本能安居,四出逃亡。3月29日消息,敌将放毒菌屠杀我民众,朱德总司令通电呼吁。
结合上表,可反映日军侵华暴行所带来的灾难,而同胞们所遭受的凌辱激发了民众对侵略者的仇恨,中国共产党亦以《新华日报》为喉舌深刻揭露了日军暴行,并号召民众奋起抗争。
值得一提的是,在侵华战争期间,日军违反国际法,把空中轰炸作为大规模屠杀中国无辜民众的重要手段,给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新华日报》对此做了大量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新华日报》记载日军轰炸的报道,1938年有484篇,1939年有171篇,1941年有108篇,1942年有88篇,其他年份也有不少报道。比较重要的1939年重庆经历了五三、五四大轰炸,《新华日报》对此惨状连续发表系列特写和评论。其中一个标题为“垂死前的挣扎,敌机昨狂炸重庆,无辜市民伤亡极众,繁华市区多处焚毁,残暴兽行更坚定我抗战决心”的特写,对日机轰炸造成的惨不忍睹的现场做了详尽的写实报道:“一张门板上躺着一个中年男子,身上的赤血一阵阵往外涌,旁边地上座着他的妻,满身满脸尘土……好容易从震塌的房屋里拖出了重伤的丈夫,却失去了两个孩子”;“打铁街被毁房屋的瓦砾中,埋了三十多具尸体,已挖出的凄凉的搁在路旁,从覆盖着的芦席里看到那全是赤脚劳动者”。这些报道深刻揭露了日寇极其残忍的行为,极大地激发了民众同仇敌忾的英勇斗志,从而凝聚起全民抗战的精神和意志。
抗战局面错综复杂,形势瞬息万变。在这个特殊的环境下,《新华日报》在报道日寇罪行的同时,始终密切关注国内外战争时局,全面报道国内抗战进程,正确分析抗战形势,科学预测抗战走向,在关键时刻吹响抗战号角、为中华民族的全民抗战指引了胜利之路。
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但当时国民党当局从初期的步步妥协退让到后期仅单纯依靠政府、军队的片面抗战,使得战争处境变得颇为不利。而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确提出了发动全国人民参加抗战的全面抗战路线。为抗战胜利,1938年10月7日,《新华日报》发表题为《论目前抗战形势》的社论,明确提出“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发动全民抗战”。
结合历史语境,全面抗战初期,日军大举进攻,国民党正面战场接连失败,民众抗战情绪悲观,“亡国论”甚嚣尘上。1938年4月台儿庄战役大捷,“速胜论”又泛滥起来。面对各种错综复杂的形势,为吹响抗战号角,指引抗战走向胜利,汉口新华日报馆于1938年7月25日出版了单行本的《论持久战》。在这篇论述中,毛泽东分析了中日两国的国情、敌我力量、战争性质等因素,有力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等谬论,科学论证了中国抗日战争是一场持久战,在经历战略防御、战略相持、战略进攻三个阶段后,胜利最后属于中国,给全民族抗战胜利指明了道路。
3.2 “人民喉舌”——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归依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民党统治区人民普遍面临政治上无民主权利,经济上饥寒交迫的困境。《新华日报》亦作为“人民大众的喉舌”,反映了后方人民的生活、斗争和实际需求。
抗战时期,由于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独裁统治导致了贪官污吏横行肆虐,物价飞涨、人民生活难以为继等情况的发生。为此,《新华日报》以大量篇幅对国民党统治区人民生活的痛苦、国民党官吏的贪污腐化、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停滞做了充分报道,为改善国统区人民的生活竭力呼吁、呐喊。
为反映国统区人民的苦难生活及其诉求,《新华日报》专门开辟了《生活一角》、《工人园地》、《生活线上》、《劳动人民生活》《读者园地》等各种专栏、专页。这些专栏和专页的文章或为记者撰写,或为工人投稿,内容广泛,含义深刻。从这些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国民党统治区民众特别是下层民众生活的景况:
大后方农民是抗日战争中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最大承担者和战争的直接参与者,却过着最艰苦的生活。当时,《新华日报》是这样描述:“贫困农民的血快被吸干了,借了债钱,几十年还不清本,因此使得子子孙孙几世都是自家种田他人吃”。
在失业恐慌中的后方工人,生活极为窘迫。1944年5月19日,《新华日报》发表了《记码头工人的生活》,描述了当时嘉陵江边码头工人的生活:干着沉重的体力活,由于失业工人的加入,每月可以做三十多天的工作,现在只能做十七八天。月收入从原来的3000元左右到现在的2500元左右。而每月伙食费要吃3000多元,加之,保甲费、工会费,草鞋费、房租费、灯油费、茶费等,“这样算起来每月工资只能维持半个月的伙食。纵然这样,谁也不敢走,要是走了,连半个月的伙食,也没有办法啊!”
针对民众生活困苦和实际需求,《新华日报》刊登了大量有关工人斗争的消息报道、读者投书、本报专访、特写、时评、短评和社论等,同时动员“在抗战中去解决工人失业、饥饿的问题与改善工人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的地位,以增加抗战建国的力量。”
以著名的胡世合事件为例,在《新华日报》的宣传下,重庆的工人运动掀起了高潮,国民政府最后不得不将特务绳之以法。据不完全統计,在这次运动后的半年中,重庆每个月都有罢工斗争发生;1945年6月以后的三个半月中,规模较大、斗争较激烈、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力的投资即27次之多;从1945年10月到1946年12月,仅国民党有关部门承报在案的工潮就达432件,参加的职工9.96万余人。
《新华日报》不仅反映后方民众的生活状态,也积极做“青年的导师”、努力为妇女争取权益。抗战初期,青年普遍面临着失学、失业、动乱的威胁,“为不满意现实环境而苦闷;为把握不定的前途而苦闷;为两性问题而苦闷”,《新华日报》对此极其关注。1940年2月14日,《新华日报》开设《青年生活》专刊。专刊以回答读者问题的形式,亦师亦友的态度,与青年们谈生活、谈工作、谈理想,耐心启发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引导他们适应斗争形式,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
《新华日报》以大量篇幅报道全国各地妇女工作和生活的情况。以1940年“邮局辞退女职业”事件为例,针对歧视职业妇女的问题,《新华日报》发表《关于邮局不用已婚妇女》、《如何解决妇女职业问题》、《结婚即失业》等一系列文章要求妇女的平等就业权利,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新华日报》也为改善国民党统治区生活、发展国民党统治区经济竭力呼吁。为支持民族工商业者的经济和民主诉求,《新华日报》发表大量报告、社论和专论等文章。一是呼吁国民政府废除统购统销政策;1945年1月23日,《新华日报》发表社论指出“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了统购统销的办法,毕竟是摧残生产,禁闭对外贸易的”。1945年7月9日,《新华日报》发表《重庆市出口商的呼吁》,深刻揭露了统购统销政策与民争利的本质。二是支持民族工商业关于战后工业复原与处理敌伪产业的正当要求。
《新华日报》开辟《友声》等专栏,约请党外人士、学者等撰稿,以密切联系各界人士。“报社的主要负责人和记者同参加爱国民主运动的各社会阶层代表人物都有直接的联系和接触。报纸上用了最大的篇幅来报道爱国民主运动,反映爱国民主人士的呼声和要求,从各方面推动和支持爱国民主运动”。
综上所述,《新华日报》以“抗战号角与人民喉舌”为科学指引,不仅深刻揭露日军侵华暴行与国民党当局独裁、腐败等负面问题,而且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抗战,赢得民族独立,努力争取实现人民民主,是具有坚强党性、鲜明战斗性和广泛群众性的党报,是真正高举了抗战、团结、进步的伟大旗帜,是真正发挥了“抗战号角,人民喉舌”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角—战斗在国统区的<新华日报>,重庆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