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学阶段学习课业繁重,内容偏深偏难,而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要求又在逐步提升,语文“学困生”的转化,过程是很艰难的;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较大缺漏,导致学困的原因也是错综复杂。本文尝试从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具体行为、形成原因、转化策略等角度进行探讨,寻求一些可行性的措施。
【关键词】神圣使命 主体地位 教学方式 因材施教
【基金项目】福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中学语文学困生转化个案的策略研究》(FZ2016GH040)。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8-0033-02
在一线语文教学中,“学困生”是老师们特别关注的一个群体。所谓“学困生”,一般是指那些在智力等方面没有明显障碍,而在接受能力、意志品质、学习技巧等方面存在着一定困难,学科素养较同龄段学生有一定的差距,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补救的学生。
而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家庭引导不足,有的是基础差,有的是习惯不好……需要语文教师对这些语文”学困生”的成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进这一群体的转化,从整体上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和语文素养。
一、中学语文“学困生”的具体行为
1.对语文学习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一部分“学困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他们普遍存在对语文学习重视不足、兴趣不高,特别表现在写作、鉴赏等需要较大信息量和较强的语文素养,需要潜心修养,需要凝神静气等方面的学习上。还有一部分同学手不能写,笔不能言,遇到问题不能提出来,缺乏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语文学习一直停滞不前,影响了语文教学目标的完成。
2.对语文能力的提升缺乏前瞻性
在目前浮躁的社会风气下,部分语文“学困生”容易迷失前瞻性。他们没有耐心对一首古诗、一篇美文进行美的赏析,而只是满足于文化碎片的信息轰炸,只是满足于快餐文化的视觉冲击,须不知语文能力的提升最需要的是“慢火细炖”,需要的是心平气和,需要的是潜移默化。例如在古诗文教学中,对意象、意境的分析难以抓住重点,对历史、典故的把握不够到位;思维方式不够开阔,表达不够流畅。例如:对杜甫的《野望》“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进行鉴赏,由于部分同学对安史之乱这段历史不甚了解,就很难理解由此杜甫产生的因国破家亡而天涯漂泊,因战乱烽火而老泪纵横,因迟暮多病而感慨无限的深沉感情。不能走进作者的内心进行有效的解读,自然也就不能产生共鸣,也就达不到鉴赏的目的。
二、学困生形成原因
1.对语文成绩提高的过程性认识不足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听广播、看电视、说话、思考等等到处都是“语文”,而部分语文“学困生”没有观察思考的意识,没有读书看报的习惯,更别说进行经典阅读和鉴赏了,他们对语文的学习仅仅局限于课内,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阅读视野,这是不可取也是不可行的。较之于其它学科,语文学习的过程性更加明显,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奏效的,它需要宽广的阅读面、细致的感知力和长期的知识积累。而这些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较强的功利心,希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一旦稍微花了时间却没有明显的效果,就放弃了。
2.对语文学习的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认知不足
近几年来,在高考这样的选拔性考试中,为了检测学生的综合素养,命题材料绝大部分取自课外,一些学生便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语文课本对高考已经作用不大了,于是他们对花样繁多的各种复习资料重视有加,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语文教材只是个例子,语文老师是“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如2015年语文高考新课标卷Ⅰ的诗歌鉴赏第8题“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詩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这样的题目把课外的能力和课内的积累有机的结合,课内的阅读成为我们解读文本的有力依据,有力地突显了“无处不语文”学习的特点。
3.对学科重要性的定位认识不足
部分学生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定位认识不足。因为理科的题目答案,标准透明度高,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多元;特别是作文写作上,常常在考场上拉不开差距。种种原因导致部分学生更乐意去做能给他们带来成就感的理科作业。再加上学生学业负担本来就重,他们往往更容易把语文老师布置的比如“看书读报、体悟感受”这样的“软作业”排在理科作业之后,这样一来,最后往往不了了之,语文学习的效果被大大打折。
三、中学语文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强调语文科的神圣使命
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而承载着文化的每一部经典著作,如《红楼梦》、《三国演义》、《巴黎圣母院》等经典著作都承载和传递着民族的血液和精髓,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国家、民族以至整个人类进步发展的关心与思考,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而语文课文中所蕴含的的“内圆外方”、“以和为贵”、“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等家国情怀,正是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在中国历代优秀文化中的积淀与升华,语文科正承担着对我们学生进行文化教育的神圣使命。
2.突出语文科的主体地位
叶圣陶先生曾经就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也就是说,只有把语文学好学通,才能更有效的进行阅读与表达,思考与解题。一些阅读理解能力差的同学就经常看不懂理科题目,更不用说正确解答了。近来的中高考开始设置“学科渗透”题型,其目的是为了遵循“注重语文实践”“语文的学以致用”等理念。简言之,就是运用语文能力来帮助解决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所遇到的困难。目前高考中历史、地理、政治等科目的考试中结合语文知识已经十分普遍,就是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也出现了传统文化的身影,而只有具备较强的语文素养才可能实现语文学科人文性和科学性的价值。
3.对“学困生”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基础、感知能力、人文素养都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素养都有实质性的提高。特别是针对“学困生”,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各不相同,老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教学,帮助他们意识到自身需要改善的问题,帮助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填补自身的知识空缺,这样才能让他们都能在现有水平与能力上有提升。今年我带的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绝大部分都是语文“学困生”,我在充分的调研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先从短小精美,富含哲理的的诗文读起,试图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中理解文句的内涵和文章的寓意,果然,有同学就发现了:“老师,‘左牵黄,右擎苍这句话是不是错了啊?颜色怎么能够牵呢?”,“《纸藤野先生》中‘实在标致极了,‘标致应该不是原本的意思吧?”……慢慢的,新疆班的同学的阅读信心大大提高,他们有时候可以脱离字典和老师的帮助,可以根据语言的前后环境来揣测甚至判断其中的表达。这样无形中,保证了每个同学每天都有一定的阅读量。一个学期的大容量高效率的强化训练之后,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快,阅读能力大幅度提高,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4.教学方式更多元
目前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堂上还是一味地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沉闷的课堂很容易让本来就语文学习提不起精神的“学困生”觉得压抑与无趣,想要实现对他们的转化更是难上加难。这就要求教师课堂上采取更多元的教学方式,发挥语文科丰富的资源,发挥语文独特的语言优势和个人魅力,营造更輕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也可以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和语文的结合,能很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困生的转化也有很大益处。我在上课中就经常利用零碎时间给学生播放《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朗读者》等兼具趣味性和知识性的节目,学生在被选手知识储备和人格魅力所吸引之外,对灿若星辰的中国文化自然也心神往之,对语文热爱的种子也就悄然种植心中。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语文的自信感和使命感,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采用更多元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同时对学生因材施教,这样才能真正地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提升,从而实现学困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李爽:学困生成因分析与转化措施
[2]陈春艳:学困生问题的若干体会及教育对策
作者简介:
曾慰铭,福建长乐人,大学本科,语文高级教师。
课程教育研究·上2018年8期